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和孩子朝夕相处太难?建议父母做到“三个三”

发布时间: 2021-10-29 10:34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生活节奏。对为人父母者来说,如何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与孩子朝夕相处,可谓是一个大挑战。 建议父母们做到“三个三”。

一日三省的家庭共读倡议

1.每天早晨起床,选择一首诗和孩子共读

诗歌内容可以从“新教育晨诵”系列图书中选择,也可以从当前抗击疫情的作品中选择。如果选择“新教育晨诵”的内容, 就一定要和孩子结合诗歌后面的“思与行”进行讨论,在诗歌和孩子的生命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连接,为孩子的行动提供必要的 “营养”。

如果选择了和抗击疫情相关联的诗歌,在读完诗歌后,可以结合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件进行讨论,让孩子认识到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所承担的不同社会责任,还可以用灾难面前“逆行”的榜样故事教育和引导孩子。

2.每天和孩子共读名著并讨论交流

父母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分别读同样的章节之后一起交流感受,也可以选择分角色、轮流读等方式一起读某一部分之后交流感受。父母和子女借助一起徜徉书海分享体会的方式,增进情感,让亲子之间不再因为缺乏沟通而变成“渐行渐远”的心灵上的“陌生人”。

3.每天晚上交流和记录一天的收获

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记录晨诵和午读的阅读感悟,让阅读“留痕”,其次,可以一起关注当前新闻事件,记录自己参与疫情防护这场“全民战争”的心路和行路,让生活“留痕”,最后,父母和孩子可以借机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故事,分享家庭和家族的故事等,让家庭生活积淀更浓郁、更丰厚的家的味道,让家事“留痕”。

一日三事的家务劳动倡议

因为疫情的缘故,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假期,父母可以借机陪孩子做一些以前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比如做家务。建议父母根据家庭的具体需求以及防疫的特殊要求,让子女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 比如扫地、擦地、洗碗、擦桌子、洗衣服等,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感受力。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与他们巧妙互动,为孩子打开更多理解与认识隐藏在身边的真理和智慧的渠道,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如,如果孩子选择扫地、擦地、擦桌子这三件事的话,可以探讨先做哪件事,再做哪件事,如果孩子选择洗碗,可以交流洗涤灵是否可以直接用在餐具上,科学依据是什么。尤其在当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衣物、地面、空气的消毒净化,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等等。

一日三餐的饮食课程倡议

自身的免疫力在抗击新冠病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父母可以和孩子从设计家庭的一日三餐入手,结合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和自身身体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食谱,共同完成制作过程。同时,让孩子了解自然界的食物链,了解万物相生相克的规律,了解自然运行和身体运行的规则之间的关系, 体会天人合一的“合”需要人类以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对待自然万物等。比如,讨论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时间如何选择食材,不同的食材如何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营养不流失,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气候、环境等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等。

同时,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同样一顿饭,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植物学家、营养学家分别会从哪个角度看待和思考,又可能会对食材种植、选择、烹饪等过程提出怎样的建议,以此为线索,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编织一张饮食文化的课程之网,让孩子畅游其间。

总之,在疫情面前,用心的父母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 我们一起努力,不仅要打赢防控疫情之战,还要经受住所有突发状况的考验。

资料中国妇女出版社

本文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蓝玫进行科学性把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过敏性鼻炎会不会传染给朝夕相处的亲人
过敏性鼻炎会不会传染给朝夕相处的亲人
我们都知道过敏性鼻炎这个病,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常出现,但有些人不了解它,所以担心自己也会传染上。很多人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常识很少了解,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详细]
发布于 2016-10-20

最新推荐

低自尊怎么办女生 女孩子自卑怎么办
低自尊的女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调整、建立支持系统、培养兴趣爱好、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等方式改善。低自尊通常与成长环境、负面评价、社会比较、创伤经历、性格特质等因素有关。1、认知行为调整识别并挑战消极思维模式是改善...[详细]
2025-10-23 06:14
低自尊怎么办女生 女孩何为自尊自爱
低自尊的女生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建立健康社交圈、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练习自我肯定等方式改善。低自尊可能由童年负面经历、社会比较压力、完美主义倾向、情感忽视、创伤事件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模式识别并纠正自我贬低的...[详细]
2025-10-22 17:00
低自尊是怎么形成的
低自尊的形成通常与童年经历、负面评价、社会比较、创伤事件以及性格特质等因素有关。低自尊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过度敏感或回避挑战,长期发展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1、童年经历早期家庭环境对自尊发展至关重要。父母过度批评、忽视...[详细]
2025-10-22 15:20
低自尊是如何造成的原因
低自尊的形成通常与童年经历、负面评价积累、社会比较倾向、创伤事件及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关。低自尊可能由长期否定性教育、反复失败体验、人际关系受挫、突发心理创伤、先天敏感性格等原因引起。1、长期否定性教育童年时期频繁遭受父母或教师...[详细]
2025-10-22 13:41
低自尊是如何造成的呢
低自尊通常由童年负面经历、长期否定环境、社会比较压力、创伤事件和性格特质等因素共同导致。1、童年负面经历早期成长环境中父母过度批评、情感忽视或虐待会形成核心负面信念。儿童将外界否定内化为自我认知,比如经常被指责笨拙的孩子可能...[详细]
2025-10-22 12:02
低自尊是如何造成的
低自尊通常由童年负面经历、社会比较压力、消极自我评价、创伤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因素共同导致。1、童年负面经历童年时期长期遭受父母贬低、忽视或虐待,容易形成“我不值得被爱”的核心信念。过度严苛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将行为错误等同于自...[详细]
2025-10-22 10:22
低自尊是父母造成的 低自尊是自卑吗
低自尊是父母造成的 低自尊是自卑吗
低自尊与自卑有部分重叠但并非完全等同,低自尊可能由父母不当教养方式引发,但自卑属于更广泛的概念。低自尊主要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而自卑可能涉及更深层的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问...[详细]
2025-10-22 08:4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