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接纳不确定,克服你的选择困难症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选择困难症,也称作选择恐惧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接纳不确定,克服你的选择困难症

01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困难?

我们可以模拟下,当我们需要选择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样的难题。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内心里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迟迟无法做决定?

首先,对要选择的选项不够了解。

接纳不确定,克服你的选择困难症

比如你要买笔记本电脑,当你打开网页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品牌和样子可以选择。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很难确定哪一个才是你想要的,你需要的。你就需要一一去了解他们配置、性价比、外观样式什么的。

这就是我们在做选择时遇到的第一个困境:信息的不对称性,我们对要选择的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看透了一切,更多的是在比较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了解,而且了解到的多是鱼龙混杂,不能辨别真伪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出一个好的选择,确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而我们本身对未知的事情就有隐隐的担心很恐惧,担心自己买回来又不喜欢,担心买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等等。

其次,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选择之所以艰难,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情况、不熟悉,而是因为对你而言,每一个选项的得失都势均力敌。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很难分清楚哪个优势更大,哪个更好的时候,你也不容易做出决定。

就像很多女孩的衣柜里有各式各样的衣服,每天出门时都会很纠结,我今天到底穿哪一件呢?每一件都有特点,但又都或多或少有些不足。选择哪件都不满意,但是我们恰恰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一点: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三,对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

其中最大的一个误会就是,我们在选择时孜孜追求的是客观条件最好的那个,但是在判断结果好坏的时候靠的仅仅是主观上的感受。

所以看似客观的挑选,其实是主观在影响我们的判断。

最后,在选择时,我们常不知不觉中赋予了这个选择过多的意义。

比如有的人之所以迟迟不敢做出选择,是因为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看起来很蠢。这些人在选择后常常感到后悔、自责、并不自觉的进行自我否定。

这时的选择与其说是在追求满足感,不如说是在回避后悔和恐惧感。

当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时,就会不断纠结,并拖延做决定的时间,而问题总会有需要面对的那一刻。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纠结轻的人只能草草做出一个选择,无比纠结的人则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状。不管是哪种,这样的选择过程确实让人不舒服。

02

如何避免在选择中纠结?

首先,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不喜欢不确定的东西,不了解的事情让我们感觉迷茫,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未知的过程,不确定性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承认、接受和习惯它。

选择,就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有点难度,但是通过征服这种难度,我们也会有另外一种收获:掌控感。

所以我们过度担心自己选择的后果的时候,就会变得谨小慎微,无法顺利做出决定。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后果的不如意,其实选择往往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接纳不确定,克服你的选择困难症

其次,以“满意”而非完美为标准进行选择。

从“完美”标准到“满意”标准带来的是思维的转变。“完美”标准让我们带着批判去寻找选项的缺陷,而满意标准会让我们带着欣赏看待选择的优点。它能帮我们克服选择的焦虑,在选择中更心平气和。

如果我们只关注到自己喜欢的方面,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去不断找寻自己选择之后的不如意,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对选择的结果满意。不再越想越不舒服,因为每件事物都总有让我们感到喜欢的部分和不喜欢的部分。

第三,在各个选项之间纠结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想想,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好不好是一回事,需不需要又是另一回事,只有你当下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给你真正的满足感。

所以当我们选择了不需要的东西时,通常我们就会对选择不满意,对选择的不满意又会让我们质疑自己的选择能力。所以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能更好的做出选择。

第四,选择仅仅是一种选择,它不能证明什么,尤其是不能证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选的不够好,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下次进步一点点就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更没有必要因此而自我否定。

最后,想告诉大家,其实每一次选择的后果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严重,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选择,接纳选择之后的后果,我们的选择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因为每一个选择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是你当时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选择困难症如何办?患者应该怎么克服呢
选择困难症如何办?患者应该怎么克服呢
在生活中,大家买东西的时候,或者是在淘宝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也是会进行比较,但是发现比较完以后,就不知道自己应该选哪一种?在选择上出现了困难,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选择困难症,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样改正呢?想要克服选择恐惧症,患者应该怎样做呢?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一、别太在意自己...[详细]
发布于 2021-09-07

最新推荐

第五人格如何验号
第五人格验号主要通过检查账号安全状态、角色数据完整性和交易记录真实性等方式进行。游戏账号交易前需重点验证绑定信息是否可修改,包括手机号、邮箱及实名认证状态。角色数据需核对时装数量、角色解锁程度、段位历史等核心指标,可通过游戏内个人主页及战绩...[详细]
2025-07-03 10:08
测一测你以后的样子
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趣味工具帮助人们探索潜在的性格特征或未来可能性,但无法准确预测个人未来的具体样貌或发展轨迹。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通过分析当前行为模式、价值观或情绪倾向,推测可能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心理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详细]
2025-07-03 08:25
大五人格五个因素
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归纳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核心因素。这一模型通过量化评估个体在五个维度的表现,帮助理解人格差异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一、开放性开放性反映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和创造力水平。高分者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详细]
2025-07-03 08:00
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份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大致推测个体未来可能发展的身份倾向,常见的潜在身份类型有职业型、家庭型、创造型、服务型、自由型等。测试结果受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需结合现实条件理性看待。1、职业型职业型身份以专业能力和社会角色为核心,表...[详细]
2025-07-03 06:17
npd是精神病吗
npd是精神病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障碍范畴,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我中心、缺乏共情、需要持续赞美等特征,通常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认知,对无限成功和权力的幻想,...[详细]
2025-07-03 05:51
测一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测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自身性格、兴趣与能力的匹配方向,但具体职业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常见的职业测评维度主要有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优势、价值观倾向、工作环境偏好五种。一、职业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详细]
2025-07-02 16:34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强适应性和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质包括开放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性人格能够显...[详细]
2025-07-02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