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爱情沉默症多危险?中国夫妻的通病

发布时间: 2021-04-19 16: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认为,一旦成为夫妇,就是自己的家人,他爱我,我爱她,天经地义,为什么不厌烦地说呢?作为一对夫妇,他应该做他的事,赚钱养家。她也应该尽自己的本钱,相夫养育孩子,两人不需要假装自己做什么……提升

爱情沉默症多危险?中国夫妻的通病

这是现在夫妇对感情交流的态度。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中国已婚男女反对热恋的亲密和热烈,对结婚夫妇感情的表现往往很害羞,甚至无话可说。这样的夫妇其实患有恋爱沉默症。

导致爱情沉默症的原因很多。当然,如果夫妻之间不再相爱,或者一方有外遇,恋爱沉默症只是伴随症状。

那么,何治疗恋爱沉默症呢?

1.打破错误观念。婚后,生活确实变得现实了,但只有不断发展婚前恋爱,平凡的生活才能享受,从生活的麻烦到人类的幸福。否则,每天埋头于生活的小事,逐渐厌倦感情,证明了结婚是恋爱的坟墓。

2.学会共创新生活。在家庭生活中安排娱乐项目和交流感情的机会很多。这不仅是巩固和发展夫妻关系的需要,也是繁忙紧张工作的调整,从紧张的工作中脱离,以丰富的精力和体力,继续工作和学习。

3.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尊严。夫妻之间不应该开玩笑,谁应该积极,谁应该面子等。积极和热情本身是对恋人的尊重和依赖,如果对方开玩笑的话,不就不知道好人的心吗

4.增加夫妻生活的和谐。和谐的夫妻生活是增强夫妻感情的粘合剂。如果夫妻生活有障碍,必须寻求专业的科学指导。否则,一生中几十年都会在痛苦中度过。

5.正确认识男人。真正的男人,应该知道大义和细节既有七情六欲,又适当表现。缺乏温情、冷酷的男性,实际上是心理不健康的男性。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情感揭秘:中国式夫妻的通病在哪里?
情感揭秘:中国式夫妻的通病在哪里?
亲昵 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天出门...[详细]
发布于 2019-02-17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