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双相障碍,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干什么事儿都得劲儿,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你知道在医学界称这什么吗?医学界称之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

双相障碍,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那么,什么是双相障碍呢?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患者前半段有明显的抑郁发作,表现有明显的“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这样典型的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而后段,是典型的躁狂发作,正好和抑郁症的表现相反,表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如果在整个病程中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医学界称为“双相障碍”。

在临床实践中,很难鉴别诊断双相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这两种疾病,因为它们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抑郁发作期的双相障碍病人可能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相同。

李金灵等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临床实践中,MDD与单相抑郁障碍(Unipolar Depression, UD)通用,当我们使用 UD 时,意在强调UD和BD的不同。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BD是指周期性的情绪、思维及活动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常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多样,发病期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

双相障碍,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BD的终生患病风险在1%~2%左右,并且男女患者发病风险相近,约90%患者在一生中会经历再次发作,其中9%~15%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行为

UD是指以持续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退、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障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且在疾病过程中从未出现过躁狂或轻躁狂状态。UD的患病率约为10%~15%,远高于BD的患病率,而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双相障碍,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近来的研究发现,约有60%~80%的患者在首次UD发作后会经历再次发作。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BD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UD患者。

有精神科的医生指出,双相障碍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人数和单相抑郁症患者基本是1:1的比例,所以也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一般通过心境稳定剂(比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都是心境稳定剂)的治疗,患者都能取得缓解。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关于双相障碍 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关于双相障碍 一个难以诊断的心理疾病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干什么事儿都得劲儿,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你知道在医学界称这什么吗?医学界称之为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那么,什么是双相障碍呢?双...[详细]
发布于 2022-01-13

最新推荐

思考型孩子的特点
思考型孩子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逻辑分析能力、深度思考倾向和独立判断意识,这类儿童在认知和行为模式上与同龄人存在明显差异。1、逻辑严密思考型孩子习惯用因果链条分析问题,对事物运行规律有天然好奇心。他们常提出为什么类问题,并执着于寻找合理答案。这类...[详细]
2025-08-09 16:35
吃饭细节看出教养女人
吃饭细节确实能反映一个人的教养水平,女性在餐桌上的行为举止往往能体现其家庭教育和社交素养。主要观察点包括用餐礼仪、对食物的态度、与他人互动方式、餐桌卫生习惯以及时间观念五个维度。一、用餐礼仪使用餐具的规范程度能直接反映教养水平。正确握筷姿势...[详细]
2025-08-09 14:55
四种恋爱人格类型
四种恋爱人格类型
恋爱人格类型通常包括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矛盾型四种,不同人格类型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明显差异。一、安全型安全型人格在恋爱中表现出稳定和健康的依恋模式。这类人群能够平衡亲密与独立,既不会过度依赖伴侣,也不会刻意疏远。他们通常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详细]
2025-08-09 14:31
吃饭细节看出教养 如何从吃饭看人品
从吃饭细节确实能观察一个人的部分性格特征和教养水平,但需避免以偏概全。餐桌礼仪、食物选择、互动方式等行为可反映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共情能力和成长环境。1、用餐礼仪咀嚼声音控制体现对他人感受的敏感度,频繁发出声响可能暗示缺乏环境适应力。餐具使用...[详细]
2025-08-09 12:51
九型人格三大中心
九型人格理论将人格类型划分为三大中心,分别是情感中心、思维中心和本能中心。情感中心包含第二型、第三型和第四型人格,思维中心包含第五型、第六型和第七型人格,本能中心包含第八型、第九型和第一型人格。每个中心反映了人格的核心驱动力和行为模式,情感...[详细]
2025-08-09 12:26
吃饭细节看出教养 吃饭细节看人品
吃饭细节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和人品。餐桌礼仪、食物分享、用餐速度、餐具使用、交谈方式等行为习惯都可能透露出个体的性格特征和社交素养。1、餐桌礼仪遵守基本餐桌礼仪的人通常表现出对他人感受的重视。保持端正坐姿、避免大声咀嚼、不随意...[详细]
2025-08-09 10:47
压抑型人格的特征
压抑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情感抑制、过度自我控制以及回避冲突等特征。这类人群往往习惯隐藏真实情绪,倾向于通过理性化或逃避的方式处理压力,长期压抑可能导致心理耗竭或躯体化症状。压抑型人格的形成与童年情感忽视、高压教育环境、创伤经历等因素有关,其特征...[详细]
2025-08-09 10:2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