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大学生要走出“不良竞争心理”阴影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走近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让人不无忧虑地发现:随着竞争压力的日趋沉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病态的“不良竞争”心理和行为,结果伤害了他们自身,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其中折射出的深层次社会心理原因值得反思。

大学生要走出“不良竞争心理”阴影

投机型竞争心理

一些高校女生中出现了“待嫁族”,她们一边读书,一边找老公,以便毕业后获得较高的生活起点,有的甚至在校期间就进出各种婚姻介绍所;少数男大学生“傍富婆”现象也有所抬头。除利用“自身资源”外,通过走后门、托关系、送礼金等手段参与竞争,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已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希望借助各种不正当手段参与竞争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对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缺乏判断,盲目模仿。试想,一个失去自我、失去自尊的人怎么可能幸福呢?

大学生要走出“不良竞争心理”阴影

嫉妒型竞争心理

重庆某大学学生赵某常有撕毁校园招聘广告的举动。他坦承:“除了我谁也不配得到这个兼职,即使我做不了,别人也休想得到!”他很不在乎地说,如今隐瞒考研信息、封锁招聘信息,甚至故意传播一些假信息的情况在大学生中日渐增多。心理专家认为,嫉妒是在与他人竞争中害怕己不如人而产生的消极心理,这种人内心极不安全,害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敏感多疑,甚至走极端,常常是害人害己。某大学一同学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却总是害怕被别人超过,经常在考试前把宿舍同学的衣服剪破、东西弄坏、撕掉笔记,在宿舍内制造恐怖气氛,让同学不能安心学习。

攻击型竞争心理

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表面上自负,其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在竞争中一旦失败,他们往往把过错全推给别人,采取报复处理方式,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浙江某学校毕业生周某,报名参加区公开招聘公务员考试后,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他冲进负责招考的人事部门,向在场的干部拔刀就刺,结果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惨剧。

自残型竞争心理

现在许多大学生的理想是将来成为公司经理、机关领导,获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现实中又难于立即实现。一些大学生因失落、无望、绝望,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一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如是说:“我那么辛苦地读书,终于爬到了象牙塔的顶端。在人家的眼中,我是最优秀的,可是我却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扭曲的“高峰体验”往往导致悲剧发生。重庆某大学一位研究生,听说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找工作十分不理想,与自己的期望值差距太远,再加之检查出身体有病,受不了别人的议论,跳楼自杀。

专家提醒:许多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存在严重的社会、学习二元教育结构失衡,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小的时候学生就被教导在社会的竞争上要谦让,甚至还要有意识地回避各种社会竞争,就像一些小孩一有与伙伴游戏的念头,就会被父母呵斥得无影无踪;相反在学业上,孩子又被要求一定要取得好分数、好成绩。这样一来,学生的社会竞争心理很不成熟,学习竞争心理却很强,造成了学生竞争心理结构上的严重失衡。与一些学生讨论成长经验,可以发现父母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值,但要一直保持杰出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即使环境对其评价很高,也难于改变没有自信的感觉,一旦压抑过久,就容易形成扭曲的竞争心理。再加上现在的大学教育具有“后中学时代”特征,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忍受挫折和应变等能力,而这些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必需的。

作者简介:

大学生要走出“不良竞争心理”阴影张兰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4.5万人入驻年限10.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可能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就业焦虑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1、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业要求比...[详细]
发布于 2024-12-10

最新推荐

测一测自己的异性照
通过简单的心理测试可以初步了解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特征。异性照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中的投射原理,通过分析个人对图像、颜色、场景等元素的偏好,推测潜在的性格特质和社交吸引力。1、色彩偏好测试选择喜欢的颜色组合能反映性格倾向。暖色调偏好者常被认为...[详细]
2025-07-04 08:51
大五人格有什么用
大五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人格特质的核心模型,主要包含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维度,可用于职业规划、人际关系优化、心理健康评估及个人成长指导。1、职业规划开放性高的人适合创意类工作,如艺术设计或科研领域,能快速适应新环...[详细]
2025-07-04 08:25
测一测自己的事业运
事业运可以通过职业兴趣测试、人格特质评估、职业价值观分析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影响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匹配度、职场适应力、机遇把握能力、行业发展趋势、心理韧性等。1、职业兴趣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能帮助识别六种职业倾向类型,包括现...[详细]
2025-07-04 06:42
意志和人格的关系
意志和人格是心理学中两个相互关联但独立的概念,意志通常指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人格则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内在特质的总和。一、意志对人格的影响意志力强弱直接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发展。高意志力个体更容易培养出尽责性、自律性等人格...[详细]
2025-07-04 06:17
测一测你最适合的专业
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可以初步判断个人适合的专业方向,常见的测评维度包括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倾向、价值观匹配等。专业选择需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多元智能理论等工具综合评估,同时考虑个人学科基础、职业规划、社会需求等现...[详细]
2025-07-03 17:00
强迫思维怎么缓解
强迫思维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干预、认知调整、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强迫思维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脑功能异常、性格特质、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缓解强迫思维的核心方法,通过识别和修正不合理认知来减少焦虑。暴露...[详细]
2025-07-03 16:34
测一测你最适合的职业
职业倾向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工具初步评估,常用的测评维度包括性格特质、能力优势、兴趣偏好、价值观匹配等。职业测评能帮助个体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与职业环境的适配性,但实际选择仍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1、性格特质MBTI性格类型指标从外向内...[详细]
2025-07-03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