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0.3秒就能一见钟情,那么单身的原因你找到了吗

发布时间: 2021-04-14 15:3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专家:赵思家,《大脑使用指南》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

在国庆节假期一瞬间结束,在这个快乐的假期中,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吗?你经历过相亲的?有没有遇到一见钟情的时候?

一见钟情,不像长期感化那样容易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件事太快,几乎无法控制。

当然,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也很多,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光看脸怎么知道喜不喜欢?到底是喜欢这个人这张脸和那件衣服?

既然我们在做科学普及,面对这样的问题,当然必须事实讲道理!

坠入爱河后,大脑会变成什么样

喜欢一个人时,大脑会发生化学反应。大脑快速制造多巴胺。可以说,恋爱中的大脑是极度兴奋的。

上图大脑中的深红色区域显示了热恋中大脑活跃的区域,与其他类型的爱(例如亲情)完全不同。

一见钟情有科学依据吗

根据2017年一个国外约会网站的调查,62%的女性和72%的男性认为一见钟情是真的。而且相信90后、85后比80后、70后一见钟情。

有一见钟情的可能性吗?我们知道记忆是不可靠的——就像我们心中一直担心食物的味道一样,但是我们发现它比我们印象中的稍差。我们的记忆不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还会因为你和你的对方关系很好而下意识地美化初见时的记忆吗?

为此,2017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安排了约396人参加的约400次相亲。第一次见面后,立即统计双方是否一见钟情。收获共有4个:

1、一见钟情不是单纯的记忆偏差。至少,确实有人说,第一次见面后,对刚见面的人一见钟情,至少有强烈的好感,希望能和对方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在这些人中,一见钟情的极为罕见。

2、自己刚经历过一见钟情的人中,很多都是男性。这可能与选择的图片有关。实验中参与者统一提供Facebook页面,科学家统一选择带笑容的照片。以前有研究表明,女性用户不喜欢用笑容照片作为脸的男性,相反,男性喜欢笑容的女性脸。

3、一见钟情往往不是双方的。至少在这项研究中,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单相思。这表明罗密欧朱丽叶这样的两人一见钟情地点燃了柴火,还是很少见的。

4、一见钟情的瞬间其实不是爱。爱情有三个要素——亲密、责任和欲望。即使说自己一见钟情的人,其实那一刻感受中包含的这三个因素远远达不到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中的状态。同时,一见钟情也不是情欲,而是强烈的魅力,特别想知道对方,和对方展开恋爱。

一见钟情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约会APP的用户们不能细心地详细其中的所有照片,而是快速地印刷无数照片,翻过之前在头脑中默默地评价。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判断是否有吸引力所使用的时间必然远小于拇指滑动屏幕的速度。

一见钟情要多长时间?2018年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Claus-ChristianCarbon的研究团队发现,只有0.3秒,这和眨眼一样快。

这个研究团队招募了25名本科生,给每个人看了100张人物照片,每次看到照片,都要判断照片中的肖像性别和魅力,同时用脑图记录大脑的活动。在参加者按下按钮回答之前,脑电图发生了变化。

结果显示,看到脸后,需要在244毫秒左右判断性别,用59毫秒感受到对你的魅力。换句话说,看到脸后303毫秒,眨眼之间,评价这个人的魅力。

如何让他人一见钟情

在上述研究中,参加者判定人物性别后,可以立即评价魅力,表明对性别刻板印象有可能对魅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女性脸中决定性的地区是颧骨,颧骨对男性脸的魅力不太明显,相对来说,男性脸的重点是下巴和嘴的宽度。

另外,皮肤的纤细对女性脸的魅力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男性脸的魅力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唇色越红,女性就越受异性欢迎,脸就越女性化。总之,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脸部细节的特征是决定第一印象的关键,第一印象往往是我们的敲门砖。

说了这么多,怎何科学有效地找到另一半?好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开始。请记住,只要0.3秒,就能决定人的魅力。现在看着自己,0.3秒,你想让别人看到什么样的自己?我只能帮助你到达这里。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单身物语:7招让你摆脱单身找到好老公
单身物语:7招让你摆脱单身找到好老公
单身物语:7招让你摆脱单身找到好老公知晓好男人的特点,还需要寻找到好男人,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好男人,才能走进好男人的心灵,才能成为恋人,最后走入婚姻的殿堂。其实好男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如何找到好男人,需要女人注意观察,更需要主动地不投情感...[详细]
发布于 2011-06-26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