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当孩子向你诉说苦恼时,他想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力量!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事情太多不知道从哪儿入手;

遇到困难,脑子就一片空白;

被同学欺负,遭排挤;

与亲人、朋友分别……

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他们因此焦虑、沮丧、悲伤……没了自信和积极性,怎么办呢?

01

家长的反应会影响孩子面对烦恼的勇气

当孩子表达烦恼时,我们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

◎“烦收拾屋子?你妈我天天除了收拾屋子还得上班呢!”◎“作业写不完,谁让你不抓紧时间写的!”◎“跟同学吵架了?别理他就是了!这点小事你也烦?”

当我们表达出:“这么点小事就把你愁成这样了,想想办法啊!”孩子就会感受到我怎么这么糟糕,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啊,然后更加纠结。

如果当孩子表达出苦恼时,看到别人的反应是烦躁、不知所措、无奈或不屑,他们就会就质疑自己,更加害怕面对这件事,同时他们学到面对这件事的态度也是烦躁和不屑。

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烦恼:

三岁的小朋友,自己穿不上鞋就会着急就会哭;

五岁的小朋友,爸爸妈妈因为忙没有时间陪他们玩,他们会伤心难过;

八岁的孩子会因为没写完作业而紧张焦虑;

一个中学生不会因为穿不上鞋、没有父母陪着玩、没写完作业而紧张哭闹,但会因为和好朋友吵架而不开心;

一个已经大学毕业的人会因为不知道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烦恼时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可是走过之后回想当初,就会发现这算什么啊……所以,请允许孩子经历和表现出他那个阶段的烦恼和纠结。

02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理解

当孩子向我们表达自己的烦恼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跟我说他的烦恼,是在向我求助,我要帮助他。

但很多时候,孩子的困扰,我们也解决不了,也不知道能怎么办。

作为家长不知道怎么办,好像很没面子,还会给孩子带来没有希望的感觉,因此我们会绞尽脑汁给孩子出主意。可是我们出了半天,没准孩子还会说:

◎“这个根本就没用!不是那么回事!”◎“你根本不明白我的感受!”

妻子抱怨自己的工作好难、不会做,如果丈夫一个劲地跟她分析,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恐怕妻子的情绪非但不会变好,还会更加郁闷,甚至会把矛头指向出主意的丈夫。

没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当我们遇到烦恼时,我们也不想这样,我们也想处理好工作,我们也想不被人嘲笑,也想写出作文来……

所以当听到别人的意见时,很清楚那是别人想的,不是我想出来的,问题还是存在啊,情绪更加烦躁。

我希望自己可以想出来。所以我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相信,相信我是可以处理好的!

◎“房间没收拾好的确让人挺烦的,你希望房间收拾成什么样子呢?”

◎“作业有这么多太烦了,写这么长时间是挺累的了,喝杯牛奶再写吧!”

◎“看得出和朋友吵架了让你挺郁闷的,证明你很在乎你这个朋友啊……”

03

放松能让我们自己找到办法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方法,可是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切思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想不清楚,说不清楚,一点都不想碰。

但如果可以放松下来的话,在放松的过程中能量会一点点聚集,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点子和办法也会自己一个个冒出来了。

在孩子情绪不好,很烦恼的时候,不妨先教会孩子放松下来,帮助孩子把思绪整理清楚,让他想到属于他自己的方法。正如绘本中瓢虫姐姐的好朋友一样,“放松之前,我的脑子好像打了结。现在我理顺了思路,我很清楚我应该做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个、两个方法,却不能跟着他们,告诉他们每件事情的办法。

但如果我们教会他们面对困难时如何放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他们遇到困难时会苦恼,他们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发现原来没有什么大不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想要助产 巧克力给您力量
想要助产 巧克力给您力量
分娩,对每个孕妈妈来说,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据产科专家研究,产妇的正常产程需12-16个小时,总共约消耗热量6200千卡。就相当于爬上200多层楼梯或跑完1万米所需要的...[详细]
发布于 2013-03-06

最新推荐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否定、过度完美主义、负面经历积累、社会比较压力、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引起。长期缺乏正向反馈或过度在意他人评价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但通过系统性调整可以改善。1、成长环境否定童年时期长期遭受父母或老师的苛...[详细]
2025-11-27 05:24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病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性格特征。长期缺乏自信可能与自卑心理、童年创伤、社会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因素有关。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缺乏自信的核心表现,往往源于早期成长经历中的负面评价或挫折。这类...[详细]
2025-11-26 16:10
对自己不自信了怎么办
对自己不自信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设定小目标、练习自我肯定、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改善。不自信可能由过往失败经历、他人负面评价、完美主义倾向、焦虑情绪、童年创伤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并纠正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是重建...[详细]
2025-11-26 14:31
对自己不自信叫什么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被称为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回避挑战等行为特征。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与童年经历、社会比较、负面反馈、性格特质、创伤事件等因素有关。1、童年经历早期家庭环境对自卑心理影响显著。父母过度批...[详细]
2025-11-26 12:51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被称为强迫性思维或反刍思维。这种现象可能由过度追求完美、焦虑倾向、缺乏安全感、过往负面经历、认知偏差等因素引起。1、过度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身要求极高,当面对不确定情...[详细]
2025-11-26 11:12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有些女性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不是靠名牌包堆砌,而是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独特气质。这种“贵气”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智慧。一、体态管理是隐形名片1、优雅的颈部线条每天刷牙...[详细]
2025-11-26 10:07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怎么办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可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结合兴趣点引导、创造语言表达机会、调整学习方法和增强成就感等方式改善。缺乏兴趣可能与教学方法单一、学科认知偏差、语言基础薄弱、兴趣转移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培养阅读习惯从漫画、科...[详细]
2025-11-26 09: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