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很“丧”的电影。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影片的男主角李是公寓的勤杂工,替公寓的住户们修理水管疏通马桶。

他从不微笑,和老板顶撞,在酒吧寻衅打架,住在公司提供的半地下室里,房间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

“丧”这个字几乎是写在了李的脸上。

李因为哥哥的突然去世,回到家乡曼彻斯特处理后事,在医院看着死去的哥哥面无表情。

医院、殡仪馆、律师所,每一个场景的切换,他都会陷入回忆。

过去的他也会笑,也曾有幸福的家庭,一起喝酒打球的老友….

然而一个冬日夜晚,本想为孩子燃起壁炉取暖的他,却忘记挂防护网,等他从便利店购物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家淹没在火海之中。

留给他的是烧成灰烬的房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尸体。

01

人在面临巨大伤痛的时候

会有怎样的反应?

有的人会哭得撕心裂肺,而有的人却哭不出来,因为他已被巨大的悲怆彻底吞没了。

在警局录完口供之后,警察说他是犯了错,不会因此定罪,但是李不能允许自己“无罪”。

他拔出警察的手枪指向自己试图自杀,虽然最终被警察制服,但此后的李把自己活成了“丧”的样子。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李独自离开了曼彻斯特。

他找了一份又苦又累的勤杂工,也不在乎报酬和他人的眼光;他拒绝接受任何女人对他的示好;他故意醉酒挑衅、打架、挨打……

离开,是为了隔离这里的一切情感。

哥哥的去世,又把他拉回到了这个城市。

在街上邂逅了前妻,听着前妻现在的生活,看着前妻现在孕育的孩子,李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哽咽着不停地摇头,“没事的,没关系的”。

他的心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悲伤,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整个影片里,大部分的情感都是隐忍而克制的,痛苦悲伤深埋在生活的水面之下。

02

为什么那么多的伤痛

却哭不出来?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因为悲伤太沉重了,难以承受。前妻还可以指责抱怨,还可以哭。李除了悲伤,还有自责、内疚、严重的自我攻击。

所以,李故意隔离了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关在另一个世界,把自己隔在了生命体验之外。

隔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把所有的情绪感受隔离,世界都被关在外面。悲伤、快乐…所有情绪都被挡在了外面。

生命里的一切努力,动因都是情感,所有感受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生,为了隔离这些感受,李断开了和所有人的情感连接。

电影中有一段,侄子请李去和女友的妈妈聊天,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和女友啪-啪啪,女友的妈妈尝试着和李聊了一会,就忍不住跑去敲女儿的房间门了,因为李的冷漠和隔离让她无法忍受。

所以,李离婚,离开这个城市,去做一份不大需要和人接触的工作,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并把跟他示好的人、想帮助他的人都推开。

在街上邂逅前妻,短短的对话,李却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走。

前妻的温柔,对他却是痛苦的提醒,因为防线被打开了,悲伤再次涌上心头,内疚、自我攻击再次袭来。

转头,他只好到酒吧寻衅打架,也许只有在身体遭受疼痛之后,才能缓解内心的煎熬。

心理学家曾奇峰讲过一个例子。

一群学员在讨论案例报告的时候,听到悲惨的事情,大家情绪低落,甚至有人都开始哭了,而其中一个人却放声大笑,让别人都恨不得揍他一顿。

而督导老师便解释说,大笑的人是因为别人的情感没有进入到他内心,他把这些情感隔离了。

03

为什么需要把自己如此隔离?

也许是这个案例对他来说,有着相似的悲惨体验,他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比别人需要更多的隔离。因为一旦隔离被打破之后,他可能是所有人中哭得最惨的那个人。

曾奇峰说:一个人的情感不出来,不能和自己的情感保持接触的话,那些情感就会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形式出来,变异的形式多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症状。

悲伤、难过、内疚、愤怒…这些情感,几乎是每个遭遇丧失的人都会产生。

面对生命的丧失,哀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疗愈的能力,丧失是痛苦的,哀伤,便是丧失修复的渠道。

最初痛苦的情绪出来时,体验它、接受它,让自己充分地悲伤,大多数人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走出来。

哀伤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的哀伤期会短于6个月。还有部分人可能会持续地在哀伤中无法走出。如果持续超过6个月,就需要重视了,必要的话可以寻求专业的哀伤辅导。

04

哀伤辅导通常有四项任务

一,接受丧失的事实。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增加失落的现实感。

二,经验伤痛的情绪。协助当事人去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情感,帮助当事人去表达悲伤,充分地去哀伤。

三,调整和适应丧失的生活。协助当事人学会如何应对丧失后的改变,及再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四,重建关系。在情感上重新定位和已丧失个体在内心的位置,好好和过去说再见,并走向新的生活。

很多人在观看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都会被男主李那句“我做不到。”(I can’t beat it!)泪目,他给自己定了罪,他把自己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也许他也曾想过要走出来,也许他也曾想过触碰现实的世界,但始终未能打破内心的高墙。

电影最后,李依然选择离开曼彻斯特,他没有做侄子的监护人。因为侄子不想离开这个地方,这里有他熟悉的朋友和恋人,而李也无法留下,因为这里有他心碎的过往。

分别前,侄子问李为什么不能留下来。李埋下头,沉默良久,说了那句:“ I can’t beat it!”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虽然无法感同身受,却依然能够透过屏幕,共情到男主的无力与沉重,难过到极致、哭也哭不出来的哀伤。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

一个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

往往不是因为过度悲伤,

而恰恰是拒绝了悲伤。

多希望李可以放声大哭一场。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便成了抑郁

作者简介:吴在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微信公众号:不懂点心理(ID:bddpsy)

作者简介:

聂飞已帮助过402人入驻年限5.2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哭出来的是悲伤 哭不出的是抑郁
为什么说哭出来的是悲伤 哭不出的是抑郁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很“丧”的电影。影片的男主角李是公寓的勤杂工,替公寓的住户们修理水管疏通马桶。他从不微笑,和老板顶撞,在酒吧寻衅打架,住在公司提供的半地下室里,房...[详细]
发布于 2021-12-06

最新推荐

当领导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当领导需要具备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需要快速分析复杂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领导者需权衡利弊,考虑短期与长期影响,避免优柔寡断。面对不确定性时,...[详细]
2025-11-26 16:35
当领导需要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共同构成领导力的核心,帮助领导者在复杂环境中有效带领团队。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涉及对信息的快速分析、风险评...[详细]
2025-11-26 14:55
当领导需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共同构成领导力的核心,帮助领导者在复杂环境中有效带领团队。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体现在对复杂问题时能快速分析信...[详细]
2025-11-26 13:16
当领导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岗
当领导询问是否愿意调岗时,建议根据个人职业规划与岗位匹配度综合判断。调岗可能涉及工作内容变化、团队适应、薪资调整等因素,需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公司战略方向评估。调岗通常是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可能因业务调整、员工能力匹配...[详细]
2025-11-26 11:37
当领导瞧不起你怎么圆滑对待
当领导表现出瞧不起的态度时,可以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和保持情绪稳定来圆滑应对。关键在于避免正面冲突,同时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1、调整沟通方式主动观察领导的偏好和沟通习惯,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语言风格汇报工作。例如领导...[详细]
2025-11-26 09:57
当领导具备的五个特质
优秀的领导通常具备目标清晰、善于沟通、决策果断、同理心强、持续学习五个核心特质。这些特质能帮助团队明确方向、提升凝聚力、高效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一、目标清晰目标清晰的领导能为团队描绘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这类...[详细]
2025-11-26 08:18
当领导具备的几要素
优秀的领导通常具备目标清晰、善于沟通、决策果断、团队激励和持续学习等核心要素。这些特质共同构成领导力的基础,帮助团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转。1、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是领导者的首要特质。能够将组织愿景转化为可执行计划,通过...[详细]
2025-11-26 06:3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