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如何识别和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胡星玥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昨天,韩国艺人崔雪莉自杀身亡的消息传出,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惋惜。与此同时,雪莉生前的一些动态被网友们再次解读,不少人认为她曾用各种方式发出过求救信号。

如何识别和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胡星玥

从这些众说纷纭的猜测中可以看出,一些网友在雪莉生前感受到了她在心理状态上的异常,并呼吁救助。可以说,人们关心自杀者生前流露的求助信号,正是因为它关乎自杀的预防和援助,关乎一个人的生命。那么,当一个成年人深陷痛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Ta会发出哪些信号?我们如果留意到了这些信息,又该做些什么?今天这篇文章便来说说,我们该如何发现并帮助一个决定自杀的成年人。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剧情——欧维是个脾气古怪的寡居老人,他在失去工作后决定自杀,以便早日离开让他不开心的生活,与亡妻在天堂重逢。为了自杀,他尝试了各种方式,然而每次都因邻居们恰巧前来叨扰而终止。在反复自杀未遂的过程中,欧维不断整理着自己的过往,并经历着邻里间朴实的人际关系带来的牵绊。电影用大量特写镜头表现了欧维决定自杀的前因后果和心路历程,使观众能够轻松地理解欧维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然而现实生活并非看电影。在真实世界中,也存在着许多想要自杀的人,他们像电影中的欧维一样,有意无意地流露着想要自杀的决定。可是,在太多的情况下,这些自杀征兆没能像电影特写一样被人们看见和读懂,那些援助自杀者的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致使自杀身亡的悲剧最终发生。目前全球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是全球15-29岁年龄组中第二大死亡原因(第一大原因是事故)。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悲剧,并对自杀者的亲友造成持久的影响。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自杀的征兆是怎样出现的,我们便有更多的机会将身边有自杀倾向的人识别出来,使及时有效的援助成为可能。

01

有自杀倾向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要想在生活中识别有自杀风险的人,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1.曾经自杀未遂

自杀未遂是自杀的第一预测因素。判断自杀未遂者是否脱离自杀风险,需要依据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评估,而非仅听自杀未遂者的“一面之词”。一些自杀未遂者不再表露与自杀有关的情绪或想法,并非因为TA不再想要自杀,而是为了使身边的人降低戒备,为再次实施自杀进行准备。

2.寻找或准备自杀工具

当你发现有人在网上搜寻与自杀有关的信息,或者想要购买绳索、农药、安眠药、木炭、煤气等物品时,当事人很可能正在为实施自杀计划做准备。

3.谈到想要自杀、毫无希望或者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这类言语的流露意味着当事人正在经历难以摆脱的心理痛苦,并且产生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TA很可能遭遇了应激事件,或是失去了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或人际关系,产生了强烈的绝望感无助感

如何识别和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胡星玥

切忌将这些话看作“矫情”或“一时想不开”,当得不到理解和帮助时,这些与自杀有关的想法,就有可能升级为自杀计划或自杀准备,乃至自杀实施。(欧维向邻居流露关于自杀的决定。)

以上3条可以说是自杀的高危表现,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了这些表现,这意味着他很可能已经有了关于自杀的明确想法,或者具体计划,甚至正在为实施自杀做准备。此时你需要高度警惕,尽快联系专业助人者以及其他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同时保证有自杀风险的当事人不会离开监护者的视线。

除此之外,以下这些表现也意味着一定的自杀风险。

4.谈到“自己是别人的负担”

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他人的负担,这背后包含了巨大的内疚感和负罪感。当这些感受过于强烈,带来的痛苦无法缓解时,当事人可能会想到用毁灭自己的方式,为他人“解决负担”,以使自己感到解脱。

5.表现出巨大的愤怒,或是想要报复

一些人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和攻击,这类自杀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敌意,为了使他人陷入痛苦,达到报复的目的,他们不惜以自杀作为武器。

6.严重的情绪不稳定,焦虑、冲动、易怒

频繁出现这些迅速、猛烈、难以预测的情绪反应,说明当事人已无法正常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当事人理性思考的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伤害自己的冲动行为。

7.变得孤僻、自我封闭,睡眠、进食突然变多或变少

这些症状通常是抑郁症或抑郁状态的外在表现,与冲动、易怒一样,当事人在这种状态下的情绪调节能力变弱,进而加重心理痛苦和自杀风险。

8.过量饮酒或过量使用药物

如何识别和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胡星玥

酗酒、服用安眠药或吸毒,是一些人面对心理痛苦或心理冲突时的反应方式,他们试图用这些方法转移注意力,回避或缓解痛苦。当这些方法不奏效,或是使情况变得更糟时,当事人可能会想要结束生命。

4~8条这些表现,尽管其代表的风险较前文中的1~3条要小一些,但同样意味着当事人正处于心理痛苦之中,并很可能产生关于自杀的想法。发现这些表现时,你需要帮助其获取专业帮助,并对其保持倾听和理解,与此同时,进一步了解其关于自杀的真实想法和态度,做好防范措施。

02

有自杀倾向的人心里正在发生什么

事实上,这些看似各不相同的表现背后,有着相似的规律,反映着决定自杀者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总结起来,一个决定自杀的人,往往正在经历以下这些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1.认知上:“没有出路、糟糕至极”

决定自杀的人会陷入自己的认知局限中,认为自己面临的困难是无法解决的,并且认定事情的走向会越来越糟糕,注定会演变为自己无法接受的结局。

在这种思维困境中,当事人真切地感受到,除了通过结束生命的方式终结痛苦,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2.情绪上:巨大的痛苦、无意义感、绝望

自杀的直接诱因是巨大的心理痛苦,当事人迫切地想要结束痛苦,得到解脱。这种痛苦可能来源于应激事件造成的不良结果,也可能来源于当事人生活中长期存在的无意义感,或是积压的负面情绪。

3.意志上: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实施

许多人的一生中都有过一闪而过的自杀念头,然而在决定自杀者的脑海中,这些念头会发展成清晰的自杀意念,进而通过酝酿变为详细的自杀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自杀计划会通过当事人的行动变为自杀准备和自杀实施。

在一些情况下,决定自杀也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一些当事人会在冲动情绪的支配下,直接实施自杀。

03

如何帮助和挽救有自杀倾向的人?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开始思考,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通过上述规律识别出了决定自杀的人,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及时而有效地挽救他们呢?下文是一些可供你参考的干预方法:

1.直接询问

大量研究证明,询问关于自杀的问题并不会增加人们关于自杀的念头及行为。相反,直接讨论关于自杀的想法,对于一些有心理痛苦的人来说,是一个表达的出口。

在生活中,当我们察觉到他人有上文所述的自杀征兆时,我们可以直接询问TA的具体想法,例如:“刚才你说‘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你有想过自杀吗”,“你刚才说你想自杀,你有想过用什么方式吗”……通过了解对方关于自杀的想法处在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中的哪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其自杀风险的大小。

2.倾听、理解

如果对方愿意对我们诉说,我们要做的是认真的倾听,理解对方的处境,并且不做评价。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的价值判断,否定也好,赞同也好,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立场,不应将其强加给诉说者。

在倾听的过程中还可以留意以下几点:当事人有无关于自杀的具体计划或准备、当事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当事人尚未实施自杀的牵绊是什么。

3.寻求其他力量共同帮助

一旦发现对方是决定自杀者(有具体的自杀计划或准备),或是有较强的自杀意念,以及你感到自己摸不清状况的时候,你需要寻找其他力量与你一同帮助对方。首先需要联系其他当事人信任的人,一同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排除一切可进行自杀实施的条件。

其次,你需要寻求专业助人者的帮助。你可以陪伴其前往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或是预约正规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还可以拨打各省市的自杀援助热线取得即时的帮助。

4.制定详细监护措施

当对方被确认为决定自杀者时,在自杀风险解除之前,需对当事人进行24小时监护。详细的监护措施是有必要的,其具体内容最好详细到监护人员的换班、休息、如厕等细节问题,以确保当事人受到有效的监护。

在文章的结尾,想再次跟大家说,自杀可以预防,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态度,便是防止自杀的重要力量。在此愿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被重视,愿每一声求助信号都可以被看见和明了,愿每一个有自杀风险的人都可以获得帮助,都可以有机会继续完成其精彩的生命。

参考文献:

Abpp, M. D. R., Abpp, A. L. B., Joiner, T. E., Nock, M. K., Silverman, M. M., & Mscp, M. M., et al. (2006). Warning signs for suicide: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36(3), 255-262.

Fulginiti, A. , & Frey, L. M. . (2018). Exploring suicide-related disclosure motivation and the impact>Death Studies, 1-8.

Shea, S. C. (1999). The practical art of suicide assessment: A guide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substance abuse counselors. John Wiley & Sons Inc.

童玉梅, 于丽霞, 吴才智, 段文婷 (2017)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学校卫生, 38(10), 186-219.

作者简介:

李小鹏已帮助过6.3万人入驻年限8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关乎自杀的预防和援助 如何帮助和识别有自杀倾向者
关乎自杀的预防和援助 如何帮助和识别有自杀倾向者
昨天,韩国艺人崔雪莉自杀身亡的消息传出,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惋惜。与此同时,雪莉生前的一些动态被网友们再次解读,不少人认为她曾用各种方式发出过求救信号。从这些众说纷纭的猜测中可以看出,一些网友在雪莉生前感受到了她在心理状态上的异常,并呼吁救助。可以说,人们关心自杀者生前流露的求助...[详细]
发布于 2022-01-20

最新推荐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初步评估周围人对您的潜在嫉妒程度。嫉妒情绪的产生与个人成就、社交表现、资源占有等因素相关,测试结果可能受到测试者主观认知偏差影响。当您在职场或社交圈中表现突出时,容易引发他人不自觉的攀比心理。这种情绪往往隐藏在礼貌性互动背后...[详细]
2025-07-05 09:17
成长型人格是什么
成长型人格是指个体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经验提升的一种心理特质,与固定型人格相对。成长型人格的核心特征主要有相信努力的价值、乐于接受挑战、从批评中学习、视失败为机会、持续自我提升。1、相信努力的价值成长型人格者认为能力并非天生固定,努力比天...[详细]
2025-07-05 08:51
测一下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职业选择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性格评估、能力分析、价值观匹配、职业体验五种方式综合判断。职业兴趣测试能反映个人偏好领域,性格评估可识别适合的工作环境,能力分析明确核心竞争力,价值观匹配筛选符合人生目标的方向,职业体验则提供真实场景验证。1、职...[详细]
2025-07-05 07:08
从人格化的维度看
人格化维度是心理学中分析个体差异的重要框架,主要通过稳定性特质描述人的行为倾向与心理特征。人格化维度通常基于五大性格特质理论展开,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外向性反映个体社交活跃度与能量来源,高分者倾向于热情主动,低分者偏...[详细]
2025-07-05 06:42
测一下自己的婚姻如何
婚姻质量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进行初步评估,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常见的评估维度包括沟通模式、冲突处理、情感亲密度、价值观契合度、未来规划一致性等五个方面。一、沟通模式夫妻间的有效沟通是婚姻稳定的基础。观察日常对话中是否频繁出现指责...[详细]
2025-07-05 05:00
社交型专业有哪些
社交型专业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这些专业通常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适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群。1、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涉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行为学等领...[详细]
2025-07-04 17:00
测一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工具结合个人兴趣、能力、性格特质进行综合评估。职业匹配度主要受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类型、霍兰德职业代码、能力倾向分析、职业价值观评估等因素影响。1、职业兴趣测试职业兴趣测试通过评估个体对六种职业兴趣领域的偏好程...[详细]
2025-07-04 15:1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