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选择伴侣性格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

发布时间: 2021-04-22 10: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每次谈到分手,90%都会提到原因。说到这里,我想你一定猜到了那是什么。

选择伴侣性格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

恋人似乎各有各的初衷,但分手的人总是有同样的理由——性格不合适

据说性格决定命运,现在性格的影响过多,管理着我们恋爱的权利。性格不像性别那么容易一目了然要我们长期的接触和交往,所以在恋爱之前,我们可以知道应该找个性化的人交往,避免性格不合而分手的不完美结局吗?

其实对方什么样的性格不是最重要的,简单来说,重要的是他是否符合你的性格匹配的二字也包含了很多学问它可能是互补的模式,也可能是类似的类型。

我们应该找性格互补的恋爱还是性格相似的恋爱?哪种类型的匹配容易使恋爱持续很长时间?

01

选择伴侣性格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

实际上,相似和补充可以促进恋爱的发生。

这一点仍然需要解释。事实上,类似和互补对爱情的影响不在于两个人交往的开始。相反,这两种类型可能会促进爱情的发展。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表现出人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表现出他的行为行为,主要表现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

(1)性格相似的两个人容易迅速产生魅力。性格相似,有共同的兴趣和兴趣,容易产生共鸣。即使兴趣不同,对人和事的同样态度也会在接触过程中显示出来。这种相似性就像生命的礼物,也像缘分的牵引。结果,大千世界,千人千面,在广阔的人海中遇到和我们相似的灵魂,真是令人吃惊。

很多人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因为这种相似性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和强化。

喜欢冒险,追求刺激,正好对方也喜欢极限运动,认为对方很棒,其实在无意识中也觉得自己很棒。看,他说的多好,极限运动是对自己意志力的挑战,也是精神的鼓励的想法让自己更加欣赏。同时,这个共通点减少防备心理,打开心扉,接受对方,加快恋爱的发展。因为我觉得对方容易理解你。

(2)互补的性格类型也有滋生恋爱关系的妙处。心理学家的荣格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人格。例如,粗暴的人的心也有细腻的地方,冷静的人也有冲动的一面,这种隐性的性格也被称为影子的性格,经常被压抑和隐藏,需要释放。

如果你遇到性格刚好是你性格隐藏的人,我们的心很兴奋,有被补偿和释放的爽快感。这种互补相成的结构在关系确立之初也成为特特别之处的魅力,就像找到了自己真正缺失的部分一样。

选择伴侣性格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

因此,无论是互补还是相似,只是恋爱产生的引子,不决定最终的发展和恋爱质量。

02

真正容易促进恋爱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彼此性格的相似性。

心理学家齐克鲁宾等多年来,调查了202对交往的情侣,他们中有103对最终分手。这些情侣与其他结婚的情侣相比,性别角色、与熟人发生性关系的态度、浪漫主义、宗教信仰有很大差异。

也就是说,价值观和性格的不同致恋爱关系的破裂,性格相似的情侣维持稳定的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很高。

在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更宏观的状态下,与你相似的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这种配对也被称为同类结婚。

很多人用真爱的理由来考虑这个结果。他们经常认为对方和自己的不同不能包容,最终分手,性格不合适的只有导火索。什么是爱?这是恋爱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两个人可以爱对方,但并不意味着恋爱关系会持续很长时间,恋爱也不是不变的,它可以深入发展,也可以浮在表面上消失。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往往都会让彼此的爱消磨,最终成为冷门的两个人。

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是一瞬间的感觉,当你说我永远爱你的时候,也是一瞬间的约定,我们当然希望一瞬间的感觉和约定自动复制到每一瞬间,最后永远结合起来。

遗憾的是,即使爱对方一生的两个人,也不总是爱对方。他们体验了爱的瞬间,也经历了很多体验不到爱的瞬间。这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即使是再爱的夫妇,一生中也有数百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这些想法产生的时候,那个瞬间我们没有感觉到爱。

这一切重叠才决定了两个最终的关系方向。爱的瞬间越多,就越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积累,不爱的瞬间越多,就越有可能破坏和消磨爱的信念。因此,没有真正持续起伏的爱,只有瞬间和瞬间的爱。BarbaraFredrickson通过多年的研究将爱定义为积极共鸣的微瞬间。

03

什么样的两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共鸣,创造无数的爱情瞬间?

性格相似的伴侣在这方面有自然的优势。

假设你是悲观的人,你的伴侣是乐观的人。如果你刚换了一家新公司,你可能最想表达的是你的担心。如果你不能胜任新工作呢?同事关系不好该怎么办?但是,在对方眼里,他只注意到新公司的发展前景好,你的待遇大幅度提高,这是新的挑战等可能性很高。

因此,很难在对方的表现和反应中找到必要的理解和安慰,对方也很难理解你对未来的犹豫和担心。

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冲突和彼此心灵的差距,一次两次比较好,但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变长了,面对的不仅是工作的晋升,还有很多生活中的细节。每次发生,强调你们的性格差异,如果不积极妥善处理的话,这些小事的破坏性细节会互相负担分手。

但是,性格和价值观相似的人交往的话,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所以在解决冲突和矛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两人的交往会留下比较多的喜悦体验。

不仅如此,和谐一致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更有可能激发彼此的成长。两个容易担心的人,做出更慎重的选择,避免危害,两个生性更乐观的人一起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向期待的结果发展。

性格相似的人不必总是强调包容和理解。因为理解这件事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是自然的发生,所以像理解自己一样不费力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实际上,相似的恋人们容易变老的真正的奥义是,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体验对方,满足对方的需求。因此,这也是互补型恋人们突破差异创造一致的关键,即使你们之间有差异,也有接近相反性格的特征,只要能把握对方的真正需求,同样可以一起变老。

这就像控制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自主型的人和被动型的人,他们正因为填补了对方的需求,才能像两个咬紧的齿轮一样顺运转。

如果对方需要糖的话,请不要给他水果。如果对方需要歌的话,不要只是跳舞。除了爱,我们总是去对方心里看对方真正想要什么,这是真正消除性格不合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择偶是选性格相似的还是选择互补的?
择偶是选性格相似的还是选择互补的?
1、男女不同的配偶选择战略进化生物学有一个核心理念:动物的适应程度是以繁殖的成功率来衡量的。进化心理学强调,由于两性在培养子孙中的作用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配偶选择策略,形象上男性播种,女性收获粮食。进化论认为,男性繁殖成本低,其繁殖成功与否由子孙代数量测定。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遗...[详细]
发布于 2021-04-21

最新推荐

七年之痒的比喻意义
七年之痒通常指婚姻或长期亲密关系进入第七年左右时可能出现的倦怠或危机阶段,这一现象源于心理适应与情感需求变化。婚姻关系在长期相处中会经历多个心理阶段,初期激情逐渐消退后,伴侣双方可能因习惯化而产生审美疲劳。日常琐事积累的摩擦、未妥善解决的矛...[详细]
2025-07-08 17:00
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结婚了
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结婚了
七年的爱情长跑后步入婚姻,通常意味着关系进入更稳定的阶段,但也可能面临新的心理适应挑战。长期恋爱后结婚的夫妻可能经历角色转换、生活目标调整、家庭责任分配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磨合压力,也可能深化亲密关系。长期关系转化为婚姻后,伴侣间的互动...[详细]
2025-07-08 14:51
七零后的男人对感情的看法
七零后男性对感情的看法通常兼具传统责任感与现代独立性,主要受成长环境、社会角色转变、经济压力、家庭观念及代际差异影响。1、成长环境影响七零后男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成年,既接受传统家庭观念熏陶,又经历改革开放的思想冲击。这种矛盾性使他...[详细]
2025-07-08 12:42
朴敏英与李敏镐感情
朴敏英与李敏镐的感情属于公众人物的私人关系,外界无法确认其真实性或现状。明星恋情常受媒体关注,但当事人通常选择保持隐私,实际关系状态需以官方声明为准。明星恋情往往因合作影视剧产生工作默契,也可能因长期相处发展为私人情感。媒体曝光可能放大细节...[详细]
2025-07-08 10:34
朴敏英和池昌旭关系
朴敏英和池昌旭是韩国演艺圈中合作过的演员关系,两人曾共同出演电视剧Healer,在剧中饰演情侣角色。由于剧中化学反应强烈,观众对两人关系的猜测多源于戏剧合作带来的荧幕形象。朴敏英与池昌旭在2014年主演的Healer中扮演记者与职业跑腿人,...[详细]
2025-07-08 06:42
婆媳之间最好的状态
婆媳之间最好的状态
婆媳之间最好的状态是保持适度边界感的同时建立互助互信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尊重差异、明确家庭分工、避免情感绑架、建立有效沟通、保持经济独立等原则。一、尊重差异代际价值观差异是婆媳矛盾的常见诱因。婆婆成长于物质匮乏年代,往往更重视节...[详细]
2025-07-07 17:00
婆媳之间不合怎么办
婆媳之间不合怎么办
婆媳关系不合可通过加强沟通、明确边界、换位思考、共同活动、寻求调解等方式改善。矛盾通常由生活习惯差异、育儿观念冲突、情感竞争、经济问题、角色定位模糊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建立定期家庭会议机制,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表达需求。儿媳可主动分享日常见...[详细]
2025-07-07 14: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