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担心电影院中杯爆米花卖不出去?商家本来要卖的也不是中杯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担心电影院中杯爆米花卖不出去?商家本来要卖的也不是中杯

晚上约着小伙伴一块去看电影,看电影当然得搭配爆米花。小杯12.8,大杯19.8,中杯17.8,中杯爆米花的价格只比大杯少一点,但是分量确差了一大截,定价太不合理了,然后你果断选择了大杯,觉得自己好机智。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商家给的这个选择题,答案很“简单”

小伙伴们购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同一种产品,多个价格,看似选择题,其实没得选,毕竟不需要动脑子,大家都知道答案里边哪个最划算!但是就是这个不需要动脑子的选择,让我们欲罢不能,精准掉进了商家的“诱饵”陷阱。

在上面的案例中,同样是对爆米花进行选择,为什么在面对中杯和大杯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大杯呢?因为中杯的爆米花是“诱饵”,其实商家的目标就是要卖出大杯的爆米花。这是商家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来掏空消费者荷包的一种套路,即“诱饵效应”。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什么是“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关于“诱饵效应”其中一个经典的案例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订阅定价实验。

担心电影院中杯爆米花卖不出去?商家本来要卖的也不是中杯

《经济学人》杂志曾刊登过一则广告:订阅电子版价格是59美元/年,订阅印刷版是125美元/年,订阅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价格是125美元/年。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试验中,100位高材生中有16人选择了电子版,84人选择的套餐组合,0人选择印刷版。

在这个案例中,你可能不知道59美元的单订电子版是否优于125美元的单订印刷版,但你肯定知道125美元的印刷加电子版套餐优于125美元的单订印刷版。事实上,你可以准确无误地从合订套餐中推算出:电子版是免费的啊!

在单订电子版和单订印刷版之间做选择有些费脑筋。但是,人们不喜欢动脑筋。于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营销人员给了我们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在这个案例中,只是增加了一个看上去毫无优势的选项,结果却产生了巨大差别。很多营销人员会抛出一些诱人的“饵”,从而引导消费者作出“正中商家下怀”的决策。

“诱饵效应”为什么有用?

诱饵效应靠的是消费者的比较心理。该效应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每次消费者把商品的价格与参考价相比,又或者在看到某样商品有促销活动时的促销力度的比较。

正如曼昆提出的经济学原理中的“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诱饵效应”主要利用的是消费者乐于“对比”来找到更实惠的商品的心理。在比原来选项稍差几分的诱饵选项出现之后,“明眼人”一加辨别就会发现之前选项的绝对优势,在物美、价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认知之下,快速选择了刚刚还在犹豫的目标选项。简而言之,正是目标与诱饵之间明显的优劣对比,促成了销售者对这一效应运用的屡试不爽,当然同时相伴的也就是消费者无数次地跳入陷阱。

华艺线上图书馆

在真正想卖的目标背后,设置一个相似的次优选项,以衬托目标的优质处。如图所示,A为目标选项,而与A对立的B为竞争选项,A和B分别有不同属性的优势。目标选项有属性1的优势(例如产品较好),竞争选项有属性2(例如价格便宜)的优势,消费者很难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但是若加入C(即诱饵)后,诱饵在目标选项的优势属性(产品较好)上接近目标选项但稍差,此时消费者此时产生目标选项优于诱饵也优于竞争选项的感觉,而选择目标选项。

有研究指出,诱饵能够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是因为当只有两个同等吸引力的选项时,消费者不易从两者择一,但因加入诱饵后使目标选项的优势属性受到较多注意力,提升该优势属性在决策过程中所占比重,进而改变选择结果。

面对同行竞争时,“诱饵效应”也能使商家脱颖而出。

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有A、B两间经营衬衫的服装店,A店经营欧洲风格衬衫,B店经营北美风格衬衫,价格不相上下,营业额也不分上下。后来,同样经营欧洲风格衬衫的C店开张了,但是价格却比A店贵。C店的营业额较少,但是A店的营业额却有所增长。当人们都觉得C店很快就会倒闭时,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C店居然一直维持下来了。原因很简单,A店和C店的老板实为一人,A店的盈利足以让他弥补C店的亏损,并且比与B店僵持不下时赚得更多。这也是“诱饵效应”的作用。

担心电影院中杯爆米花卖不出去?商家本来要卖的也不是中杯

道理我都懂,可我要怎么控制自己

就算认清了商家所耍的把戏,我们又应该怎样避免被“诱”惑呢?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源于非理性的消费心理,抑制非理性的消费心理,首当其冲。

首先,我们应该做好心理预案。购物之前在心中做好规划,列好购物清单,确定自己需要购买什么。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购物目标更为清晰,降低消费者受“诱饵效应”蛊惑而购买其它自己不需要产品的可能。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当然,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购物欲,也可以适当采取强制性的办法,比如严格控制钱包中金钱的数额,短途采购不携带信用卡等现金以外的付款工具。这些都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恪守预案,即便受诱惑,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反复询问验证。商家的促销十分实惠,这时你可以反复询问自己,我是否需要这个商品?是不是今天非买不可?这个商品买回家后要用在哪里?我是否还会遇到更便宜更实用的同类商品?多做几次类似的心理问答,你也许就能克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第三,选择恰当时机购物。研究表明,清晨是人最清醒,最能遵从自己内心想法的时间段。在刚醒来时进行购物,运用客观条件来促使自己更加理智地进行购物选择。

总而言之,时刻警惕“诱饵效应”,了解其成因和危害,多加思考,积极预防,才能不被“诱饵效应”忽悠,守住自己的钱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月亮杯,月亮杯该怎么使用?
什么是月亮杯,月亮杯该怎么使用?
从月杯开始争论是否发售之前,脸红红色一直更新月杯的新知识让想跳跃的人有更有用的信息,有很多月杯,作为处女能否使用的疑问,这篇文章也有详细的讨论最近月杯的议题在媒体上沸腾,有各种各样的正反意见。但是,最近看到处女和卫生习惯不良者不适合使用的新...[详细]
发布于 2021-06-07

最新推荐

什么工作不会得职业病
什么工作不会得职业病
职业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密切相关,选择低风险职业可显著降低患病概率,常见安全职业包括远程办公、创意设计、教育咨询、行政管理、自主创业。1、远程办公:居家办公避免物理性职业病,如颈椎病或尘肺病。工作环境自主可控,减少噪音、粉尘等危害。...[详细]
2025-05-19 15:39
什么病很急但不严重请假
需要紧急请假但不严重的疾病通常包括急性肠胃炎、偏头痛发作、突发性耳聋、过敏性皮炎和尿路感染。1、急性肠胃炎:食用不洁食物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呕吐腹泻,伴随腹部绞痛。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服用蒙脱石散止泻,必要时使用诺氟沙星抗感染。发病期间...[详细]
2025-05-19 15:37
高三如何让自己自律
高三提升自律需要明确目标、时间管理、环境优化、习惯养成和心理调节。1、目标设定:清晰的目标能增强行动力。将高考分数拆解为各科具体目标,例如数学提升20分,每天完成一套真题。使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每...[详细]
2025-05-19 15:36
当人迷茫时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时该怎么办
职业迷茫源于自我认知不足、外部压力、信息过载、能力错配和决策恐惧,可通过职业测评、小步试错、技能提升、咨询交流和目标拆解逐步解决。1、自我认知:职业迷茫常因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等工具能帮助梳理个人兴趣与特...[详细]
2025-05-19 15:35
高三一模考得差还能追吗
高三一模成绩不理想完全有机会追赶,关键在于调整心态、优化方法、强化基础、提升效率、科学规划。1、心态调整:考试失利容易引发焦虑和自我怀疑,但负面情绪会消耗认知资源。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建议记录消极想法并反驳,每天进行10分钟正念呼吸练...[详细]
2025-05-19 15:34
选物生地以后干什么工作
选择物生地组合的学生未来可从事科研、教育、医疗、环保、工程五类主流职业方向。1、科研领域:物理与生物学科背景适合进入研究院所或企业研发部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中心常招聘此类人才,工作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数据分析。...[详细]
2025-05-19 15:32
高三怎么快速提高
高三快速提高成绩需要科学规划时间、优化学习方法、调整心理状态、强化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资源。1、时间管理:制定详细每日计划表,将复习任务分解为45分钟一个单元,中间穿插5-10分钟休息。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早晚各安排1小时记忆黄金时段。...[详细]
2025-05-19 15:3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