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飞越疯人院》与“被精神病”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七十年代拍摄的优秀影片,该片获得1975年奥斯卡奖的5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在奥斯卡奖历史上,自1934年以来尚属首次。

《飞越疯人院》与“被精神病”

这部影片通过一个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最后还是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故事,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由于该片导演是60年代末从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米洛斯.福尔曼,因此一些评论家认为《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另一些评论家认为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因为在精神病外科刚发展起来的50年代,美国确实曾经对患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强制执行“脑前额叶切除手术”。

切除脑前额叶的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精神病人的情绪让他们成为温顺的白痴,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可怕的并发症,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个人自由权利赤裸裸的剥夺。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这项手术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也许也是《飞越疯人院》获奖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西文国家对精神病收治不断进行改革,例如:1978年以后,意大利逐步关闭了全国几乎所有精神专科医院,当时改革派的理由正是,“精神病院不仅将病人拒于人类生活之外,而且在制造新型的精神苦难。”他们后来所建立的,是一个依靠社会精神病服务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依靠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体系。

联合国大会1991年12月17日第46/119号决议,通过《保护精神病患者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规定,“每个患者应有权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并且得到最少限制性或侵扰性而符合其健康需要和保护他人人身安全需要的治疗。”

1996年世界精神病学会通过的《马德里宣言》,是适用于世界范围的精神科医师的工作伦理标准。其中,就治疗而言,宣言确立了“治疗必须始终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的职业伦理。

相对而言,中国关于精神病立法还远没有与国际接轨。历史学家杨念群称,在传统中国,“疯癫禁闭的最终目的都是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角度出发而实施的,与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治疗无关。”1689年,清政府曾颁布律令,界定了疯人亲属、地方系统和官方的责任。清律中首先规定如家庭中出现疯子必须立即向地方申报,同时需承担起禁闭的责任。律令中规定:“疯病之人,如家有严密房屋可以锁锢的,当亲属可以管束,及妇女患疯者,俱报官,交与亲属看守。”地方官甚至被勒令“亲发锁铐”,配合家庭的禁闭行动,如果亲属锁禁不严,致有杀-人者,则会对亲属严加治罪。

黄雪涛2008年主笔撰写的《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其中列举了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的八宗罪,前四条均与强制收治有关,包括“强制收治没有门槛,包括轻微精神病人、疑似精神病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被收治”“强制收治没有程序规范,医院可以在从未见过当事人、从未作出诊断的情况下,派人将当事人用‘绑架’的方式收治”“否认个人拒绝住院的权利”“不经法定程序推定监护人”。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多起“被精神病”案件中,多数属于此类情形。如因为家庭纠纷,母亲将女儿送入精神病院;因为经济利益,妻子将丈夫送入精神病院;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将上访者送入精神病院等。在精神病院还实行着一条多年的不成文规定——“谁送来谁领走”,因此,即使过后医生诊断患者已经无精神病性症状,可以出院,但是只要当初将人送入方不同意,“病人”就不能轻易离开。

“被精神病”者,无一例外在进入精神病院的第一天会受到严重的精神伤害。

2007年被亲哥哥送入精神病院的“被精神病者”甘国辉,在博客中详细记载了他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的当天,那种压抑、惊恐、度日如年的感觉:“容不得我思考,病床前已有七八个穿白大褂的人将我围住,分不清是医生还是病人。反抗,已经是毫无意义的,刚一躺下,四肢即被按住,膝盖压上我身体,出于本能,我的四肢开始收缩发力,但七八人围住我,他们的目光或严厉、或凶狠、或欲得之而后快。后来我才知道,除了护士,这里面好几个都是病人很快,我的双腿分开呈八字绑在床尾,双手绑在床的两侧。完全固定住四肢后,手机、家门钥匙、衣服、鞋子都被悉数搜走。我已经彻底丧失了抵抗的能力,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被精神病”者不但可能遭受精神伤害,甚至可能被危害生命。

2008年底,山东莱芜一位叫王修英的妇女因突发精神异常现象。其家人于当年12月7日晚,将她送入莱芜市精神病医院接受诊治。12月15日,王修英的家人接到院方电话通知,称病人被转入莱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当天,王修英死亡。事后确证,精神病医院对王修英存在使用暴力手段等治疗不当行为。

文明社会需要法制来保障,精神病收治工作也不应当例外。令人欣慰的是1985年由卫生部曾经主持开始起草中国的《精神卫生法》,但是想不到的是26年来,这部法案在立法的路上仍然步履蹒跚,不知何时能到达终点。然而2011年6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深圳传播。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特区心理卫生条例(草案)》,将立法严防“被精神病”。许多媒体强调了深圳精神病立法的破冰意义,指出在“精神病”屡被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地方立法在保护公民权利,阻断权力与利益陷害方面的突破,是最值得肯定的,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对于多年呼之不出的国家《精神卫生法》将具有推动意义。

《飞越疯人院》与“被精神病”

《飞越疯人院》中墨菲在搬那个水槽失败后说:我至少试了。在电影最后,酋长搬动了那个水槽,打破窗户,逃了出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历史的车轮正是在许许多多虽然知道可能失败但仍然不懈努力的先驱者推动下前进的。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破窗而出的勇气和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

《飞越疯人院》与“被精神病”郭巨光已帮助过344人入驻年限8.8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的治疗都有哪些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的治疗都有哪些
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常见的就是精神分裂以及偏执性精神病,患病之后思维会出现明显的破裂,情感方面也会存在着障碍,具体的表现是淡漠。另外还会出现梦想和幻觉。对正常的工...[详细]
发布于 2021-12-02

最新推荐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紧张
缓解压力和紧张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燕麦、深海鱼、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一、食物1、香蕉香蕉富含色氨酸...[详细]
2025-11-28 16:10
心智包括哪些方面
心智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情绪调节、意志行为、社会功能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涉及信息处理的核心功能,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记忆存储与提取效率、逻辑推理水平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个体通过感知系统接收外部刺激后,大脑会进...[详细]
2025-11-28 15:45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详细]
2025-11-28 14:06
掩护细菌的“防空洞”——前列腺炎
近一年多来,除尿痛外,还出现排尿困难,尿拉不干净,小腹及大腿常出现一阵阵疼痛或发热,小便后或大便时常有白色黏液自尿道流出,性欲明显下降,失眠多梦,精神压力非常大患者焦急地问:“医生,我的性病为什么治不好?”检查时我发现,他的...[详细]
2020-11-30 11:53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深海鱼、坚果、全谷物、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环酮、劳拉西泮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详细]
2025-11-28 12:02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和行为上表现出持续创新倾向的心理特质,通常具备开放性、冒险性、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特征。这类人格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相关。1、开放性开放性高的个体对新鲜事物...[详细]
2025-11-28 11:37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深海鱼、燕麦、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劳拉西泮、丁螺环酮、氟西汀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详细]
2025-11-28 09:5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