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陌生人面前内向, 熟人面前外向, 是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 2021-12-28 15: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熟人面前可以滔滔不绝,但一遇到陌生人就表现得很木讷,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要想搞清楚,还得从人的内向、外向的性格气质的生理特征说起。

01

大脑决定外向或内向

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表面上因为性格,但是深层次是因为你的大脑习惯向你发出什么指令:冲刺还是观望。

大脑说:冲啊,别怕!别后退!你会外向、健谈一些,也会敢于在公众场合发言。

大脑说:不行!观察一下,别误判形式!你就会更仔细的观察环境、揣摩别人是怎么想的或者把自己退缩到一个相对安全的领域。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指令呢?大脑发出不同指令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吗?

原来,大脑中分泌的递质不同,携带的指令就不同。

有一种谨慎、严谨(怂)的递质:乙酰胆碱

它很谨慎,面对新情况,它的第一反应是:“STOP!让我思考下,先观望下”。

这就是为什么你面对女神时,明明超级想搭讪,但就是迈不出去那一步,是因为你的大脑在告诉你的四肢:“别行动兄弟,看看情况,别鲁莽!”

另一种浪到天际的递质:多巴胺

这种递质就厉害了,浪得要命了,它的宗旨只有一条:“冲啊!别退后!不服就干!绝不认输!”

你的大脑哪种递质分泌的多,你就会展示出什么样的性格和表现。因此把性格完全归咎于心里因素也是不全面的。值得关注的是“多巴胺”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激素,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会分泌很多的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恋爱时为什么恋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02

害羞、害怕尴尬是正常现象

笔者见过很多内向的人在特定场合中巴拉巴拉说个不停,也见过内向的人不断锻炼自己,能够出口成章地发言。也见过自信的小伙伴逐渐变成一个沉默的人。外向或内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外向一定就好吗?

简单地根据外向或内向来评判性格好坏并不全面、科学。

内向的人通常更加细心、有洞察力和执行力。相比和其他人沟通、社交,内向的人想喜欢自己研究或看书学习。在很多领域内向的人能带来更多的创造性成就。

03

面对熟人和陌生人,大脑运行机制不同

我们面对陌生人和熟人为什么会产生区别呢?

大脑相当精密,面对熟人和陌生人,大脑运行了两套机制。

美国心理学大咖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解释: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启用的是习惯思维。面对熟人,大脑直接启动了系统1,在比较舒服和习惯的情况下,人不会设防,讲起话来也就跟平时说话一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说什么。当遇到陌生人时,大脑里面没有设定好的与其相处和说话时比较惯用的模式。

这就需要启动系统2,但系统2通常比较懒,只有在大脑启动系统1没有找到惯用的路径后,才会启动,这当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所以面对陌生人,我们不可能反应那么迅速,对话时不会那么自如。用常人的理解就是比较内向了。

04

学会正视自己的性格

1、陌生人面前内向和熟人面前外向的性格理论解释

根据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性格的外向和内向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精力来源和互动方式。外向的人一般将注意力聚集在外部世界和同他人的交往上,比如聚会、聊天、讨论;而内心的人更多将注意力聚集在内部世界,倾向自己内心体验,比如自省,独立思考和看书等。

2、与熟悉的人侃侃而谈就一定是外向的吗?

外向的人与内向的人和熟人交流,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依据,比如,内向的人同样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同事聊起来也是侃侃而谈,你能判断这人就外向吗?显然不能,这是一个假象。

3、陌生人前内向,熟人前外向的正确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人,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其实这就是一个人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的问题。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通过与陌生人交流这一生活场景才是更容易判断一个人内向和外向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说,陌生人面前内向,熟人面前外向,其实是内向性格的一种正常不过的表现而已。

一直都在听别人用自己所谓的经验和阅历来教育我“要开朗,多跟别人交往”“这是社会,你必须要习惯”。但是我一直在想,这些人的所谓经验真的适合我吗?这个社会的风气我就必须要顺从吗?我无法忽视面对人群时内心的疲惫和不安,也没办法遗忘跟别人互相客套时心情的烦躁和阴郁,毕竟过多的社交只会让我感觉颓丧难受。无论我怎样向别人解释我的性格,他们大多也只是嘲笑“那只是一个借口,你还是不成熟。”

无言以对,只能说,我只是内向,但这并不是缺点,既不需要改正,也不需要被评头论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在别人面前总是很拘束
在别人面前总是很拘束
在别人面前总是感到拘束,这种感觉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人都会在陌生人或大型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这可能是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或者害怕被他人评判。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一些积极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如。1、提升自信心:自信是克服拘束感的关键因素。你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并逐步实...[详细]
发布于 2024-12-08

最新推荐

抗压能力很差怎么办
抗压能力差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培养情绪管理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放松训练、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改善。抗压能力不足通常与负面思维固化、应对技能缺失、长期慢性压力、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认知模式识别并修正自动化负面思...[详细]
2025-07-26 17:00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怎么调节
抗压能力差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培养情绪管理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规律运动训练、学习放松技术等方式调节。抗压能力不足通常与长期压力积累、心理韧性不足、负面思维模式、生理机能失衡、缺乏应对技巧等因素有关。1、调整认知模式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详细]
2025-07-26 14:55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遇到大事就心慌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遇到大事就心慌
抗压能力差遇到大事心慌可通过调整认知方式、练习放松技巧、建立支持系统、规律运动、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与性格特质、负面思维模式、缺乏应对经验、长期压力积累、潜在焦虑倾向等因素有关。1、调整认知方式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对事件的灾难化解...[详细]
2025-07-26 12:51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一点事情就不开心
抗压能力差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培养情绪管理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放松训练、寻求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抗压能力不足通常与性格特质、成长环境、压力积累、心理创伤、脑化学物质失衡等因素有关。1、调整认知模式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对事件的解读方...[详细]
2025-07-26 10:47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适合做什么工作
抗压能力差的人适合从事压力较小、节奏稳定、人际关系简单的工作,主要有行政文员、图书管理员、园艺师、档案管理员、自由职业等类型。1、行政文员行政文员通常负责文件整理、数据录入等基础事务性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固定且可预测。这类岗位通常不涉及高强度...[详细]
2025-07-26 08:43
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抗压能力差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规律运动训练、学习放松技巧等方式改善。抗压能力不足通常与性格特质、成长环境、心理创伤、慢性压力积累、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1、调整认知模式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指出...[详细]
2025-07-26 06:39
抗焦虑症与养心安神的方法有哪些
抗焦虑症与养心安神的方法有哪些
抗焦虑症与养心安神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调节、饮食调理、呼吸训练等。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和恐惧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养心安神则侧重于通过日常习惯改善情绪状态。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缓解焦虑的常见心理干预手段,通过识别和修...[详细]
2025-07-25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