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你的焦虑,也许正是你的机遇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好的焦虑是进步之源,

你的焦虑,也许正是你的机遇

坏的焦虑会把你推向深渊,

你的焦虑,也许正是你的机遇

临界线在于,你选择了快速解决,

还是细水长流。

· 01 ·

哪怕再自律的人,都有可能被焦虑打败过。

焦虑介于希望和失望之间、边缘与中心之间、开心与忧伤之间,它像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病症,不够致命,却能让人每天都心慌意乱。

手握保温杯的中年人,在朋友圈刷屏养蛙的单身男女,与假装看破红尘一切随缘的佛系青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逃离焦虑。

而且,平日里的焦虑一到年底就会呈指数倍地放大:相恋三年无房无车的男友要不要见父母?拿完年终奖要不要换个薪水更高的行业?结婚第三年要不要备孕生娃?

而我妈打电话的频率也比平时翻了倍:“谈男朋友了吗?涨工资了吗?什么时候回老家?”问题犹如三座大山,把我这个本想顺其自然的佛系女青年吓得不轻。

我今年25岁,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没有房子车子,没有男朋友,只有一点点寒酸的存款。听起来好像丧得不得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描述,又会有新的场景:

我才25岁,正是智识和经验都在积累的青年时期;我身体还好,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无拘无束;银行卡里的存款能略微维持住我的安全感,一切都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每天早上醒来,都有一个妙不可言的未来在等我解锁。

· 02 ·

如果不是有焦虑的时刻,一味埋头向前的话,我们很容易忽视掉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时候,物质回馈会取代初心,一时间的名利会让我们跑偏,甚至于过多的输出让我们真的以为自己可以被称为人生导师。

焦虑的背面,是我们对自己的犹疑。而在犹疑中,我们才能有机会去平衡当下的心态和能力,想清楚未来想走的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我写不下去稿子的时候,就从书架上随便抽出一本书来,读到哪里是哪里,没有了目的,反而更容易欣赏到沿途的风景。

让你越变越强的,不是你对目的有多执着,而是你的能力和心态有多平衡。

跟一位好友吐槽,他常常会回复我一句话:“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写不出来就等等,还能憋死不成。”

那天,我重读了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内容是一个年轻的正在服兵役的诗人怀着虔诚的心给当时的大文豪诗人里尔克寄了自己的作品,并寻求里尔克的建议。没想到里尔克与他的通信竟然持续了多年,10多封信中,把写作的意义、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无力时刻、如何与寂寞相处写得温暖熨帖。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此时,此地,此身,其实细细追究回溯,我们的成长并非毫无痕迹,而是隐秘在每个日出日落的小日子里。在一次次的焦虑后驻足观望,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

· 03 ·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曾如此写道。

一个“早”字,仿佛甩不掉的小怪兽,追赶在每个人的身后,让人向前,让人自律,让人提高效率。

大多时候你焦虑的是别人得到的东西,转而想着,我能不能得到什么?可是很难有人想到,我能不能像别人一样给予什么?太注重于“得”,总会让我们忽视别人付出过什么,也很难从别人的成长路径中获得些许经验。

其实,焦虑不可怕,任由焦虑发酵,而不去审视内在的需求才可怕。好的焦虑是进步之源,坏的焦虑会把你推向深渊,临界线在于,你是选择了快速解决,还是细水长流。

焦虑的那一刻,不妨告诉自己:或许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呢?接受自己会是一个平凡的人,然后再去想自己的优势,列出自己的年度目标,能完成的,努力去做;注定完不成的,合理修订目标。

人人都在焦虑之中,重要的是学会带着焦虑,按照自己的节奏活下去。即便是最焦虑的时刻,也要做好两件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学会和时间做朋友,跟平凡的自己和解。

你的焦虑,也许正是你的机遇

许多人都喜欢这样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心镜无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失去手机就焦虑 也许是病了
失去手机就焦虑 也许是病了
走在路上,突然摸不到手机,是否一时觉得自己与全世界失去联系,开始焦虑?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也许你已经无形中染上了「手机分离焦虑症」(Nomophobia),这是一个21世纪的新名词,用来表示一个人手机成瘾,当无法使用手机或任何智能型装置时,开始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纽约州立大学奥...[详细]
发布于 2021-11-27

最新推荐

聪明的领导如何对待下属
聪明的领导通常通过尊重信任、合理授权、有效沟通、公平激励和持续培养等方式对待下属,既能提升团队效率,也能促进下属成长。一、尊重信任尊重是领导力的基础。聪明的领导会重视下属的独立人格与专业能力,避免公开批评或贬低。通过倾听意见、采纳合理建议,...[详细]
2025-08-17 16:10
聪明的老实人是怎样的
聪明的老实人通常指兼具诚实品质与高情商的个体,能在保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识别他人情绪和需求。他们选择用真诚的方式表达观点,但会通过调整沟通策略来提升信息接受度。比如面对冲突时,他们既不会违心附和...[详细]
2025-08-17 14:31
聪明的老板怎么对待员工
聪明的老板通常会通过尊重员工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提供发展机会、营造积极氛围和公平分配资源等方式管理团队。1、尊重需求重视员工个体差异,关注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避免过度加班文化,主动了解不同岗位的生理心理负荷,例如为技术岗提供护眼设备,为客服岗...[详细]
2025-08-17 12:51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揭示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度亲密,才能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刺猬原理源自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描述一群刺猬在寒冷中试图靠近取暖,却因身上尖刺互相伤害,最终找到既能取暖又不被刺伤的最佳距离。这...[详细]
2025-08-17 11:12
刺猬性格一般人驾驭不了吗
刺猬性格的人并非完全无法被他人理解和相处,但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包容度和沟通技巧。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敏感多疑、情感内敛等特征,容易在社交中产生距离感。刺猬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成长经历中的创伤或长期缺乏安全感有关。他们可能经历过被...[详细]
2025-08-17 09:33
刺猬型人格有多可怕
刺猬型人格并不一定可怕,但可能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刺猬型人格通常表现为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内心敏感多疑,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与童年经历、心理创伤或长期压力有关。刺猬型人格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详细]
2025-08-17 07:53
刺猬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刺猬型人格是一种以敏感防御、情感疏离为核心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式,常表现为外在冷漠与内在脆弱的矛盾状态。这类人格的形成可能与早期情感忽视、创伤经历、高敏感特质、社交挫折、防御机制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1、敏感防御刺猬型人格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习惯...[详细]
2025-08-17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