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心情低落,我是不是抑郁了?|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案例:

心情低落,我是不是抑郁了?|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朋友彤彤最近不仅很少出来聚餐,偶尔一次出来聚会也吃的很少。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疲态。她心不在焉地说最近只想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觉得生活、工作都没啥意思。

彤彤的妈妈觉得彤彤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活泼外向的她,现在常常拒绝朋友的邀请,吃的也越来越少,看起来也越来越瘦了,每天就只把自己闷在房间里睡觉。

当家人、朋友和上司重复问她:最近这几个月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彤彤只是说很累,甚至感觉非常想哭,却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因为并没有发生特别糟糕的事情。但是难过低落的情绪似乎时刻围绕着她。

彤彤也许还没意识到,她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01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中国抑郁症病例占全国人口的4.2%。

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患上抑郁症并不可怕,抑郁症就像患上心理感冒一样,最可怕的是大家对抑郁症有各种误解从而延误治疗。

心情低落,我是不是抑郁了?|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在知乎,曾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母亲提问:“我的女儿自杀了,我该怎么办?”

高赞回答中的一句:“您的女儿是病逝的。请不要用自杀这个字眼折磨自己了。”

尽管如今世界上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但面对抑郁症,很多人依旧持以误解和偏见,甚至羞于言说。在中国,每年有20—30万人的生命被“自杀”夺走,而没有得到妥善治疗的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一大罪魁祸首。

如果能早一些察觉,如果能多一些理解、陪伴和帮助,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02

今天,我们就来澄清几种有关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1、 心情低落就是抑郁了?

“我这两天心情特别低落,估计是得抑郁症了。”

常常听到周边的朋友用玩笑的语句说起这话。现在“抑郁症“似乎被过度使用了。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持续至少两周,并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比如学业、日常工作、社交等),而且对事物缺乏兴趣,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意思,感觉很累。

此外,还会在饮食,睡眠,体重等躯体方面也有影响(比如体重严重降低,失眠易醒等)。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工作/学业压力、家庭突发变故而情绪受到影响,这样的时刻往往是抑郁状态/抑郁情绪,而非抑郁症。因此,心情低落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

2、性格软弱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每个人都有压力,同样会面对这些事情,怎么别人就没事,你就这么没用呢?受挫能力太差了吧。”

许多人认为患有抑郁症是不够坚强,不够积极的表现。事实上,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学者们认为病因既与神经生物递质的改变相关,也与个人早年经历和成年遇到的生活事件相关。

3、乐观外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我们普遍认为乐观外向,对事情积极向上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喜剧演员们确诊抑郁症后,大众也往往感到十分惊讶。然而,由于工作、面子、礼节、责任的需要,很多人会用微笑来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4、抑郁了和亲朋好友聊一聊就能好?

“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啦,别想太多了,要放松,好好调节下,你看你就是想太多了。”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问题。心病就是憋太久了,平时压力太多了,没和他人宣泄,自我没有好好放松和调节的缘故。甚至有人会跟你说,患抑郁就是因为想太多,只要多和朋友聊聊天,情绪得到了疏解,自然就会好了。

其实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很不一样的,特别是重度抑郁症,往往是需要进行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的。除了有些人对抑郁症的认知不全,还有人明明被确诊了抑郁症,还是觉得自己能够调整。

也有很多人存在“病耻感”,觉得如果去做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开药,自己可能就是“神经病"了,别人也一定会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我。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固然重要,但是专业的治疗才是针对抑郁症最有效的。

5、抑郁症靠心理咨询/治疗就够了?

“吃药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我只需要心理咨询就足够了。”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的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治疗就能治愈,有些人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不服药。如果只是轻中度抑郁,心理咨询/治疗会很有帮助;如果是重度抑郁,甚至已经有自残自杀意念或行为,转诊精神科进行药物治疗等也是必要的。

学界一致认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佳。如果你特别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可以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不适时及时反馈,医生与你也是同一战线的。

6、抑郁症不过是种自怨自艾?

现代文化推崇的是意志力和自我强大,轻易地就给退缩的人贴上「弱者」的标签。然而,患有抑郁症的人并非是懒惰或仅仅是自责。他们也不能「让」抑郁症滚远。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伴随着脑部的改变,和其它疾病一样,在恰当的治疗之后,症状是能够缓解的。

7、得了抑郁症就需要吃一辈子药?

要知道,药物并非是缓解抑郁症状的唯一途径,寻求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服用精神类药物。

实际上,研究显示,谈话治疗对于轻中度的抑郁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即使必须服用抗抑郁药,也不必服用一辈子,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何时减药、停药。

8、抑郁症基本治不好?

现实是,那些主动采取行动缓解抑郁的人中,多数成功恢复了。在一项大型研究中,70% 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了,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是借助现代医学之力。研究还显示,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

9、生活再也不会变好了?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人们会觉得生活再也不会变好了。这种绝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事实。

经过治疗,积极的想法会逐渐替代消极的想法,睡眠问题和食欲问题也会随着情绪的好转而改善。经过心理治疗的患者,将获得更多的应对方式,在未来情绪低落的时候,来更好地处理生活压力。

10、抑郁症只是悲伤、矫情?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然而,它常常被拿来与正常的「悲伤」「矫情」混为一谈。

和一般的情绪波动不同,抑郁症患者会在大脑影像扫描中显示出异常的状态;此外,大脑中用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也出现失衡,总地来说,抑制性的物质要多于兴奋性的。

—写在最后—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和感冒,胃病一样,它也可以通过专业医院或者医师的治疗帮助大家摆脱抑郁症,并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在可控的范围内。药物治疗也不会让你形成药物依赖,更不会让你失忆或变成白痴。

心情低落,我是不是抑郁了?|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所以,对于怀疑自己得抑郁症或者已经确诊的人来说,请不要抗拒医学的帮助,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身边刚好有正在被抑郁困扰的人,也请不要忘了告诉ta。

作者简介:

已帮助过0人入驻年限10.7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情低落是否抑郁了 看这些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心情低落是否抑郁了 看这些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案例:朋友彤彤最近不仅很少出来聚餐,偶尔一次出来聚会也吃的很少。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疲态。她心不在焉地说最近只想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觉得生活、工作都没啥意思。彤彤的妈妈...[详细]
发布于 2021-12-06

最新推荐

当领导怀疑你的能力
领导怀疑员工能力时,员工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升工作表现、主动寻求反馈、展示专业成果、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应对。这种情况通常由信息不对称、过往失误、性格差异、团队竞争、领导管理风格等因素引起。1、调整沟通方式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详细]
2025-11-25 15:45
当领导给你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做的工作时,建议先评估任务合理性再选择沟通或调整心态的方式应对。职场中被动接受任务可能引发抵触情绪,但通过策略性处理能转化为职业发展机会。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可尝试从项目价值或技能提升角度重新理解其意义。...[详细]
2025-11-25 14:06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您拥有强大背景时,通常会产生复杂心理反应,既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引发职场关系微妙变化。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背景优势与专业能力的展现。领导对员工背景的认知往往分为两种典型场景...[详细]
2025-11-25 12:26
当领导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当领导对您有意见时,建议先冷静分析原因,主动沟通调整工作方式,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协调。领导对下属产生意见通常源于工作目标未达成、沟通方式不当或价值观冲突。若因任务执行偏差,可整理工作记录与领导复盘目标,明确改进方向;若因沟通风...[详细]
2025-11-25 10:47
当领导不待见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当领导不待见您时,建议先调整工作方式并主动沟通,同时保持专业态度。职场关系紧张可能由工作表现差异、沟通方式不当、性格冲突、团队定位模糊或外界因素干扰等原因引起。1、工作表现差异工作效率或成果未达预期容易引发领导不满。可重新梳...[详细]
2025-11-25 09:08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战略思维、沟通协调、决策能力、团队激励、情绪管理。1、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领导者把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核心能力。具备战略思维的领导者能够分析内外部环境,识别机会与威胁,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路径。他们不仅关注...[详细]
2025-11-25 07:28
当领导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怎么办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干的工作时,可以尝试沟通调整或寻找任务价值点,避免直接拒绝或消极应对。面对不情愿的工作任务,先冷静分析领导意图和任务必要性。理解任务背后的团队需求或战略目标,可能发现其潜在价值。若任务确实与职责严重偏离,选择...[详细]
2025-11-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