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00后是垮掉的一代?大人的偏见让每一代都是“垮掉的一代”

发布时间: 2021-11-05 17: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何时,大人们都喜欢对“现在的孩子”进行批评。比如现在的孩子穿着怪异,喜欢边玩iPad边写作业,仿佛各个方面都有槽点。而最近发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却表明,并不是“现在的孩子”变坏了,而是评价他们的成年人具有主观偏见。成年人往往会美化记忆中的自己,再去和孩子进行比对,进而认为“现在的孩子”更差。即使是认知领域的研究专家,也难以摆脱这种偏见。

撰文丨Nathaniel Scharping

翻译丨石云雷

编辑丨杨心舟

当今社会的小孩穿着奇装异服,总是和手机黏在一起,听各种奇奇怪怪的音乐,因此似乎总得不到大人的认可。

几千年来,在各种社论、酒馆、美发沙龙甚至是洗浴场所都充斥着各种有关“现在的孩子怎样怎样”的话题。总结来说,主题基本都是现在的小孩完全不如他们年轻的时候。

听到这些关于孩子们各种错误的传闻,有人可能会觉得文明社会一直处于倒退的趋势。而罪魁祸首,无疑就是所谓每一代大人口中的“现在的孩子们”。

在我们出生很久之前,年长者就已经在对年轻人进行批评了。考虑到这样的争论已有长久的历史,我们最好带有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类问题。不过,今天和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之前最显著的差异是,类似的争论已经大量出现在互联网上。

最近,一项新研究尝试解释了为什么有关“现在的孩子”的争论依旧具有影响力。从结果来看,这件事情和孩子们几乎无关,而和成年人有更大的关系。研究人员将该现象称之为“现在的成年人”。

每一代的坏孩子

在最近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成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智力和阅读能力等。

研究对这3方面的判定标准是一样的。他们评价了参与者在主观上的个人观点,并要求他们给现在的孩子进行打分。首先,这一步骤可以用于判断参与者个人权威主义的程度,在这之后,研究者再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现在的孩子尊重他们这些长辈。

研究结果却不容乐观,参与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确实缺乏对长辈的尊重,同时缺乏对阅读的热情。而对年轻人智力的评价结果则较为模糊,参与者大体上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过去的人一样聪明。

而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将参与者自身认为的权威水平、测试所得的阅读能力和智力水平和他们对小孩的观念进行了比对。

结果他们发现,一个人越具备某种特质,越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在这个方向上表现欠佳。比如知识越丰富的人,越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缺乏阅读能力。这种趋势在尊重长辈和智力两方面也同时存在,即使参与者大体上认为现在的孩子和以往一样聪明。但是,这种趋势并不会从一种特质延伸到其他特质中,比如一个爱书的成年人不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对政府缺乏尊重。

问题出在大人身上

论文的作者表示,这些发现指出了成年人总是认为孩子缺乏什么的一些潜在生理机制。首先,人们更容易在自己精通的领域,对别人的评判过于苛刻。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更容易讽刺别人的阅读习惯。其次,人们对自己儿时的记忆并非总是可信。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论文的合作者之一John Protzko表示,“人们通常会将现在的自己映射到过去,有点类似于美化了自己的年轻时期。”

所以,人们更可能认为,自己年轻时和就已经具有了现在相同的能力,但实际上一个人可能会花费长达一生的时间来磨练一项技能。这相当于将现在的孩子拿来与成年人美化过的记忆进行比较,这很难产生正确的评判结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成年人会对自我能力的感知性会不断下降。

但我们了解了对现在的孩子产生偏见的原因后,就能纠正对他们的偏见吗?不幸的是,可能并非如此简单。Protzko表示,即使人们意识到了这些效应,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当你和其他人讨论这些时,他们总会说,‘确实如此,但客观来说我们也没说错不是吗?’对人们来说,现在的孩子总是会存在各种问题。”

一些以研究心理学的科学家,甚至也会对现在的孩子显示出偏见。Protzko提出,这项研究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几年前他进行的一项大数据研究。当时的开展的是一项传统的延迟满足感测试,也被称为棉花糖测试(这个测试主要目的是探究孩子们能否拒绝吃可口的食物)。他发现在过去50年中,孩子们表现得越来越好。

“当时,分析数据之前,我对认知发展理论的专家进行了一项调查,想看看他们对结果的预测。大约82%的专家认为,测试结果要么每一代都在降低,要么一直没有改变。”他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发现,研究这些理论的专家中有大部分人对现在的孩子存在偏见。”

事实上,能减少成年人对孩子的偏见的唯一方法,可能是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在文章中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又一次询问成年人现在的孩子是否更喜欢阅读,但这一次,研究人员告诉其中的一些成年人,他们曾经在文学写作中获得了很低的分数。

“这确实缓和了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擅长阅读的观点,”Protzko 说,“而产生这个转变的原因是,他们改变了对过去的浮夸记忆。”

在研究中,Protzko还注意到不对自己个人经历进行夸大的人,很少会受到“现在的孩子”观点的影响。他还表示:“那些不太聪明、或者不太擅长阅读和不尊重政府的人,也不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有多差。”

所以,作为成年人的你(当然现在的孩子也将成长为成年人),可能不太理解现在的孩子,你甚至不喜欢他们。但在你作出判断之前,记得思考一下:你对自己了解得足够深吗?

原文链接:

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d-brief/2019/10/16/why-weve-been-hating-on-kids-these-days-for-thousands-of-years/#.Xa1BF5L7SUk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阴虱几天可以繁殖一代
阴虱几天可以繁殖一代
阴虱大约5-7天可以繁殖一代,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卫生情况决定。当身体出现阴虱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阴虱是一种寄生在人类体毛中的节肢动物,寄生于外阴和肛门周围的体毛中...[详细]
发布于 2024-11-25

最新推荐

对于早恋的女孩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早恋的女孩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早恋的女孩,家长应以理解和引导为主,避免简单粗暴的干涉。早恋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关系疏离、同伴影响、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媒体环境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详细]
2025-11-26 06:14
对于早恋的男孩怎样沟通
对于早恋的男孩怎样沟通
对于早恋的男孩,沟通时需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避免直接否定或强制干预。早恋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发展、情感需求、家庭关系、同伴影响、社会文化等因素引起,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倾听感受、...[详细]
2025-11-25 17:00
对于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改善心态
自卑心态的改善需要结合认知调整与行为训练,可通过自我接纳、能力提升、社交互动、正向反馈、专业干预等方式逐步建立自信。一、自我接纳承认自卑情绪的存在是改变的第一步。通过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负面自我评价,区分事实与主观臆断。练习用中...[详细]
2025-11-25 15:20
对于性格偏执的人怎样沟通
与性格偏执的人沟通需要采用非对抗性语言、保持情绪稳定、明确表达意图、建立信任感和设定清晰边界。偏执倾向可能由成长经历、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偏差、人格特质或精神健康问题等因素引发,表现为过度警惕、误解他人动机、固执己见等特征。1...[详细]
2025-11-25 13:41
对于未发生的事情担心是什么原因
对于未发生的事情过度担心通常与焦虑倾向或广泛性焦虑障碍有关,可能由遗传易感性、认知偏差、压力积累、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等因素引起。一、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焦虑症病史的个体更易出现过度担忧。这类人群大脑杏仁核对潜在威胁的敏感度...[详细]
2025-11-25 12:02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该怎么改变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行为训练、家庭支持、社交技能培养和自我认知提升等方式逐步改变。这类行为模式通常与过度依赖外部评价、低自我价值感或成长环境中的高压控制有关,需要系统性调整。1、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11-25 10:22
做人,别傻大方,便宜了别人,为难了自己
做人,别傻大方,便宜了别人,为难了自己
总有人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可现实往往是:你越懂事,越没人把你当回事。那些总抢着买单、主动揽活的“老好人”,最后反而成了人际关系里的“便利贴”。这不是教你变得自私,而是提醒你...[详细]
2025-11-25 09: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