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赶走焦虑症:你总在担心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赶走焦虑症:你总在担心什么?

焦虑案例

小赵今年30出头,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与绝大部分80后一样,他一直喜欢向多数人看齐。几年前他与家人咬牙贷款买了房,房贷还未还清,眼见身边好友、同事都有了“私家车”,他又开始焦虑起车子的问题。为了让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生活,他在外兼职,天天忙到天昏地暗,辛苦打拼下来的钱还了房贷,也终于买了一辆不算好但也不坏的车,然而环顾四周,好友又已经着手买第二套房,生第二个孩子。

赶走焦虑症:你总在担心什么?

他与心理咨询师说话时语速很快,期间不停地一次次举杯喝水,谈到目前的“焦虑”情绪,他这样说道:“我觉得自己快乐不起来,我担心很多事情,害怕明天,害怕未来,害怕失去工作,甚至害怕有一天自己和家人得重病……”

适度忧虑对工作有好处许多人无法正常区分“忧虑”与“焦虑”。其实,一般的“忧虑”不用担心,因为我们人人都会经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适度“忧虑”在工作中并非坏事,甚至有许多人认为,与适度忧虑者共事是件非常幸运的事。他们工作认真仔细且非常投入,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将工作的失误率降到最低。

“忧虑”常常有这3个特征:

1、和日常生活相关。比如,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没有足够的钱,对未来不确定等等。

2、常是慢性的,轻微的,不影响各种日常活动。

3、不伴有明显的身体征兆(如长期的疲乏、肌肉紧张等)。

焦虑”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度的“忧虑”而导致的,它一般有这4种特殊性:

1、常常会伴随“恐惧”、“害怕”,甚至是“强迫”想法或行为,比如不停地洗手,过一会儿就要看看水龙头关了没有。

2、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过于有序、整洁、守纪,这些都会诱发强迫症的危险。

3、焦虑的家长会把恐惧症的行为渗透到孩子身上,因而让孩子产生害怕被关禁闭,害怕生病、害怕动物的焦虑。

4、筋疲力尽,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件都持续地担心,甚至会伴随身体反应:如失眠、肌肉紧张(疼痛)、焦虑躯化(皮疹、结肠炎)、惊跳反应(心跳)等,那么你就要高度注意了。

02

我们为什么“焦虑

“焦虑”的根源在哪?它与哪些因素相关呢?其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并不像恐惧、愤怒、悲伤那样是单一的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综合性情绪,与性格、环境、家庭等因素关系密切,甚至受饮食营养等间接影响,还可能与脑生理机能的改变有关。了解焦虑形成的根源,才能帮助我们改变对待焦虑的态度,不再预支痛苦。

根源一:喜欢关心“未来的事”

首先,“焦虑”不同于“抑郁”。抑郁通常指向过去,而焦虑指向未来。容易焦虑的人关注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会发生的,带有不确定性的事情。“如果我考研,就会更难嫁人,因为男人不喜欢比自己学历高的女性……”,“如果按原计划旅行,在旅途中撑不住怎么办?”,“如果孩子不上好的幼儿园,就不会升入重点小学,就考不上好中学……”诸如此类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的想法,都是源于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

赶走焦虑症:你总在担心什么?

根源二:“自我实现”的误区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未来”以及“自我实现”的定义做了并不恰当的注解。心理治疗师马尔泰曾这样说,“从少年时期,我们就要不时回应大人们的要求:你先要通过中学会考;长大以后,他们又一再地说:幸福就是拥有更多、更好、更贵的东西。”天长日久,这些灌输使我们失去了享受现在的能力,我们将“幸福”与“未来”、“成功”、“自我实现”挂钩,然后发现一切看起来又是那么不可掌控,“焦虑”情绪便自然而然地如影随形。

根源三:新科技、新焦虑

当下,我们享受着一切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我们同样承担了不可预测的未来带给我们的恐惧感。法国精神科医生克里斯朵夫?安德烈这样总结到,其实“我们生活的年代远不如其他的年代危险。但是很可能更让人焦虑,因为它更复杂了,因为我们更容易处于一种不可预测的、迅速的变化发展的恐慌心理之中”。每一项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新技术、新应用,都同时带来了新的焦虑。

03

对抗焦虑3步走

第一步:

很多职场人都有焦虑的情绪状态,经过对号入座,你也许觉得自己也是焦虑族的一员,为此而更加忧心忡忡。其实焦虑只是人们对于要来临的危险或问题有意识地等待,它是我们最常见的情绪之一,也是众多负性情绪中较轻的一种。用大白话来说,焦虑根本就“没什么”,先从战略上藐视它――这就对了!

第二步:

给自己提下面这几个问题,并作出回答。很多时候,当你跳出思维的框架去看待所有面对的问题,把内心的“焦虑”去具体化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答案并非你之前所想象的如此令人不安。

1我的悲观预期一定是真的吗?

2我是不是真的在自寻烦恼?

3在这种情况下,我能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第三步:

“放松”实践,能帮助你在焦虑时找到舒适感。放松之后再面对你要处理的问题,就会感到非常清醒和松弛。其实,个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方式去选择“放松”的方法,瑜伽,冥想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1深呼吸,最好是腹部深呼吸。吸气时数一,呼气时数二,用几秒钟时间注意自己的感觉。

2放松:先放松你的脚趾,然后再放松整个足部。重复一遍。

3再放松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双手、双臂、双肩、脖子、后脑、耳朵、脸、眼睛,按照此顺序依次放松一遍,大概用10~20分钟。

Tips:

以上步骤是针对未产生生理不适或“恐惧”“强迫”等情绪和行为的人适用。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的症状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赶走焦虑症 你总是担心什么?
如何赶走焦虑症 你总是担心什么?
01焦虑案例小赵今年30出头,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与绝大部分80后一样,他一直喜欢向多数人看齐。几年前他与家人咬牙贷款买了房,房贷还未还清,眼见身边好友、同事都有了“私家车”,他又开始焦虑起车子的问题。为了让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生活,他在外兼职,天天忙到天昏地暗,辛...[详细]
发布于 2022-01-26

最新推荐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话不多,活最多,加班不喊累,委屈不声张。有人说他们是“好同事”“好员工”,但真实的结局往往是:升职无份,功劳被抢,背锅常客。越是老实,越是忍让,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不是善良出...[详细]
2025-04-21 17:14
婚外情男人走心表现
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行为异常和对原配关系的疏远,这些表现通常源于情感需求、婚姻问题或个人心理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咨询和个人成长来应对。1、情感投入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之一是对婚外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他...[详细]
2025-04-18 22:40
婚外情可以原谅吗
婚外情是否可以原谅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意愿、关系的修复能力以及事件对彼此的影响。婚外情的发生通常涉及信任破裂、情感疏离、沟通不畅等因素,修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包括坦诚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重建信任。1、婚外情的原因可能包括情感需求...[详细]
2025-04-18 22:37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这一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情感疏离、婚姻关系破裂以及个人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情感咨询、法律程序和心理调适,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情感疏离是导致出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婚姻中,双方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或沟通不畅...[详细]
2025-04-18 22:29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自我观察、情绪记录和心理测试是常用的方法。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源于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事件,及时调整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1、自我观察是了解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思维...[详细]
2025-04-18 22:12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分析婚姻中的问题来评估关系状况。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沟通、信任、情感需求、价值观差异等。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的可能性。1...[详细]
2025-04-18 22:09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可能导致母亲陷入抑郁状态,这种抑郁通常源于情感创伤、信任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失衡。应对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家庭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帮助母亲逐步恢复心理健康。1、情感创伤:父亲出轨对母亲的情感打击巨大,可能导致她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愤怒和悲伤。...[详细]
2025-04-18 21:3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