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运动是如何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的?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锻炼和其他形式的身体活动可以绝对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使你感觉更好。一旦你感觉有所恢复后,保持锻炼也可以帮助你远离焦虑抑郁

运动是如何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的?

01

抑郁症状通常随运动而改善。

这里有几点实用的提示,也许可以帮助您缓解,保持动力。

当你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运动通常是你想做的最后一件事。一旦你行动起来,会发生很大改变。

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一些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关于焦虑,抑郁和运动的研究表明,运动得到的心理和生理益处也可以帮助减少焦虑和改善情绪。

焦虑,抑郁和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不完全清楚,但锻炼和其他形式的身体活动可以绝对缓解焦虑或抑郁症状,使你感觉更好。一旦你感觉有所恢复后,保持锻炼也可以帮助你远离焦虑和抑郁。

02

运动如何帮助缓解抑郁焦虑?

定期运动可能在许多方面帮助缓解抑郁症,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释放可能缓解抑郁症的大脑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

2.减少可能使抑郁症加重的免疫系统化学物质;

3.增加体温,这可能有平静情绪的效果。

定期运动也有许多心理和情感的好处,它可以帮助您:

1.获得信心。

达到锻炼的目标或挑战,即使很小,也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心拥有更好的外观形象。

2. 减少担忧。

运动可以分心,可以让你远离负面思想的循环,进食焦虑和抑郁。

3.获得更多的社交互动。

运动和身体活动可能给你机会与他人见面或与他人交往。只要交换友好的微笑或问候,你走在你的社区都可以帮助缓解你的心情。

运动是如何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的?

4.健康的生活方式。

做某事积极管理焦虑抑郁症是一个健康的应对策略。希望焦虑或抑郁会自己消失,会导致症状恶化。

03

一些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如定期行走,而不仅仅是正式的锻炼计划,可能有助于改善情绪。

身体活动和运动不是一回事,但两者都有益于你的健康。

身体活动是指任何能够承受肌肉和消耗能量的活动,包括工作,家庭或休闲活动。

锻炼是一种计划性、结构化和重复的身体运动,以改善或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一词可能会让你想到跑步健身房周围。但锻炼包括各种活动,提高你的活动水平,以帮助你感觉更好。

当然跑步,举重,打篮球和其他健身活动,可以帮助你的心脏泵送。体力活动也能达到目的,如园艺,洗车,小区遛弯或参与其他较不激烈的活动。任何身体活动,让你离开沙发和移动的都可以帮助改善你的心情。

你不必一次做所有的运动或其他身体活动。

拓宽运动的方式,并找到方法来添加少量的身体活动。例如,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或者,如果你的住所靠近你的工作地点,考虑骑自行车上班。

04

几种缓解抑郁的运动疗法,坚持一定有效果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运动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及防止病情恶化,在预防疾病复发的问题上其效果甚至比专门用以对抗抑郁情绪的药物更加显著。

原则

在运动保健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年龄、病情、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并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根据所选项目、患者基本状况调整训练强度、时间、频率。

运动强度采用心率升高至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进行锻炼,一般男女均可用公式来估算每分钟的最高心率[训练心率=(220 -年龄)×70%或85%]。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3~4次,每次至少持续20~30分钟。

抑郁症常见运动疗法:

跳绳

研究揭示,有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而无氧运动对心理健康没有改善作用。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提出:“身体锻炼每周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方可获得满意的干预效益。跳绳一方面能增加人身体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跳绳过程中,头部需要上下快速移动,能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使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跳绳速度为每分钟30~60次,隔天一次,每次坚持10分钟。

散步

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人能在改善心肺功能的同时,感到愉快。开始散步应坚持每天步行1500 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散步的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 米。

跑步

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使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抑郁。跑步的时间以傍晚为宜,速度应至少每分钟跑120 步,频率为每周至少跑3次,每次坚持跑30~50分钟。

五禽戏

有研究发现,我国传统健身运动五禽戏对于中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减弱、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烦躁易怒、自控能力降低、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厌食、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有较好效果。五禽戏的运动方法为,每天练习一次,最好在傍晚进行,持续时间为1~1.5小时。

五禽戏运动量较大,应量力而行,切不可勉强;其“闭气法”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猿戏”中的倒悬需有保护措施,以免受伤;患有高血压、青光眼、脑动脉硬化者不宜练习,患急性疾病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也不要练习。

其他

健身舞在健身教练指导下进行,每组不超过15 人,既让患者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又不至于因人数太多而使个别患者被忽略。每周3次,每次持续20分钟。

足球疗法,根据患者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恢复期患者参加。为避免混乱,每组选择10 人,以娱乐为主,象征性比赛,每周2次,每次30分钟。

太极拳每周4次,每次20分钟;其他集体运动,如传球活动、排球运动或体育游戏等,每周至少参加2次集体运动,每次30分钟。

按摩保健

运动是如何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的?

选择揉按脚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或用温水洗脚泡脚。按摩、拍打腰部后慢慢起身,两手扶腰。也可以摩擦腰背,用两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可收到补肾强腰,疏通经脉,调节阴阳平衡的功效。也可用两手示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脑后反复梳理头发。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能有效稳定情绪。

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为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疾病,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可能自杀-死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和压力,积极锻炼身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自我缓解焦虑症状?
如何自我缓解焦虑症状?
缓解焦虑症状可以通过倾诉、运动和良好睡眠等方法来实现。焦虑时,我们常常感到心慌意乱,好像心里有只小鹿不停地撞击着。其实,很多时候,焦虑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有效地将其化解。1、倾诉是个不错的选择。与其一个人默默承受,不如找个信任的朋友聊聊。把心中的烦恼倾吐出来,就...[详细]
发布于 2024-11-05

最新推荐

从男女合照判断两人关系
从男女合照的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初步推测两人关系,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亲密关系通常表现为肢体接触频率高、身体朝向一致、面部表情放松、空间距离小于50厘米、眼神互动频繁等特征。1、肢体接触频率高情侣或夫妻在合照中常出现自然肢体接触,如...[详细]
2025-08-22 16:35
从男女合照看两人关系
从男女合照的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初步判断两人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分析。合照中两人肩膀距离小于15厘米且身体朝向彼此时,通常存在较高亲密度。这类肢体接触常见于情侣或亲密朋友,双方会自然呈现放松姿态,例如头部微倾、手臂接触或笑容自...[详细]
2025-08-22 14:55
从哪些细节看出一个人城府深
城府深的人往往通过细微的言行举止展现其特质,主要表现为情绪控制力强、语言留有余地、善于观察、社交距离感明显、目标导向明确等特征。1、情绪控制力强城府深的人极少在公共场合表露真实情绪,面对冲突或压力时保持面部表情平静,即使内心波动剧烈也会用微...[详细]
2025-08-22 13:16
从哪看出男人是不是可靠
判断男人是否可靠主要观察责任感、情绪稳定性、言行一致性、社交关系和长期规划能力五个维度。这些特质能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诚信度和生活态度,需通过日常互动细节进行验证。一、责任感可靠男性会主动承担分内事务,如按时完成工作承诺、妥善处理家庭事务。面对...[详细]
2025-08-22 11:37
从满眼爱意到满眼厌恶
从满眼爱意到满眼厌恶
从满眼爱意到满眼厌恶通常是亲密关系恶化的表现,可能由情感消耗、沟通障碍、价值冲突、信任危机或心理投射等因素引起。1、情感消耗长期单向付出或矛盾积累会导致情感资源枯竭。一方过度索取或另一方持续压抑需求,最终引发情感倦怠。典型表现包括回避眼神接...[详细]
2025-08-22 09:57
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
长期缺乏深度社交关系可能反映个体存在社交回避或依恋障碍倾向。从未建立真正友谊的常见原因包括童年情感忽视、社交焦虑障碍、人格特质偏差、环境适应性不足及认知扭曲,需通过系统性心理干预逐步改善。一、童年情感忽视早期成长环境中情感回应的持续性缺失会...[详细]
2025-08-22 08:43
从来不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
从来不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
从来不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通常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表明个体具备较高的自我认同和内在稳定性。这种态度可能源于稳定的自我认知、低焦虑特质、独立人格倾向、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成长经历等因素。1、稳定自我认知拥有清晰自我评价体系的人往往较少依...[详细]
2025-08-22 07:0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