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儿童心理疾病及治疗之咬指甲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儿童心理疾病及治疗之咬指甲

原因:

1、如果是3岁以前婴幼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2、缺少微量元素,需及时补充。

3、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关心不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指甲长了不修剪,而用牙代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

4、家庭不和,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缺乏家庭的温暖感,使小孩心灵受到伤害或压抑,导致情绪紧张,孩子会用吮咬手指来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或者孩子处于孤独寂寞当中,靠啃指甲打发时光。

5、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不自觉的咬手指分散精神、减轻压力。

儿童心理疾病及治疗之咬指甲

心理疏导:

1、家长不呵斥打骂。对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在进行矫正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要大声呵斥、恐吓、打骂,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因为这样只会强化这种行为,使孩子感到更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直接告诉孩子,吸吮手指头是小小孩的动作,是小小孩的习惯,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再这样做是很难为情的。而且要指出这是不良习惯,不卫生,容易引起疾病。

2、对于孩子因吸吮行为及咬指甲行为,遭受小朋友讥笑时,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要鼓励孩子改掉这种不良行为,在小朋友面前树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万不要在众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为的信心。

3、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满足孩子被爱和被关怀的情感要求,多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并多进行肌肤间的接触,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孩子以抚摸等温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满意感。

4、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常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谈心、读书。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耍,给孩子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不闲待着,如让孩子玩积木、玩沙子、画画、做游戏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乐、活泼的活动中,以使孩子忘记这种不良行为。

5、适当调整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对孩子力求完美,不要过分强调竞争,不要对孩子不断加压,而要为他创设一个宽松的、温和的家庭环境,让他感到安全可信。你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如讲故事、唱歌、旅游、游戏等,让孩子宣泄内心的情绪,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克服情绪障碍。随着孩子情绪的调适,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逐渐得到改变。

6、可在孩子指甲上,涂苦味剂(如黄连),使孩子产生厌恶感,多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多一些关爱,减轻其压力。

7、上述方法无效者,可考虑在其口腔内安装以重金属颚槽,使孩子很难将手指插入口中,持续放置半年,可达到纠正的目的。

8、个别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和抗强迫药物。

总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任何粗暴的斥责、恐吓不但无效,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咬手指的习惯。

儿童心理疾病及治疗之咬指甲

作者简介:

冯战超已帮助过1人入驻年限5.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儿童心理疾病有哪些
儿童心理疾病有哪些
儿童心理疾病是一个让许多家长感到担忧的话题。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么,儿童心理疾病有哪些呢?了解这些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患有ADHD的孩子通常表现...[详细]
发布于 2024-12-01

最新推荐

聪明难搞的女人特点
聪明难搞的女人通常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强、边界感明确、对细节敏感、目标导向突出、情绪管理内敛等特点。这类女性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高标准和低妥协性,其行为模式与认知风格密切相关。1、独立思考这类女性习惯通过逻辑分析形成观点,不易被他人意见...[详细]
2025-08-18 15:20
聪明和有心机是两回事
聪明和有心机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特质,前者体现认知能力,后者反映行为动机。聪明通常指个体在认知、学习、问题解决等方面表现出的高效能力,与智力水平、知识储备、思维灵活性等正相关。高智商人群往往能快速理解复杂概念,适应新环境,这类特质在学术研究、技...[详细]
2025-08-18 13:41
聪明和心眼多哪个厉害
聪明和心眼多哪个厉害
聪明和心眼多本质是两种不同的能力特质,无法直接比较优劣。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突出;心眼多则侧重人际策略、应变能力和目的性行为。具体哪种特质更有优势,需结合具体场景和个人发展目标综合判断。聪明体现为快速理解复杂概念、高效...[详细]
2025-08-18 12:02
聪明和心机重是一个意思吗
聪明和心机重不是同一个意思,两者在动机、行为表现和社会评价上存在本质区别。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强、思维敏捷,而心机重往往带有刻意算计、隐藏真实意图的负面含义。聪明更多体现为快速理解事物本质、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逻辑清晰、学习能力强、适应...[详细]
2025-08-18 10:22
聪明和心机有什么区别
聪明和心机的核心区别在于动机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聪明通常指高认知能力与正向问题解决力,心机则隐含功利性目的与隐蔽操控手段。聪明体现为快速理解事物本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动机多为自我提升或利他。高智商人群往往能通过逻辑分析高效处理信...[详细]
2025-08-18 08:43
聪明的员工有什么特点
聪明的员工通常具备高效学习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深度思考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特质帮助他们在职场中快速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1、高效学习能力聪明的员工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善于从经验中总结规律。他们往往主动寻找学习...[详细]
2025-08-18 07:04
聪明的人心机都重吗
聪明的人不一定心机重,智商与心机没有必然联系。心机重可能涉及性格特质、成长环境、社交需求等因素,高智商人群可能更倾向于理性思考而非刻意算计。高智商个体通常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洞察他人意图。部分人会...[详细]
2025-08-18 05: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