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所有父母必须接受的残酷真相:你的付出,99%是没用的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父母这一生,都有着操不完的心。

其中操心操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

我有一个朋友昕昕,不惜辞去公司一把手位置,回家做了全职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殚精竭虑,付出一切,可孩子不开窍,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

她亲自上阵辅导孩子写作业,但孩子可以磨磨蹭蹭地写到11、12点;

她下血本报了很多辅导班,可孩子就是学不进去;

她精心设计了很多奖励方式,但是收效甚微...

一说到孩子学习,她就特别的难过:“说不在意孩子成绩,让她快乐成长的都是假的,我在意的要死!”

虽然很残忍,但是我想告诉她的是:你的付出,99%都是没用的。

孩子的成绩到底跟什么有关?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

研究调查了一千所学校里两万多名儿童的学业进展,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最终,出现了一个颠覆常识,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

先列出8个相关因素:

小孩拥有高学历父母

小孩拥有完整的家庭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区

小孩的妈妈在30岁或者更晚的时候生她的第一个小孩

小孩的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到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小孩在家里面有很多书籍(父母看的)

小孩的父母每天给他们读书

研究发现,有4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考试分数高度关联,而剩下那4个因素毫无影响。

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些和孩子成绩有关,哪些无关?

01

有关:小孩拥有高学历的父母

无关:小孩拥有完整的家庭

父母学历高,孩子成绩优异,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毕竟他们很看重教育,智商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较高。

但是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并无影响。这个结果对于那些为了孩子的学业选择隐忍的父母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

想先说一个故事。

著名作家池莉曾经老公吵得不可开交,所受屈辱数不胜数,她断定自己的婚姻已然失败。

"婚姻本身,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可以简单归结到一个字:缘。缘分尽了就是尽了。

但是婚姻一旦涉及孩子,那就是一个字,万个字,无数个字也难以排解的矛盾和艰难了。”

为了孩子,她选择忍耐,和丈夫签订了离婚协议,同室但分居。

就这样,撑到孩子初中毕业那一天。池莉觉得可以向孩子坦白了,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儿打断。

"其实早就知道了,我上初中不久就在书柜里看到了你们的协议书。我没有告诉你,是因为你们一定是担心我学习分心,担心我像别的孩子那样闹别扭,既然这样,那我就成全你们的苦心吧。”

原来懂事的她在父母面前装了四年的“无知”。

聊天时,女儿还反过来安慰起了池莉,如果婚姻不和谐,离婚对大家都好。

后来,池莉的女儿考入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成为了克林顿、曼德拉的校友。

你会发现,父母的离婚对孩子的成绩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为了孩子的学业,努力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成为很多父母所坚持的偏执。

其实你们相不相爱,孩子最知道。

就像我邻居家的孩子,知道父母为了她假装恩爱的时候,突然不吃不喝不去上学了。

有时候,光坚持形式上的完整,而丧失了温情,其实是最伤孩子的婚姻姿势。

02

有关:小孩的妈妈在30岁或者更晚的时候生她的第一个小孩

无关:小孩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魔鬼经济学》一书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假如一名妇女30岁之后才要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学校成绩好的概率会较高。这样的母亲往往是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换算到中国,也是如此,晚婚晚育的好处,我们听过太多,只不过中国晚婚晚育的年龄会比国外要早一些而已。

研究表明,26—28岁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间,生的孩子也会更健康,更聪明。

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可达109.29。

与此同时呢,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辞职在家不工作,对成绩毫无帮助。

这真是扎了全职妈妈的心啊!我们牺牲自己,付出一切,竟然对孩子的成绩一点用都没有?!

有部韩剧说:“孩子的成绩,取决于爸爸的经济实力和妈妈的情报能力。”

妈妈的情报能力,就在于每天了解大量的养育信息和大力搜罗好的兴趣班和培训班,为孩子规划一个孩子将来。

而全职妈妈的情报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武汉的一位爸爸在网上讲述了一段心酸育儿经历:“自从孩子出生,我妻子就辞职在家专心带孩子。

在我的记忆中,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就被他妈妈逼着上培优班,从没有过周末。

6年来,妻子把他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

早晨6点走,在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解决掉早餐,就去培训班了。

晚上9点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12点才能休息。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他在学校课堂上哈欠连天,培训班的作业已让他筋疲力尽了,哪还有心思去听老师的讲课?

他人坐在课堂上,眼前看到的只是一个幻影。

而他母亲付出这么多,产生了自我感动,每次都跟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啊!’

然而,儿子因为精神压力过大,白头发越来越多,更讽刺的是,成绩没啥好转,还产生了厌学情。”

承认吧,那些年我们费尽心思的陪伴和苦心钻研的教育技巧,对孩子的成绩,并无帮助。

03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无关: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区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说:“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不得不承认,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把一些人远远甩在身后。而父母的不努力,不上进,可能就会让孩子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不止一条街。

正如作家王耳朵所说:“你不尽力打拼和赚钱,就无法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你没有好的学历,就不会提前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你不懂得教育是一个过程,就永远培育不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成绩却与是否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无关。

搬到好小区,甚至学区房就能让孩子成绩更好?洗洗睡吧,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表面现象。

正如换了好鞋不会跳得更高,是一样的道理。

04

有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家中藏书多就可以让孩子成绩变好?其实细想,发现很有道理。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你没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你每天手不释卷的样子,也会被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们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他们认字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成绩也不会让你担心。

如果你的最大爱好是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家里有牌局,天天出入的都是牌友,两口子讨论的都是哪个剧好看,哪个游戏好玩,谁的牌技好。

就算你每天晚饭后坚持给孩子读上一小时的书,小孩子对书的兴趣也不会比对手机,游戏,麻将大。

因为对他来说,手机,游戏,麻将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不是书。那孩子就不会喜欢看书,成绩自然不会如你所想的那样好。

之前听过一句话:“小学成绩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没有海量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6-12岁阶段,是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那这个孩子的天赋就会被饿死,更别提成绩了。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父母学历,经济社会地位,家中藏书多少还是母亲的生育年龄,说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保持家庭完整,母亲放弃工作,搬到更好的小区,费心为孩子读书,说的都是父母的行为,即“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

而以上的全部事实表明: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重要的话,说三遍。

这个结论的意义远比看上去深刻得多。

与其为孩子,学会在婚姻里隐忍,不妨解脱自己,也解脱孩子;

与其为孩子的成绩殚精竭虑,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押注,倾注全部了心血,而放弃了自我成长和追求。

与其逼孩子看书,监督孩子写作业,不妨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则,用环境影响孩子。

记住,还是那句老话,育儿先育己,要不然你的付出,99%是无用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父母必须接受的残酷事实 你的99%付出是无用功
父母必须接受的残酷事实 你的99%付出是无用功
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父母这一生,都有着操不完的心。其中操心操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我有一个朋友昕昕,不惜辞去公司一把手位置,回家做了全职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殚精竭虑,付出一切,可孩子不开窍,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她亲自上阵辅导孩子写作业,但孩子可以磨磨蹭蹭地写到11、12点...[详细]
发布于 2022-02-07

最新推荐

不喜欢妈妈是什么心理
不喜欢妈妈是什么心理
不喜欢妈妈可能源于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冲突或未满足的心理需求,常见原因有童年创伤、控制型教养方式、价值观冲突、情感忽视、代际沟通障碍。1、童年创伤早期经历中的身体或情感伤害可能形成持久心理印记。若母亲曾长期采用贬低、体罚等不当教育手段,子女易产...[详细]
2025-07-02 05:00
不喜欢的人一直纠缠你怎么办
面对不喜欢的人纠缠,建议明确拒绝并保持距离,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沟通、设定界限、保留证据、寻求调解、法律途径等。1、直接沟通清晰表达拒绝态度是首要步骤。选择私下场合用平和但坚定的语气说明感受,避免使用模糊或委婉的措辞。对话...[详细]
2025-07-01 15:17
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什么性格
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可能与控制型人格或偏执型人格特质有关,这类性格通常表现为过度追求主导权、缺乏安全感、低包容性、高防御性、对批评敏感等特征。1、控制型人格倾向习惯性否定他人意见往往源于对失控感的恐惧。这类人群常通过压制反对声音来维持心理安全...[详细]
2025-07-01 13:08
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逻辑记忆。3-6岁儿童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机械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此时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难以通过逻辑关系形成系统性记忆。1、无意识记忆3-6岁儿童记忆多为无目的性,在游戏或生活场景中自然记...[详细]
2025-07-01 11:00
不适合学车的人的特征
不适合学车的人通常存在注意力缺陷、空间感知障碍、情绪控制困难、肢体协调性差或严重交通恐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影响驾驶安全,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评估。1、注意力缺陷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人群不适合学车。驾驶需要持续观察路况、仪表盘和周边环境,注...[详细]
2025-07-01 08:51
不社恐的人怎么看社恐
不社恐的人怎么看社恐
不社恐的人通常难以完全理解社恐者的心理状态,但可以通过观察行为差异和换位思考来建立认知。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过度紧张、害怕被评价或拒绝,而不社恐的人往往能自然应对这些情境。不社恐的人看待社恐行为时,容易将对方的回避误解为冷漠或不...[详细]
2025-07-01 06:42
不社恐但是讨厌社交
不社恐但是讨厌社交
讨厌社交但不社恐的人通常对社交活动有选择性排斥,这类心理状态可能与性格特质、环境适应、认知模式、情感消耗、价值取向等因素有关。这类人群往往能正常社交,但主观上回避无意义的社交互动。1、性格特质内向型人格更容易产生社交厌恶感,这类人通过独处恢...[详细]
2025-06-30 17: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