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强调感觉满意易让孩子抑郁 培养乐观品质要了解这些

发布时间: 2021-10-29 10: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5岁的萱萱从舞蹈班回来,伤心地说:“妈妈,我真是个笨蛋。老师教的新动作,别的小朋友一学就会了,而我总是学不好。”

“妈妈小时候就没有舞蹈天赋,你跳不好随妈妈了”“妈妈看见了,但是你在妈妈心里是最棒的,你表现的很好了”“妈妈在工作中有时候也会碰见不顺利的事情,经过努力练习后,事情就能顺利解决。明天妈妈找老师学习一下新的动作,我们一起练习怎么样?”……面对孩子失败的经历,作为妈妈你会怎样解释?哪一种回应的方式更适宜?

实际上,父母如何解释孩子的失败经历对其日后能否形成乐观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观是儿童非常重要的品质,对其个性和未来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悲观品质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感到抑郁,身体健康情况不如乐观的孩子,并且在学校、球场上及日后的工作中所获得的成绩低于其具有的潜在能力。因此,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国积极心理学专家马丁·塞利格曼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孩子乐观品质的形成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基因因素。

马丁·塞利格曼通过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比较,发现乐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这并不是影响孩子乐观与否的决定因素。

2.解释风格。

对好事或是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习惯性的看法,被称为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永久性的意思就是指坏事发生的时候,乐观的孩子会把它解释为暂时的,可以改变的,而悲观的孩子可能认为坏事是永远都在发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例如,如果妈妈发了脾气,悲观的孩子会认为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坏脾气的妈妈(永久性),而乐观的孩子会认为我的妈妈从来没有这样坏脾气过(暂时的)。当好事发生的时候,结果正相反。而普遍性的维度是指,悲观的孩子会把一件事情做不好推及到自己其他的事情也同样不行,什么事情都会做不好。个人化的意思是指,当坏事和好事发生的时候我们是归因于内部(自己)还是外部(其他人和环境)。

父母所具有的解释风格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具有积极的解释风格是很有必要的,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变成具有乐观品质的人,才能培养具有乐观品质的孩子。

3.父母或者教师的批评方式。

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批评方式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孩子会运用他从所敬仰的成人那里学到的某种解释风格,来评价和批评自己。就像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如果妈妈说孩子没有舞蹈天赋,那么从此以后她将不喜欢跳舞,甚至回避这个行为。当老师批评孩子数学天赋太差时,这个孩子可能会对数学产生焦虑,并且不愿意再学习这门课程。

因此,作为家长或是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评价要谨慎。我们不要让孩子总埋怨自己,要就事论事,要教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当孩子犯错时,必须负起责任并且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当出现的问题和孩子本身无关时,要让他们认为自己依旧是有价值的。

4.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的关系。

感觉满意的意思就是做完一件事情,为自己表现得好而感觉良好,表现满意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过程中我们表现得如何。一味强调感觉满意对儿童来说没有好处,会损害其自尊心。就像前文例子中的萱萱,如果妈妈告诉她,她表现得很好,虽然意图是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这是个虚假的事实,这样强调感觉满意恰恰会让孩子失去掌控感,变得抑郁。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表现满意,鼓励孩子再去试试,努力来让事情变得更好,表扬孩子的努力、坚持和有耐心等。赞扬孩子的行为需要建立在孩子良好表现的基础之上。

乐观不仅可以抵御悲观的情绪,更是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培养乐观的孩子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但更需要我们成为具有乐观品质的父母。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桑红

“达医晓护”供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乐观是一种美好的品格,父母应帮助孩子营造追求快乐的环境,培养乐观的性格。家长可以做的是:一、让孩子获得友谊。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会怎样进行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二、给孩子一定的决策权。孩子对于强加给他们决定都是排斥的,是指导还是控制...[详细]
发布于 2024-10-16

最新推荐

高中生早恋该怎么办
高中生早恋需要家长和学校理性引导,通过沟通教育、兴趣转移、规则建立、心理支持和家校合作等方式平衡情感需求与学业发展。1、沟通教育: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与好奇心,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建议采用平等对话,讨论恋爱与学业的优先级,例如通过家庭会...[详细]
2025-05-16 16:40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沟通、明确学业优先级、普及性教育知识、设定合理边界、观察心理变化。1、沟通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与荷尔蒙分泌增加有关,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每天预留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我观察到您最近..."...[详细]
2025-05-16 16:39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可通过心理疏导、兴趣转移、家校协作、时间管理、认知调整等方法平衡情感与学业。1、心理疏导: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专业心理咨询能帮助男孩理解情感需求。学校心理教师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每周1次的面谈识别非理性信念;...[详细]
2025-05-16 16:38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理解青春期心理需求、建立信任沟通、明确行为边界、培养责任意识、提供情感支持。1、理解需求: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家长需认识到这是正常成长阶段,避免简单否定。...[详细]
2025-05-16 16:36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培养责任感、关注学业平衡、预防行为偏差。1、建立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是正常心理发展现象,家长过度压制可能引发逆反。建议通过每周家庭谈话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防御心理...[详细]
2025-05-16 16:35
初二的女儿有早恋现象怎么办
初二女儿早恋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同伴影响、家庭关系、情感需求未满足及媒体环境影响有关,可通过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和家校协作处理。1、心理发展:青春期性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简单否定,可...[详细]
2025-05-16 16:22
女儿初二早恋怎么办
初二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家长需通过沟通引导、设定界限、培养兴趣、关注学业和情感教育五方面处理。1、沟通引导: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易产生情感冲动,亲子沟通不畅会加剧早恋风险。家长应每天留出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女儿...[详细]
2025-05-16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