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发布时间: 2021-05-11 11:2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几天,我把侄子送到幼儿园。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在门口看到一个男孩,抱着母亲哭着撕心裂肺。我想入学快一个月了。为什么这个少年还不习惯呢

这时,少年的母亲哭得不耐烦,甩开他的小胳膊说:不要再哭了,哭的母亲不要你!

结果少年哭得更厉害。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刺耳的话,因为这句话,这个少年的心没有安全感。

在他的心中,我相信母亲会抛弃他。对他来说,每次去幼儿园都意味着被抛弃。不哭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像这位母亲一样的父母不少。他们用语言暴力剥夺孩子小时候的安全感。

仔细考虑一下。那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

为什么这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做不到!

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别再哭了,烦死了!

说不行就不行!

父母的话会让孩子害怕,自责,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大多是什么表现?

非常粘人,或者过于独立

或者胆怯,或者忽视自己的安全

非常迷恋物质满足

不想接受不同的意见

不能接受失败。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如果你周围的孩子有上述表现,小心,他们的安全感就会消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

01

父母有安全感,孩子有安全感

我在后台看到母亲的信息:

最近感到孩子的变化很大,突然感到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自己以前没有耐心和精力,我害怕自己伤害她

其实这位母亲自己没有安全感,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不安跟不上孩子的步伐。

我们第一次成为母亲,需要学习,也会犯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没有必要不安。因为自己受到压迫,心情不安,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孩子也会感染你的状态,得不到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有安全感,孩子有安全感。

我的堂兄从小就住在没有安全感的家庭里。

她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她父亲总是在外面交往到很晚才回家,从来没有分担过母亲的家务。

她的母亲对这段婚姻没有安全感,想无条件地取悦丈夫维持关系。如果裙子的丈夫说不漂亮的话,她母亲决不会再穿了。如果丈夫不想洗衣服的话,即使累了身体也不舒服,包括家务。

但是,她母亲的努力没有改变幸福的婚姻,反而改变了和她一样没有安全感的女儿。

表兄找到了对她百依百顺的丈夫,但她并不珍惜,而是走到了与母亲相反的极端。

表兄在家做任何家务,即使丈夫回家累了,她也要求照顾自己,吵架的时候也没有弱点,一定要让丈夫哄她,节日生日她不给丈夫准备礼物,但是自己一定要有礼物……

今年假期回家

表兄和母亲一样,是对结婚没有安全感的人。她认为只要不像母亲那样付出,就能控制所有的婚姻。

实际上,一味地要求无限的安全感,反而会加速疲惫地离开对方。

安全感是生命的本色,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

这种状态与父母自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想让孩子有安全感,首先必须是有安全感的父母。

02

我接受最真实的你,无条件地爱你

我当老师的时候,发现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整天和小大人一样认真,好像不愉快。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

我值班巡逻,发现班里经常考试的女孩躲在灌木丛里哭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本月考试失败,感到失去了父母和老师的期待。

那一刻,我很疼爱她。她才十三岁,却让自己承担了这么重的负担。她的努力取悦别人,自己痛苦不满。

此时,如果她的父母想理解她支持她,她至少可以在家哭,而不是躲在黑暗的灌木丛下哭。在父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最健康的态度应该是:我接受最真实的你,无条件地爱你。在此期间,陈小春和小春被吸粉了。

陈小春在节目播出前,实力保护孩子。他对网民说:他不漂亮,不帅,说话也不好笑。希望大家不要伤害我的儿子,骂我。

节目播出后,没想到大家都喜欢小春,记者问:今后小春会进入演艺圈吗?

陈小春说:我不喜欢他进入演艺圈,但如果他真的进去,我也没办法。录制这个节目,一定要给大家看。看我儿子,有多丑!

陈小春在采访中多次说自己的儿子不漂亮,但在节目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条件的爱。

陈小春脾气暴躁没有耐心,看到儿子走得很慢,到处看着,不由得发脾气:喂!你能早点做吗?

突然的怒吼,吓得旁边拍照的过路人转身逃走了。小春没有哭,没有怯懦,像大人一样和父亲商量。你不生气吗?

陈小春意识到自己的态度错了,立刻向小春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爸爸爱你。

陈小春对他温柔时,小春偷偷对照相机说:他喜欢我。满脸的得意和幸福。

安全感是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接受被爱的孩子,以平等的姿态和父母交谈,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容易自信地成长。

看到陈小春和小春的交流,小春经常对父亲说我也永远爱你我想每天和你成为好朋友。由此可见,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仅对孩子有好处,还会滋养自己。父子之间传达爱表达爱的行为本身就是治愈的能量。

03

给孩子建立规则,鼓励孩子独立

给孩子安全感,父母不仅要给予无条件的爱,还要给予适当的规则,鼓励独立。

我记得出差去了七七个城市,第一次见到她三岁的女儿,邻居的少年也在他们家玩。

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孩子喝的牛奶翻到地毯上了。七七问发生了什么事少年有点无知,急忙说:不是我。没想到她女儿马上承认了错误。妈妈对不起,我刚才没看见,不小心摔倒了。

我很吃惊。吃饭的时候称赞女儿,年轻的时候负责。

七七说:她小的时候也会撒谎,我们骂她。之后,我们对她说,做错事要承认,父母和她一起解决。

所以七七很少因为女儿自愿承认错误的骂人,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少女的心有充分的安全感,不是逃避责任逃避惩罚,而是理解错误的事情必须立即解决。

给孩子制定适当的规则,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有安全感的人,容易被喜欢、接受,也容易在集团中找到归属。

因此,孩子可能不会成长为我们认为的样子,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告诉孩子

你不完美,注定要奋斗。

但你值得被爱,我们永远爱你。

补充: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十大表现

1.睡觉习惯抱着东西或蜷缩着睡觉。

2.多吃或不吃,喜欢甜食。

3.读旧的,抱着胳膊,不可思议的孤独。

4.打开灯睡觉,害怕黑可思议的恐怖感。

5.喜欢有口袋的衣服,穿没有口袋的衣服,不知道放在哪里。

6.虽然不喜欢说话,但有时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话。

7.喜欢角落和窗边。

8.喜欢拥抱或握手等肢体接触。

9.喜欢听对方甜言蜜语的同时,也有疑问。

10.喜欢听歌,越悲伤越喜欢听悲伤的歌。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缺乏安全感是许多家长面临的一个挑战,这种情况可能由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非病理因素引起,也可能与自闭症、分离焦虑障碍等病理性因素有关。为了帮助孩子增加安全感,家长可以从改善家庭环境、调整教养方式入手,同时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1、家庭环境因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详细]
发布于 2024-11-20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