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高考心理减压,考生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距离高考仅剩不到50天,很多学子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埋头“挑灯夜读”到深夜,有焦虑“辗转反侧”到子时……但不要忘记,白天的学习效率才是王道。对每位高考学子来说,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有充沛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来迎战最后的备考时光。

高考心理减压,考生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睡不好到底会发生什么?

首先,导致体力下降。睡眠本身是生物体节约能量的过程,通过睡眠,来保存身体白天被消耗的能量。休息不好,会使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导致体力没有得到有效恢复。

其次,会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睡眠的过程也是人体肝脏进行排毒、体内抗体进行合成的过程,若长期作息不规律,免疫功能势必受到影响。

再次,影响记忆力,降低学习效率。有大量研究发现,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短时记忆会向长时记忆进行转换,这也意味着好的睡眠也是一个增强记忆力,巩固知识的过程。反之,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不仅困乏,还会影响大脑的感知能力,使反应变慢,记忆力受损。

最后,睡眠影响着情绪的高低。尤其对于一些“夜猫子”型的学生,长期夜晚学习,白天补觉。长此以往,睡眠节律就会被打破,且无法保证睡眠质量,其影响最深的就是引发情绪的异常。有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里面有一个和情绪密切相关的核团——杏仁核,在睡眠发生异常时,杏仁核的活动也会随之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导致的是人体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为:疲劳感无法缓解,易被激惹,情绪低落甚至焦躁不安。

好睡眠也需好技巧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的邵永聪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国家队的睡眠调节经验,用好的睡眠来作为考生的高考加油站。

第一,规律作息。对于每一个生物体来讲,都有相应的生物节律。俗话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是人体的生物节律。而高考时间相对固定,这就需要考生将起床、睡觉时间固定下来,避免“夜猫子”的行为,以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影响白天课上效率以及考试时的精神状态。

第二,规律饮食。好的睡眠需要相应的营养支持,在膳食上的营养搭配要合理且丰富,不要偏食、挑食,保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下午3点之后不要喝含咖啡的饮料(如咖啡和茶等),睡前不要喝酒,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也不宜吃得过饱。肠胃的负担加重对睡眠质量会构成不利影响。

第三,适量运动。从专业角度来说,机体免疫力的增强除了睡眠,还要靠运动,而且,白天适量运动可增加夜间的睡眠驱动力。专家建议,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快走、慢跑;应避免对抗性较强的竞赛类运动,例如足球、篮球等,以免因强度较大而受伤。运动时间应尽量保持在每天半小时以上,以白天为主,晚上8点之后应避免过量运动。

高考心理减压,考生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第四,改善睡眠环境。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应从四方面入手:光线、温度、声音、卧具。首先,一些光线中蓝光会刺激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内分泌。因此,睡前应保证光线要暗,更不要睡前玩手机。其次,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再次,卧室温度以20~30度为最佳温度。最后,枕头、被子类的卧具要舒适。

第五,睡前进行放松训练。针对入睡困难的同学,可以睡前冲个热水澡、听轻松缓和的音乐、看纸质图书等,腹式呼吸放松法能最快的发挥效能。

若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仍不能改善睡眠状况,可咨询专医生,针对睡眠困难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助眠药物。

高考在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的健康也是好成绩的前提条件。保证睡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魄,在精神状态、增强记忆力、提高效率方面也是大有益处。

高考心理减压,考生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夜晚的充电,也是为了明日更好的往前。

资料北京体育大学北体传媒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邵永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高考在即,考生该如何调节心理状态?
高考在即,考生该如何调节心理状态?
高考在即,很多考生会产生焦虑、紧张、担忧的情绪,还会容易发火、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甚至失眠、躯体不适等。其实,只要在合理范围内,这些都是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状态,适当减压。那么,有哪些有效的心...[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成人巨婴症12种表现 巨婴症能治好吗
成人巨婴症主要表现为心理不成熟、依赖性强等12种行为特征,通过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通常可以改善症状。巨婴症并非医学诊断术语,一般指心理层面的幼稚化倾向,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1、情绪失控成人巨婴症患者常因小事突然暴怒或哭泣,情绪...[详细]
2025-07-29 15:45
愚钝和愚昧的区别
愚钝通常指反应迟缓或理解力不足,愚昧则强调因缺乏知识导致的认知偏差。两者在表现、成因及改善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1、认知表现愚钝多体现为信息处理速度慢或逻辑推理能力弱,如学习新技能耗时较长。愚昧表现为固执坚持错误观念,例如否认科学常识。前者是...[详细]
2025-07-29 15:20
成人巨婴心理的治疗
成人巨婴心理通常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治疗、团体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和社会功能重建等综合干预手段。成人巨婴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调节障碍、责任回避和依赖行为,可能与童年过度保护、创伤经历或家庭互动模式有关。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修...[详细]
2025-07-29 13:41
悲观的人怎么乐观
悲观的人怎么乐观
悲观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方式、培养积极习惯和建立社会支持逐步转向乐观。主要有认知行为干预、情绪日记记录、微小目标达成、感恩练习、正念训练等方法。1、认知行为干预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是改变的基础。当出现灾难化预期时,用客观证据进行辩驳,例如将"...[详细]
2025-07-29 13:16
爱尔康亮相博鳌国际创新药械展 积极推进眼健康前沿技术落地
4月13日,致力于加速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落地中国的“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二期)在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幕。全球眼健康行业引领品牌--爱尔康,携旗下多款前沿产品亮相本届药械展,并荣获“国际创新药械积极推进奖”。国家药监局科技与国际合...[详细]
2021-04-16 10:56
成人改掉结巴的小妙招
成人改掉结巴可通过语言训练、心理调节、呼吸控制、节奏练习和社交实践等方式改善。结巴可能与紧张、语言习惯、神经发育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干预方法。1、语言训练通过朗读、绕口令等练习强化发音准确性,每天选择固定时间进行慢速朗读,重点纠正...[详细]
2025-07-29 11:37
悲观的人如何自救
悲观的人如何自救
悲观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培养积极习惯、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逐步改善心理状态。长期悲观可能与性格特质、成长经历或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通过系统性干预能够有效缓解。1、认知重构识别并记录负面自动思维是改变的第一步。当出现灾难化想法时,尝试用客观证...[详细]
2025-07-29 11:1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