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90%的人都有的“错失恐惧症”,你能幸免吗?

发布时间: 2024-08-19 11: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丽捧着iPad,窝在床上打游戏,打发着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但这份悠闲自在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的手机开始不断闪烁来自社交网站的信息提示,忠实地反馈着好友们的最新动向。几个朋友正在K厅里唱歌聊天玩骰子,小丽开始感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周末时光是多么的无聊孤单,她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精彩……是继续跟自己独处,还是去参加朋友们的聚会?小丽开始纠结起来,这份纠结渐渐地开始让她烦躁不安、患得患失……原本平静的时光也变成了一团乱麻。小丽的这种状况,便是典型的“错失恐惧症”。

90%的人都有的“错失恐惧症”,你能幸免吗?

名词解释:错失恐惧症(FearofMissingOut,简称FOMO),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具体表现为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面对“错失恐惧症”,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近两成网民自认患有“错失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最早由作家安妮?斯塔梅尔使用,后美国《商业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使用了它,广为传播。错失恐惧症像一种传染病,染此病者不惜代价,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

如今在国内,随着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铺天盖地到你无法逃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错失恐惧症。某媒体在新浪微博进行的微调查显示:

有15.2%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

有32.6%的人会频繁刷新微博等社交网络,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还有过半的人严重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因为担心错过什么重要联络。

  1. 患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15.2%

  2. 与“错失恐惧症”不沾边儿21.7%

  3. 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17.4%

  4. 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58.7%。

  5. QQ会一直保持在线状态19.6%。

  6. 频繁登陆邮箱查看邮件8.7%

  7. 频繁刷新微博,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32.6%

过度依赖社交网络是主因

在铺天盖地的社交网络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情绪及情感极易受其影响,尤其是当浏览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时,那些不断闪烁的信息提示,忠实地反馈着好友们的最新动向,潜伏于心底的惶恐与焦虑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恶性膨胀。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及心理学教授丹?阿雷利如此解释诱发错失恐惧症的心理机制。

人们总是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害怕自己就时间安排作出了错误的决定。此刻,平静的心很容易变为犹豫,既而转变成恐惧、焦虑、刺激、茫然、患得患失、烦躁不安、不合时宜等诸多复杂情绪。

这就像是现实生活中一次令人扼腕的擦肩而过。“当你错过一趟航班时,迟到两小时和迟到两分钟,哪个更令你难过?”阿雷利认为,答案显然是后者。这种失之毫厘的深切遗憾使得现代人的举止开始发生奇怪的转变。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图尔克勒则表示,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们,已经不习惯以现在进行时来注视这个世界,也忽略了一件事——作为人类,我们所能处理的数据是有限的,“随着技术不断渗入我们的生活,人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后者被赋予更多权利,从而得以影响我们的决策、情绪及情感。”

学会偶尔对手机说再见

“社交网络既是引发错失恐惧症的根源,也是治愈错失恐惧症的药方。”照片共享服务应用Flickr及推荐引擎Hunch的联合创始人卡特里纳?费科认为,错失恐惧症是一种“周期性”现象。

社交网络总是致力于提高用户的回头率,根据其发布内容的新颖度、创造力或受欢迎程度予以奖励,并允许其他用户对照片等发表评论,因为“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结果可想而知,成千上万的用户对社交网站上了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觉自己正沦为他人幸福时光的旁观者或者“总是迟到一步的局外人”。

不难理解,当庞大的数据流一股脑儿地涌进你的浏览器或手机时,当微博消息24小时全天候地渗透你的生活时,潜伏于心底的惶恐与焦虑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恶性膨胀。无可否认,互联网提供的“24小时在线”服务使得人类的活动空间大为开阔,个体之间的距离似乎也在瞬间消弭于无形。然而,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如何限制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出现反客为主的局面。

结语:那么,怎样才能走出所谓的“局外人困境”?其实,你应该也明白,答案其实很简单:做自己的主人,至少,学会偶尔对手机说再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错失恐惧症"90%的人都有的 你幸免了吗?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丽捧着iPad,窝在床上打游戏,打发着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但这份悠闲自在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的手机开始不断闪烁来自社交网站的信息提示,忠实地反馈着好友们的最新动向。几个朋友正在K厅里唱歌聊天玩骰子,小丽开始感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周末时光是多么的无聊孤单,她错过...[详细]
发布于 2021-11-25

最新推荐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源于社会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失衡、教育体系脱节、家庭期望压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一、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形成结构性...[详细]
2025-09-19 15:45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通常由就业压力、自我认知偏差、职业信息不足、家庭期望和社会竞争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就...[详细]
2025-09-19 14:06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就业环境受经济形势、行业需求、个人能力、政策支持、地域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就业市场呈现竞争加剧与机遇并存的特点,既有新兴产业的人才缺口,也存在传统岗位的饱和压力。1、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企业招聘规模,部...[详细]
2025-09-19 12:26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准备与调试方式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与调试,常见方法有调整就业预期、提升抗压能力、建立职业规划、培养积极心态、寻求社会支持等。1、调整就业预期部分大学生对薪资待遇或岗位层级存在过高期待,容易因现实落差产生焦虑。建议通过行业调研了...[详细]
2025-09-19 10:47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受个人兴趣、行业发展、薪资待遇、地域偏好、家庭期望等因素影响。不同学历背景、专业方向、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1、个人兴趣导向越来越...[详细]
2025-09-19 09:08
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
大学生就业观常见误区主要有盲目追求高薪、过度依赖稳定工作、忽视职业发展规划、片面理解专业对口、低估基层经验价值。一、盲目追求高薪部分毕业生将薪资水平作为唯一择业标准,忽视行业前景与个人成长空间。这种观念容易导致频繁跳槽或选择...[详细]
2025-09-19 07:28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现象,主要源于职业认知不足、社会经验缺乏、竞争压力过大、自我定位模糊、家庭期望冲突等因素。这些情绪反应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可通过系统性干预有效缓解。1、职业认知不足许多大学生对行业...[详细]
2025-09-19 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