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火

发布时间: 2021-04-28 09: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什么我们对越亲近的人越心,越容易生气?

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火

原因一:我们有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太高。

与家人相比,我们经常对别人有耐心,不容易生气。因为假设别人不知道我们,所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合作需要充分的交流。但是,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是有限的。因为我认为家人最了解和支持我们。

一般来说,越亲近的人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是,实际上家人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点对点地和我们充分理解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不能总是理解和支持家人的需求和想法。

但是,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不顺利的话,别人不理解我就好了,为什么你不理解我呢?别人不知道如何与我合作支持我,为什么你也不知道?越想越生气。这是因为我们对家人的期待太高,有时我们没有意识到。

原因2:面对家庭的要求和期待,我们感到的压力更大。

与无关的人相比,面对家人的要求和期待,我们感到的压力更大。这是因为我们更关心他们,我们不希望他们不愉快。因此,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家人期望时,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会有让他不开心的风险。

如果他不高兴,我们也不高兴。这就像事件开始时预约了结果一样。我们不顾身体投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我们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压力也更大。而且,这些压力往往逐渐增加积累。只看其中的一件事,也许不会那么死。但是,最后后一根稻草被压上时,我们可能会立即爆炸。这是压力瞬间的过度现象。

但在家人看来,我们似乎对现在的事情很生气,家人不理解我们的行为。家庭不理解会使他们无法与我们更深入地沟通,所以问题还没有解决,相反积累越深,我们就越频繁地爆炸,恶性循环。

原因3:面对家人,我们经常放肆。在

家庭中,特别是亲密的家庭之间,是比较安全包容的环境。有时候,我们在外面受到不满和压力,不能发泄,必须在家里发泄。

这是我们对待家人时随意的事情,孩子面对母亲是很普通的事情。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宣泄通常是通过非秩序交流实现的。在压力下,我们经常忘记如何好好说话。

我们在发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讽刺、歪曲、夸张、贬低、黑暗等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的释放,给家人带来了伤害。如果家弹我们的伤害,家庭冲突越来越激烈。良好的家庭氛围破坏了我们的肆无忌惮。

原因4:面对家人,我们有时会陷入单级思维。

单级思考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情况下为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不顾一切实现,不实现就不放弃,死亡纠缠在这个目的上,不实现就不能走出幸福的死胡同。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思维强加在自己或他人身上。

这种思维往往会给我们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例如,恋爱中的一方说:我爱你!对方说什么,怪肉麻。然后,前者拼命向后者说话,自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不能说爱我呢?他不爱我吗?最后越想越伤心,就会发生自伤现象。

严重的是对方发脾气,有矛盾的可能性。这就是他受伤了。事实上,后者可能非常爱他,但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喜欢表达爱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知道合作伙伴不喜欢这种表达,但我们强迫他说这句话,让他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真的爱他吗?如果我们真的爱他,我们会尊重他的表达方式,我们的行为实际上证明我们不爱他!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方法是什么?

1、平静。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说:首先降低声音,然后放慢速度,最后胸部直直。“降低声音,声音会对自己的感情产生催化作用,冲动的表现会更加强烈,会带来不可或缺的结果。放慢速度,个人感情混合的话,速度会变快,和说话的声音会变高,容易引起冲动的胸部会变直。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是胸部倾斜,胸部变直的话,冲动就会变淡。

2、闭嘴倾听。

英国着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帕金森和英国着名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作的《知人善任》书中说:如果发生争吵,请记住,不要开口。首先听别人的话,让别人说话。尽量实现虚心诚实,合理。在争吵中赢得人心是绝对困难的,立刻看到的方法是相互交流,在争吵中绝对得不到。愤怒感情的特征是短暂,愤怒之后矛盾容易解决。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想法时,当你觉得很难说服对方时,闭嘴倾听会让对方意识到听话的人对他的观点感兴趣,这不仅有助于抑制自己的头脑,还有助于减弱和避免对方的头脑。风平后浪静,浪静后水清,水清后游鱼数,风平后浪静后理论,可以避免双方伤害感情,往往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火

3、转移提醒。

传说春秋时期述,性格本来就很激烈。针对这个弱点,他在和人交往时注意自制,不容易惹别人生气。有一次,谢无奕猛地骂家,大吵大闹,在王述的部下说了很多坏话。王述总是强压,默默地站在墙上,默默地说,直到谢无奕离开很长时间,他才问部下他去了吗?下属回说:我走了一个好大会。他呼吁一口气,转身,继续做自己的事。王述这种方法是强迫自己不离开现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听对方激烈的话,防止自己进一步激化。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生气时,大脑皮层出现强烈的兴奋点,引起暂时的意识狭窄现象,这种有害的兴奋进一步扩散升级,引起激烈的冲突。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是理性转移兴奋点,积极冷却,防止冲突恶化。

4、更换角色。

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火

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州的一家计算机公司遇到程序设计师和上司就某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时,建设他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争论,结果5分钟后,双方认识到彼此的表现有多奇怪在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交流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希望只有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但是,由于人们在组织内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同,在处理问题时,考虑的角度和立场不同,意见也不同。如果双方都不能理性地考虑对方的意见,容易发生冲突。双方在意见交流时,如果能够交换角色,在比较中理解彼此的动机和目的,就能意识到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是否应该被对方接受,避免双方的大动作。

5、理性升级。在

电视剧《继母》中,年轻的继母看到孩子有意和她为难而淘气的时候,暂时生气,打碎了玻璃杯。但是,她立刻意识到进一步冲突的结果,考虑到母亲的责任和理性,立刻消除愤怒,清除玻璃碎片,积极向孩子道歉,和解了关系。发生冲突时,在心中估计结果,考虑到自己的责任,将自己升华为有理性、有开放性的人,一定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情,缓和紧张的气氛。忍受暂时的气氛,不要担心百天,合理的让步不仅对事情有很大的好处,还能赢得别人的爱,退一步,天地宽广。

邮件:在有限的宝贵交往时间里,从现在开始,请亲戚温柔地说话。粗暴的态度,不客气的指责,怨恨,不应该出现在我们身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越自卑的人越自恋
越自卑的人越自恋
自卑与自恋常被视为心理光谱的两端,但心理学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深层关联。过度自卑者可能通过夸大自我价值来补偿心理缺失,形成防御性自恋,主要表现为过度敏感批评、隐性优越感、对认可的强迫需求、关系中的操控倾向及完美主义压力。1、过度敏感批评:自卑者的核心创伤在于自我价值感薄弱,任何负面评...[详细]
发布于 2025-06-13

最新推荐

现在为啥离婚率那么高
现在为啥离婚率那么高
离婚率升高主要与社会观念变化、经济压力增大、婚姻期待值提升、个人主义盛行以及法律程序简化等因素有关。1、社会观念变化传统婚姻观念逐渐弱化,社会对离婚的包容度显著提高。过去离婚可...[详细]
2025-10-02 09:33
现在谈恋爱都会同居吗
现在谈恋爱都会同居吗
现在谈恋爱是否同居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双方意愿、经济条件、文化观念等因素。同居现象在年轻群体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恋爱关系都会发展到同居阶段。许多年轻情侣选择同居是为了增进了解...[详细]
2025-10-02 07:53
现在婆婆都看媳妇脸色
现在婆婆都看媳妇脸色
婆媳关系紧张时,媳妇的态度确实可能影响婆婆的心理状态。现代家庭结构中,经济独立和代际观念差异是主要矛盾来源,传统权威弱化后,婆婆可能通过观察媳妇反应来调整自身行为。婆媳关系本质...[详细]
2025-10-02 06:14
现在年轻人离婚的原因
现在年轻人离婚的原因
年轻人离婚的原因包括沟通不畅、经济压力、价值观差异、婚外情以及家庭干预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婚姻关系破裂。1、沟通不畅许多年轻夫妻在婚姻中缺乏有效沟通,无法妥善处理分歧和矛...[详细]
2025-10-01 17:00
现在年轻人的离婚率是多少
现在年轻人的离婚率是多少
我国近年来年轻人离婚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具体数据因统计口径和年龄段划分存在差异,通常以25-35岁群体为观察重点。离婚率变化主要受婚恋观念转变、经济压力、家庭责任分配、个人价值...[详细]
2025-10-01 15:45
现在年轻离婚率很高,双方怎样离法
现在年轻离婚率很高,双方怎样离法
年轻夫妻离婚通常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适合双方自愿且无争议的情况,诉讼离婚则适用于存在财产、抚养权等纠纷时。协议离婚需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详细]
2025-10-01 14:06
现在年轻夫妻离婚的原因
现在年轻夫妻离婚的原因
年轻夫妻离婚的原因主要有沟通不畅、经济压力、价值观差异、婚外情、家庭干预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婚姻关系破裂。1、沟通不畅许多年轻夫妻缺乏有效沟通技巧,遇到矛盾时容易采取回避...[详细]
2025-10-01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