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我的抑郁症疗愈之路:坚定爱自己科学去治疗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知何时,抑郁快成了这个时代的心里病,研究表明在全美国范围内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患者,而在我国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行业起步晚,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抑郁患者的比例恐怕更大。

我的抑郁症疗愈之路:坚定爱自己科学去治疗

提到抑郁,没有感受过的人或许认为是内心脆弱,不够坚强,或许想到的是遗传基因,身体疾病导致,或许定义为是承受力不足的一种“矫情”,但我看来我们每一个抑郁患者实际上都拥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因为TA没有选择去攻击别人,而是把愤怒不满与无奈给了自己,所以我们看到太多“微笑”抑郁患者,他们努力再给别人阳光,而把攻击给了自己。

抑郁的治疗真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它需要你坚定的爱上自己,坚定的认可自己,坚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是珍贵的,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学会察觉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拿回自己的力量。

我从大学开始第一次感受抑郁,那是从小常年外地孤身生活,缺乏家庭支持,还没有成长好的自己强撑了很多考验,当然还有遗传、身体等各方面因素。自大学开始,到现在将近8年,抑郁阶段性的复发,直到现在,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我才能说抑郁的阴霾终于在我人生中退场了,阳光也终于照进了我的人生。

我的抑郁治疗之路:

一是靠心理咨询,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咨询师,感受心理咨询的力量,通过咨询给你理解,给你信任,给你建议,给你力量;好的咨询师能让你看到自己,相信自己,她给你支持,能让你慢慢去找到自己的力量。

二是靠运动,16年我抑郁复发严重期,外界因素是自己工作很艰辛,有种能力无处施展,让我有种付出收获不成比的无力感,对工作失望了,内因是缺少鼓励肯定和不接纳现实吧。我通过坚持跑步出汗排泄,跑步时关注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感受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感受,跑着跑着大脑自然的放空,跑着跑着能感受自己真实的存在,跑着跑着好像有种力量回到身体,跑着跑着就想一直跑下去。坚持了3个月的跑步,身体上反映是感冒减少了,身体比例更加协调,就是意外的减肥了,感受上是对生活兴趣回来了一些,无力感减少了。

三是靠放任自己,或者说宠爱自己,这段期间,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然后不去想有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不去想自己不努力以后怎么办,不去想同别人比较自己的各种不足,就是放任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出去旅游,同朋友聚餐玩耍,看一直想看却没啥用处的书,看老电影,学习摄影,听音乐。慢慢会发现生命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慢慢会发现生活开始有期待,慢慢发现真实的自己也挺可爱。

我的抑郁症疗愈之路:坚定爱自己科学去治疗

四是靠学习,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咨询学,了解抑郁是心理不健康状态下的一种病,了解是错误的认知带来悲观情绪,了解可以建立积极思考的习惯来为自己打气,我开始尝试用认知疗法去治疗自己,去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尝试用系统脱敏法去探索自己内在的恐惧,发现自己焦虑害怕的实质,尝试用理解共情去看见自己的感受,学习接纳自己的弱点与不足。这个尝试的过程让我觉得生活有意义,看到自己的改变与完善,内心是欣慰的。

五是靠爱人的关爱,在我情绪低落的这段时间,爱人的陪伴也给予我一定的支持,他不会让我自己在家闷着,愿意倾听我的感受,最最重要的是,面对他我可以不掩饰的去做真实的自己,我不去思考他的期待,只是真实,当发现爱人乐于接受这个真实的自己,自己的想法意见感受爱人能看见,并且给予了理解与关爱时,内心好像就是种释放。接纳真实的自我是我成长过程缺失的一块,内心中真实的自我是不被接受不值得爱的这一观念慢慢的在动摇。在亲密关系中爱人虽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真的会弥补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学着去做真实的自己,这大概也是种成长。

我的抑郁症疗愈之路:坚定爱自己科学去治疗

自己经历过抑郁,真的太了解那种痛苦,那种无力与绝望的感觉,自我攻击,自我憎恶,自我打击反复在头脑中盘旋,很难也无力去摆脱,甚至无法控制,好像掉入了一个深渊,越陷越深,真的需要去求助专业人士帮忙,自己一个人很难应对。

既然我经历过这些,那为何不能将我这些痛苦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宝贵经验,用来分享出来帮助别人成长呢,我是希望是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人更好的生活,用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感受以及努力疗愈的过程去引导他人,帮助他们去改善自己,去疗愈自己,去拥抱生活。

投稿人:一念 原创

作者简介:

刘家菱已帮助过76人入驻年限2.7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坚定科学治疗抑郁症 疗愈之路终有光明
坚定科学治疗抑郁症 疗愈之路终有光明
不知何时,抑郁快成了这个时代的心里病,研究表明在全美国范围内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患者,而在我国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行业起步晚,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抑郁患者的比例恐怕更大。提到抑郁,没有感受过的人或许认为是内心脆弱,不够坚强,或许想到的是遗传基因,身体疾病导致,或许定义...[详细]
发布于 2021-12-31

最新推荐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眼睛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感光细胞到复杂视觉器官的漫长过程,主要经历了感光细胞聚集、凹陷结构形成、晶状体出现、双眼协调四个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与生物生存需求、环境适应及基因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1、感光细胞起源最原始的眼睛结构出现在约6亿年前,由单...[详细]
2025-08-20 15:20
从《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塑造的影响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通过三个重组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直观呈现了原生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特质的深远影响。原生家庭主要通过情感互动模式、冲突处理方式、角色定位强化三个核心机制塑造子女人格,这种影响可能伴随个体终身,但通过心理干预和认知重构可得到改善。...[详细]
2025-08-20 13:41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通常与心理安全感和观察需求有关,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宽松的私人空间和全局视角。这一行为可能受到性格特征、环境适应策略以及认知习惯的共同影响。后排座位能帮助个体减少被直接关注的压力,尤其对于内向或高敏感人群而言,后排的物理距离可...[详细]
2025-08-20 12:02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 为什么喜欢坐后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或靠后位置,通常与心理安全感、观察需求和社交压力调节有关。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个人性格、环境适应性和认知习惯的影响。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便于观察全场动态而不被过度关注。这种位置选择往往反映出个体对环境控制的隐性需求,通...[详细]
2025-08-20 10:22
聪明人面对误解怎么处理
聪明人面对误解通常会采取主动沟通与情绪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误解可能由信息不对称、表达方式差异、认知偏差、情绪干扰、立场冲突等因素引起。1、信息核实遇到误解时优先确认事实细节,通过查阅记录、询问第三方等方式还原事件全貌。避免基于片面信息...[详细]
2025-08-20 08:43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怎么测自己的智商
聪明人与心机人的能力比较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智商可通过标准化测试初步评估。聪明人通常指认知能力突出者,擅长逻辑推理、学习创新和问题解决,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更具优势。心机人更侧重人际策略运用,善于洞察动机、操控关系,在权力博弈或资源竞...[详细]
2025-08-20 07:04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心机深的人聪明吗
聪明人和心机人各有优势,具体谁更厉害取决于所处环境和目标需求。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解决问题高效,心机深则侧重策略性隐藏意图、操控局面。两者本质是不同维度的能力,不存在绝对优劣。聪明人更擅长通过逻辑分析快速抓住问题核心,在需要创...[详细]
2025-08-20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