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控制焦虑情绪,做好这5件事!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焦虑是否让你犹豫不决和怀疑自己?

控制焦虑情绪,做好这5件事!

当你想要开始一个新项目或是进入一个你陌生的群体时,你是否感觉七上八下或是带着些许惶恐?

你是否油然而生很多藉口让自己不去做那些或许有趣或者有益的带有风险的活动?比如:加入一个登山俱乐部或志愿组织,在网上登记你的约会记录,开始健身,开一个博客或是把你的爱好做成小事业?

你是否已经琢磨了千百遍但终究还是在原地踏步?

如果你是上面描述的这个样子,焦虑与过分谨慎也许在妨碍着你,阻止你追逐你的理想和更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

逃避是本能的,也让你更加不自信,只有行动起来,创造一个良性循环才能自然而然地帮你缓解焦虑。

控制焦虑情绪,做好这5件事!

但是从哪里开始呢?

以下有5个策略提供一个完整线路图指导你前进和迈开向往的新生活的第一步。

一、不要坐等你的焦虑自行退去

你的焦虑象是你性情中固定的一部分,并且不会自行消失。

我们的大脑是本能的不喜欢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改变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就是天生容易焦虑的。

然而,当你虽有焦虑而依然前行并最终成功后,你的脑里自动会将这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值降低。

假以时日,你会建立一种自我能力的定位,你会开始视自己为一个即使在感觉焦虑时也是有行动力并且成功的人。

二、设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

我们不都是全部要做律师,或是朋友如云或是马拉松健将,或是超级苗条或是家住豪宅。

焦虑让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天赋,可爱或是有能力,但是当你想迈步前行时,如果你不能真正的认清自己,你可能会象做朋友或邻居一样的设立一个目标-----只是去做那些正常社交性的或是别人预想中你应该做的事情。

这样是很难保持全心全意的迈向艰难的长远的,特别是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对行动充满热情。

与其想什么是你应该要做的不如看看内心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也许你是个有创造力的人或者想去旅游,平衡生活,健康生活或者找一个陪护对象。无论是什么,找出最简单的一种开始。明确列出你的目标:我下周要散步三次每次20分钟。

你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你要更倾向于本能来引导去完成你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讨好别人。

三、相信过程

象MartinLuther King Jr.说的:“信念是踏上第一步台阶,即便你看不清整个楼梯。”

但是即使你没有信念去开始,你一旦开始迈出第一步,信念便会随之而来。

你行动越多,你越觉得你更有成功的可能。随之开始相信自己,相信过程和周围的一切。

我经常自己不知所云地开始写博客,我知道如果我有心去帮助读者和分享信息那么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很多作家会告诉你,一旦开始写作,文思自会形成,你的“大作”慢慢就会成型,焦虑自会消失,只剩下你要说的故事或你想要表达的观点的真正热情。

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开始一份新工作,开始一个项目,找寻一段新关系等等也是一样的道理。

四、遏制灾难化

焦虑的人们往往聚焦在什么可能出错,以及如果他们因为冒险得到负面结果这种错误会有多严重上面。

如果你和一个人约会,发现那个人是个混蛋或是个再也不联系你的好家伙?如果你投资了一个新项目却没有回报,或者你申请一份工作却杳无音信?如果你因为自己很惨换了工作却发现更糟?

诚然你不想要这些结果,但它们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你是否能克服它们呢?

你是否拥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呢?

或是你可以换个方法再试一次,我打赌你可以的。

控制焦虑情绪,做好这5件事!

焦虑使你高估了行动的风险但深陷泥潭是否更糟呢?你可能会最终后悔没有为追逐梦想做点什么?

五、鼓励自己而不是批评自己

追求梦想是艰难的,你会在沿途不可避免地面对障碍和挫折。但是你不必每次在你 尝试却没有得到完美结果时来打击自己,这只会让这些困难变得更大。

生命中许多重要的结果都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或者说是有不确定性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做什么,但不能控制市场力量或别人的决定。

可能你为自己发声却遭受批评驳斥,但你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们大脑自动会走向消极,因为它们是注重保护形的而不是注重拓展形的。

要克服这个偏差,你必须要刻意地注重积极的一面。

鼓励自己去冒险,直面自己的困境,真的很想蜷缩在家里的沙发上还也能坚持出去走一走,所以要表扬自己每一分努力,让自己依旧充满干劲。

完全消除焦虑是不太可能的,尽管你会焦虑但你能选择去行动,争取建设性的方法。

慢慢建立起韧性和自信并且为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开启无限的可能。这不容易但却的确值得努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学会控制焦虑情绪 做好这5件事解放自我
学会控制焦虑情绪 做好这5件事解放自我
焦虑是否让你犹豫不决和怀疑自己?当你想要开始一个新项目或是进入一个你陌生的群体时,你是否感觉七上八下或是带着些许惶恐?你是否油然而生很多藉口让自己不去做那些或许有趣或者有益的带有风险的活动?比如:加入一个登山俱乐部或志愿组织,在网上登记你的约会记录,开始健身,开一个博客或是把你的...[详细]
发布于 2022-01-18

最新推荐

刺猬法则之距离产生美
刺猬法则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有助于维持和谐关系,过近或过远均可能引发矛盾。这一心理学概念源于叔本华的寓言,强调边界感对情感联结的平衡作用。一、边界保护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当他人过度侵入私人空间时,个体会产生防御反应,表...[详细]
2025-08-11 15:45
刺猬法则在管理学的运用
刺猬法则在管理学中主要用于指导人际距离的平衡,通过保持适度距离提升团队效率。这一法则的核心应用场景包括领导与下属关系、团队协作、冲突管理、员工激励以及企业文化塑造。一、领导与下属关系管理者需要与下属保持专业且友好的距离,既不过度干涉日常事务...[详细]
2025-08-11 14:06
刺猬法则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的社交距离
刺猬法则揭示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的重要性,适度的社交距离有助于减少摩擦并维持关系和谐。社交距离的调整需考虑亲密程度、文化背景、性格差异、情境需求和心理舒适度五个核心因素。一、亲密程度关系亲密度直接影响双方可接受的物理与心理距离。家人或伴...[详细]
2025-08-11 12:26
刺猬法则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
刺猬法则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有助于维持和谐关系,距离过近或过远都可能引发矛盾。这一心理学概念源自叔本华的寓言,强调人际边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空间距离、情感投入、隐私保护、需求表达和冲突处理五个维度。一、空间距离物理空间的适度分隔能减...[详细]
2025-08-11 10:47
刺猬法则有什么含义
刺猬法则是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的心理现象,源于叔本华寓言中刺猬取暖的比喻。这一法则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的边界需求,主要有心理安全需求、独立人格保护、关系可持续性、冲突缓冲机制、情感舒适度调节五个核心含义。一、心理安全需求当个体与他人距离过近...[详细]
2025-08-11 09:08
刺猬法则体现的哲理
刺猬法则体现的哲理是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既避免孤独又防止相互伤害。这一概念源自叔本华的寓言,揭示亲密关系中的边界平衡。1、心理距离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心理安全空间的建立。当个体距离过近时,可能产生被侵犯感或压力;距离过远则导致情感...[详细]
2025-08-11 07:28
刺猬法则说明了什么
刺猬法则说明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的心理边界需求。这一心理学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通过刺猬在寒冷中取暖的比喻,形象描述了人类在情感联结与自我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1、心理边界保护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强调每个人都...[详细]
2025-08-11 05:4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