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心理冷知识:为什么“跳出来吓人”这个动作这么吓人

发布时间: 2024-10-30 17: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去游乐园的鬼屋玩,刚走进那阴森的屋子,昏暗的灯光闪烁不定,恐怖的音效在耳边回荡。我紧紧地跟在朋友们身后,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走着走着,突然一个“鬼”从角落里猛地跳了出来,伴随着一声凄厉的尖叫和强烈的灯光闪烁。我瞬间被吓得心跳加速,差点叫出声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朋友们也都被吓得不轻,大家纷纷尖叫起来。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惊吓感,仿佛心脏都要跳出嗓子眼了。而这种感觉,就和我们在看恐怖电影时遇到的“跳吓”场景如出一辙。

心理冷知识:为什么“跳出来吓人”这个动作这么吓人

在恐怖电影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跳吓”情节。就像主角在那阴森的黑暗房子里,紧张又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我们也跟着提心吊胆。当杀手突然从衣柜里跳出来,拿着斧头,伴随着刺耳的音乐和演员的尖叫,我们也会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被吓得身体本能地做出反应。即使我们心里可能并不想被吓到,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击中。比如会感觉胸口不适,手臂上的汗毛竖起,甚至可能会像我在鬼屋那次一样,被吓得在座位上跳起来,手里的东西都洒落一地,然后还会被朋友们嘲笑。

🎧“跳吓”的声音奥秘

“跳吓”可以利用多种听觉或视觉技巧,其中一种简单有效的就是使用“非线性噪音”。听力学家Natalie Calderon Moultrie说,当我们听到恐怖电影里的声音时,那种突然出现的响亮或略高频的声音,会让我们本能地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要注意一下”。就像在安静的夜晚,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汽笛声,会瞬间让我们警觉起来。这种“非线性噪音”通常是幅度高、音量明显高于其他声音的,会引发我们的紧张反应。而我们对这种噪音的反应,其实和我们早期祖先的反应类似。想象一下,祖先们在打猎时,需要通过所有感官去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还要警惕有没有其他东西在捕猎自己。这就是我们身体从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本能反应。

🧠身体的惊吓反应机制

关于身体和心理对惊吓的反应,早在1932年就有科学家进行研究。Carney Landis和William Hunt试图量化“惊吓模式”。当我们被吓到后,会在不到一秒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会眨眼,这是在30到50毫秒内就会出现的反应,目的是保护眼睛。然后眼睛会睁大,眉毛上扬,扩大视野寻找威胁。如果发出惊叫或惊讶地张嘴,会立即吸入更多氧气。同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涌入血液,加快心率,开始出汗,为迅速逃跑做准备。就好像我们的身体瞬间进入了一种高度戒备状态,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比如在野外突然遇到一只凶猛的野兽,我们的身体就会迅速做出这些反应,以便我们能尽快逃离危险。

💪“跳吓”的潜在好处

承受“跳吓”其实可能还有治疗效果,能帮助我们学习处理恐惧。所以下次再被恐怖片吓到时,不要觉得尴尬或烦恼。它反而应该提醒我们,进化让我们的身体为应对真实的危险做好了准备。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挑战时,虽然可能会感到害怕和紧张,但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其实也在逐渐适应和学习应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看恐怖片时的“跳吓”经历,当成是一种锻炼自己应对恐惧能力的小挑战,也许会让我们在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时更加勇敢和从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输尿管结石卡顿了能跳出来吗
输尿管结石卡顿了能跳出来吗
输尿管结石卡顿后可能通过跳跃运动自行排出,但需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综合判断。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有概率通过跳跃、多饮水等方式排出,超过6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输尿管结石可能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评估。输尿管结石能否通过跳跃排出主要取决于结石的直径和...[详细]
发布于 2025-06-23

最新推荐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傻笑是一种什么病
经常笑本身不是一种病,但不受控制的傻笑可能与某些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傻笑在医学上称为病理性发笑,通常由额叶癫痫、假性延髓情绪、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疾病引起。1、额叶癫痫额叶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无诱因的突然大笑,常伴随...[详细]
2025-07-04 16:08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说明什么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经常笑可能说明性格开朗、心理状态良好或社交适应能力强,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障碍有关。经常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积极的心理表现。笑能促进社交互动,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性格外向...[详细]
2025-07-04 14:00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是什么病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但不受控制的大笑可能与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关。1、假性延髓情绪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控制障碍,表现为不合时宜的爆发性大笑或哭泣。这种症状常见于...[详细]
2025-07-04 11:51
经常笑是不是得病了
经常笑通常不是得病的表现,多数情况下是情绪健康或性格开朗的体现。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心理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等。笑是人类最自然的情绪表达之一,健康人群因外界刺激或积极情绪发笑是正常生理反应。性格外向者更频繁的笑...[详细]
2025-07-04 09:42
经常笑是不是不正常
经常笑通常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若伴随不合时宜的情绪反应或影响日常生活,则需关注潜在心理状态。笑作为情绪表达方式,多数情况下反映积极心态或社交适应,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心理调节异常有关。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具有缓解压力、促进社交和增强心理...[详细]
2025-07-04 07:34
经常笑的人会得什么病
经常笑的人通常不会直接患病,但过度或不恰当的大笑可能诱发某些身体或心理问题。主要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短暂性晕厥、头痛、心律失常、心理依赖等潜在风险。1、颞下颌关节紊乱频繁大笑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过度活动,引发关节周围肌肉疲劳或韧带损伤。典型表现...[详细]
2025-07-04 05:25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可能与心理压抑、情感隔离、抑郁倾向、激素水平异常、环境适应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既可能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也可能与生理调节功能紊乱相关。1、心理压抑长期压抑情绪表达会形成情感阻滞,大脑前额叶对情绪反应的抑制功能过度...[详细]
2025-07-03 15: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