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常做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郁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以前很多观点经常说,人之所以烦恼和痛苦,是因为欲望太多。那么,没有欲望是不是就真的没有烦恼,或者是否就可以像神话里的人物一样,因为清心寡欲而变的自由自在了呢?

常做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郁

从现实的角度说,可能不但不会好,还会让自己身陷于一种更大的困境中。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抑郁患者。而抑郁症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欲望,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无价值和无意义。所以,欲望也好,需求也好,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但也是我们生活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让自己更有活力,从而保护自己将来不受抑郁之苦呢?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预防策略。

常做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郁

1. 跑步和运动

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运动。有研究发现,相对于各种抗抑郁的药物,运动的效果会更好更健康。

比如经常跑步的人经常在运动的时候会体会到一种愉悦感,这就是因为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运动会把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大脑里的内啡肽就会分泌。内啡肽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

最好的运动量是每周至少三天,每次持续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当然,运动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跑步这一种,像游泳、骑单车、打球、有氧运动舞蹈等等都可以,只要能让我们的身体运动起来,让新陈代谢正常运作就可以。

运动能让我们的身体放松,既能帮助我们减轻对日常事务的压力,还能促进我们的睡眠,同时让我们的大脑释放出天然的抗忧郁的成分。

常做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郁

2. 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知道我们喜欢做什么,然后去做,这才是好生活。”

不管是读书也好,参加一些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活动,当我们有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的时候,会发现做这些事情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热情,另一方面会暂时的忘记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完全沉浸在一件事情当中,几乎忘记周围的一切时,就会进入一种畅快的状态,同时感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了一个叫心流的概念,意思是指当一个人将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而产生的感觉,处在心流中的人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所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当我们总是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抑郁的就能被有效的抑制。

3. 建立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经历一些负面的事件,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因此抑郁。关键之处就是我们对负面事件持什么样反应。

法国心理学家勒朱瓦耶认为,抑郁的人和健康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具体如下:

正反两种思维模式对比一览表

拥有更适应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对付一些艰难的时光,有利于我们改善心情,从而建立更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些目标

目标一方面会给我们提供方向感,另一方面,在为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这种充实和富有意义的感觉会也会改善我们的心情,显著降低我们抑郁情绪的产生。

当然,这个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以实现的。目标定的过高,难以实现的话,反而会加重我们的无助感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而不是一些模糊难以衡量的概念。比如,如果设定的目标是“我要多与人交往”就会有一些问题,因为这样的目标难以衡量,我们没有办法来判断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多。

相反,假如我们把目标设定为:每周至少参加2次和朋友们的聚会,目标就会非常清晰,效果也会更好。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

预防抑郁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感受生活中琐碎和细微的快乐。

我们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意识的带宽也是有限的,感受快乐的时间多了,负面情绪自然的产生自然就会减少,好心情是预防抑郁最好的“药方”。

实用心理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肾不好”写在了脸上!常做4件事的人惨了
“肾不好”写在了脸上!常做4件事的人惨了
肾不好的人,脸上真的会"写"出来吗?最近有位30岁的程序员发现自己的黑眼圈越来越重,皮肤也暗沉无光,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肾功能已经悄悄受损。肾脏就像身体的"污水处理厂",一旦出问题,毒素就会在体内堆积,最先遭殃的就是我们的脸![详细]
发布于 2025-06-18

最新推荐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有用吗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通常是有用的,能够帮助改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独立生活能力。成年巨婴症并非医学诊断术语,一般指心理年龄滞后于实际年龄的成年人,表现为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或情绪失控等。心理干预方式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详细]
2025-07-27 15:45
异类人聪明还是笨
异类人的智力水平不能简单用聪明或笨来定义,其认知特征往往与主流人群存在差异。这类人群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存在适应困难,主要影响因素有神经发育差异、社会化程度、特殊天赋、环境适应性、认知偏好等。一、神经发育差异部分异类人群存在...[详细]
2025-07-27 15:20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费用
成年巨婴症的心理治疗费用一般在200元到800元每小时,实际费用受到治疗方式、地区差异、医生资历、疗程长度、机构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治疗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系统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前者侧重调整患者非理性认知模式,后者需要家庭成员共...[详细]
2025-07-27 13:41
什么叫认知型孩子
认知型孩子通常指以逻辑分析、问题解决为核心认知风格的孩子,这类儿童更倾向于通过理性思考而非情感互动来理解世界。一、思维特征认知型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因果逻辑需求,习惯将事物分解为可量化的要素。这类儿童在数学、编程等需要结构化思维的领域往往展现优...[详细]
2025-07-27 13:16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方法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自我成长训练等方式干预。成年巨婴症通常与童年过度保护、人格发展停滞、社会适应障碍、情感依赖、自我认知偏差等因素相关。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不...[详细]
2025-07-27 11:37
理想型有什么特质
理想型通常具备情绪稳定、共情力强、责任感明确、边界感清晰、成长型思维等特质。这些特质能帮助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但需注意理想型并非完美模板,真实关系需要双向磨合。1、情绪稳定情绪管理能力是理想型的核心特质。具备情绪稳定性的人能理性处理冲突,不...[详细]
2025-07-27 11:12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 巨婴国二手书购买
成年巨婴症的心理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干预等方式进行,二手书巨婴国可作为辅助阅读材料帮助理解心理机制。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修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治疗重点在于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框架,训练延迟满足...[详细]
2025-07-27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