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抑郁症患者该去找心理治疗师还是想办法自愈?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抑郁症患者该去找心理治疗师还是想办法自愈?

抑郁症一定要去医院吗?

答: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首先要知道抑郁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情不好或情绪不好,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遇到压力,产生情绪低落,也许过两天就好了,或者事情解决了,压力没有了,心情就好了,这是抑郁情绪而不是抑郁症。

有的事情拖延时间比较久,或者压力源一直存在,也许心情一直不好,但是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也不是抑郁症,而是压力下的情绪反应。

其次,抑郁症是有明确诊断标准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需要精神专科医生才能明确诊断,而不是自己在网上看看资料,做做心理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SDS),仅仅是因为得分高就把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是抑郁症或者怀疑身边亲友、同学是抑郁症,一定想办法就医诊断而不是给自己贴标签,以免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这个问题前提不存在,抑郁症只有在医院诊断才是抑郁症,自己诊断的“抑郁症”不一定是抑郁症。

02

抑郁症不能自愈吗?

答:

如果真的是很严重的抑郁症而又没有或者不敢去医院,会不会自愈呢?当然可能会自愈,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很低,就诊率更低,不到10%。也就是90%抑郁症患者都没有就诊。这些人是不是都没有痊愈呢?当然不是。关键是,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自杀。因此,不能为了自愈而冒自杀风险。早诊断早治疗,会减少痛苦,缩短疗程。

03

有没有可以提前发现的症状?

答:

国内主要采用ICD-10诊断抑郁症,抑郁症通常具有:

抑郁症患者该去找心理治疗师还是想办法自愈?

1、心境低落,

2、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3、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

抑郁症患者该去找心理治疗师还是想办法自愈?

还有其他常见的症状是:

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2、自我评价降低;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6、睡眠障碍;

7、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除上述症状外,抑郁症还有一些“周边症状”。如头痛、头晕、腹胀、心悸、身体疼痛等躯体症状。因此一些查不出生理原因的躯体症状也应该考虑是否有抑郁症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04

什么程度就一定要去医院了?

答: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去呢?当痛苦程度很高,经常出现自杀想法,甚至有了自杀计划或冲动,一定要及时求助。如果发现身边有亲友言语、行为或情绪表露出自杀意念(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没希望了、自责内疚、自罪观念)或做出异常举动(如告别、把珍藏送人、给亲友写遗书、自伤、自杀企图等)一定要及时送医就诊。

另外,当出现严重早醒、入睡困难、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社会退缩、离群索居等,也需要就医。

作者祝卓宏

作者简介:

李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1493人入驻年限7.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抑郁症怎么心理治疗
抑郁症怎么心理治疗
抑郁症伴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竞争的环境以及人们需要承担的复杂责任而越来越普遍。抑郁症患者会感受到失去所有的美好,缺乏活力和动力去完成日常任务或是享受生活,这对他们的身心都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详细]
发布于 2023-06-24

最新推荐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可能出于个人性格内向、社交恐惧、时间精力有限、文化差异或过往负面经历等原因。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属于正常选择,但长期缺乏社交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1、性格内向内向性格者通常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详细]
2025-08-21 16:10
从合照姿势看出两人关系
合照姿势能反映两人关系的亲密度和互动模式,常见表现有并肩站立、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身体倾斜角度、面部表情同步度等。亲密关系往往呈现更多自然接触和协调性动作,而疏远关系则可能保持明显距离感。1、并肩站立标准社交距离的并肩站立常见于普通朋友或同...[详细]
2025-08-21 14:31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行为表现、规则意识建立以及价值观念传递是观察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关键维度。一、亲子互动模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体现教养风格。民主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能流畅表...[详细]
2025-08-21 12:51
从多人合照看出关系
从多人合照中观察人物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间接推测人际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多人合照中的人际关系线索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层面。当两人站姿自然贴近、肩膀或手臂有轻微接触时,通常存在较亲密的社会联结。头部倾向对方、身体朝向形成封...[详细]
2025-08-21 11:12
从此关上心门不再为谁开启
长期封闭内心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由情感创伤、社交恐惧、抑郁倾向、人格特质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过度心理封闭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情感创伤重大情感挫折如失恋、背叛或亲人离世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性封闭...[详细]
2025-08-21 09:33
从吃饭看一个人的修养
从吃饭习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用餐礼仪、食物选择、进食速度、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以及餐桌情绪管理五个方面。一、用餐礼仪规范的用餐礼仪是修养的直接体现。使用餐具时动作轻缓不发出碰撞声,咀嚼时不张嘴发出声响,夹菜时避开他人正在取用...[详细]
2025-08-21 07:53
从不主动的女生值得追吗
从不主动的女生是否值得追求取决于她的性格特质和双方互动模式。有些女性天性内敛但情感真挚,有些则可能缺乏兴趣或存在回避倾向。被动型人格的女生往往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谨慎和慢热,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这类人群通常对感情态度认真,一旦确定关系会表现...[详细]
2025-08-21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