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际关系 > 正文

优越感是个什么东西?

发布时间: 2021-10-31 14:02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优越感,也称“自尊感”。感到自己优越于他人的情感。自卑感的补偿机制。

追求“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有时完美主义来自于成为一个“神”的努力。过去的创伤性的经历容易导致一个人缺乏内在的自我肯定,继而通过完美主义来取悦别人来找回自我肯定。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有时孩子被关爱的无所不至,唯我独尊的时候,成天活在赞赏声中也不见的是一件好事,或者说也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就会在毕生当中尽量保持自己的这种“优越感”,不断的寻求一种比别人强的感觉,无法面对他人的否定及不认同,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及缺点。当然这种情形的发生也可能来自于父母“有条件的爱”,只有你成为第一名我才能爱你。

当这种让身边的人以自己中心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她也会选择逃避人群,毕竟这样还可以保有成为公主的梦,不至于这个梦在现实中破灭。有时她也会选择一个受人注视的职业,好比模特、明星、空姐、或大商场装扮明丽的化装品小姐,只要能让她找到受人关注的感觉就好,职业本身不主要。当然“她”有时也是“他”,并不局限于性别,这种追求同样也可以表现在男性身上,这时要成为的就是国王、君主、可以把持一切的神。

当对这种优越感的追求成瘾的时候,就会恐惧面对现实,面对一个普通的自己。就像毒品一样,她宁愿活在这种理想化的幻想当中,也不愿面对现实。所以放弃这种病态的追求有时就好像戒毒一样艰苦,但如果不戒除,将永远无法真实的活着,永远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他一直试图逃避的自己。

在这种寻求的作用下,一个人很轻易对自己不满、自责、自恨,甚至会有自我覆灭的冲动。因为理想的自我一直是努力追求的,现实的自己是一直努力摆脱的,但当理想无法达到,现实无法摆脱的时候就会陷入这种两难之中,即无法成为公主,也无法逃离这个可怜的平常的躯壳,对理想自己的愿望越增强烈,就越对现实中的自己厌烦,腻烦达到顶点就是自恨,自恨到达顶点就会有轻生的主意,因为既然理想的自我无法达到,那么还不如毁掉这个现实中的自己,这样也不至于在现实眼前低下头来,接收原来的自己,就可以不再面对这样残暴世界的本相,就可以一直生活在公主与神的幻象当中来自欺。

如果荣幸的话,在很长的一段人生中,他会表现的很杰出,异乎寻常,可以继续维系他的神话,可以继续保持和他人比拟的优越感,四周的人也会以为他是令人羡慕的出色的人,令人崇敬的人,一个社会上或学校中的成功者。但不要忘了理想究竟是幻想,毕竟在现实当中没有人能君临天下,没有人能永远保持优越感,没有人能永远让别人以他为核心。梦总有醒的一刻。因为他一切的“成绩”皆来自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平凡人的恐惧及成为一个超人的梦,所以当他无法再继续扮演一个全能的超人的时候,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逃避这样一个现实,他可能会挑选放弃及退缩,不去接受挑衅,不去面对人群,当然也可能会用各种逼迫的方式来逼自己继续努力,比方他会逼着自己在各种场所表现良好,逼着自己在各各方面表现精彩,虽然现实已经告知他,这是不可能的,人无法在所有的方面做的好,表现的杰出,人无完人,但他依然不会结束这种无谓的努力,因为他即无法放弃成为神的幻象,也恐惧面对做为一个普通人的自己。因为从前的阅历是如此的美妙,甚至于让他信任自己就是一个神,让她相信自己就是一个万人瞩目标公主,所以他情愿继续这个梦,而不愿直面现实。

正是有着这种病态的追求,所以咱们就可以很好的懂得为何患者无法面对自己的任何缺陷;为何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把自己全部人否认;为何被人拒绝是如此的恐怖;为何要赢得所有人对他的爱好及认同,为何会对来自于他人的伤害如此的敏感。因为他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自己,毕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他无法接受自己做为一个普通人的现实,无法放弃并且病态追求的吸引力。

有时这种病态的自负与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掩护的方式。有时是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有时是为了防止成为某个人。

当一个人把幻想化的自我当成事实,就会害怕现实,就会胆怯现实中的自己。当他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刺穿的时候,他可能会抉择废弃;可能会变得易激惹,对生活中来自于别人的一点小的损害而耿耿于怀甚至会去报复,因为只有这样才干持续维系他完善自我的形象,能力不至于让病态的自信幻灭。

当然,有时这种报复的倾向不一定以显明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仅仅是在内心中感想到强烈的愤怒及不满,比如:当他人开了自己一个玩笑;当他人对自己哪怕有一点的伤害;当他人没有表现出对自己足够的尊敬的时候,患者内心中的恼怒就会变得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愤怒及报复的冲动和刺激事件本身基本不成正比,就好像别人无意中踩了他一脚,他就需要打别人一拳才能消气一样。即使这种易激惹的情感已经影响到了他的重要人际关系,他也很难意识到,这是因为自负受损而非现实伤害才让自己如此失去理智。正是因为他要维系一种与他人相比的优越感,一种成为超人的自负所以才会无法忍受那怕一点伤害。

为了维系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有时患者还会无意中把自己表演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唐僧或佛祖式的人物。一个大学生,生活中充斥了无数的担心与恐惧,因为就算是吐一口痰他都无奈谅解自己这样“罪过”的行为,更不要说当学校作业多的时候抄一次别人了功课了。

他的生活中布满了不确断定性,他必须让他人赞助自己来寻找肯定的谜底,就算是错了自己也不必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纯洁性”,所以当他今天上网了;当他多花了多少元钱在午饭的时候给自己加了一条鱼来吃;当他在军训的时候偶然偷勤;当他在吃肉就认为自己杀生的时候,就必需给亲人一遍一遍的打电话,来求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只有一直的求证他才可以逃避自己需要承当的义务,他才可以犯过错,因为就算错了,也是亲人错了,而非自己错了。这样他就继续可以维系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当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恐惧不安,无法忍耐。当然这种完美主义的标准也会外化,当他用这种圣人的道德观来要求自己的时候,也会用这种道德观来权衡别人,当发现别人也没有做到,包含心理医生,他就会对他人及这个世界感到扫兴。

但问题不在于他自己不够好,他人不够好,这个世界不够好,而是他用圣人,用一个足够好,足够完美的尺度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无意识中就把自己标榜成为一个圣人,一个相对纯粹的人,所以,任何违反他的价值观的货色都是让他恐惧的,其实他恐怖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恐惧意识到自己实在也仅仅是一个一般人的现实。

从上面的剖析得悉,恰是因为追求优越感或为了逃避内心中的恐惧及焦急,所以,一个人把理想化的自我当成实在的自我,把想像当成了现实,他就无法面对做为一个普通人的自己,无法面对这个普通的世界。

这样,他就会迷失真实自己,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真我,而是为了病态的自负及追求优越感,以证明自己的出类拔萃及不同凡响,来满意理想化自我的等待。所以,即便他有令人爱慕的工作,圆满的家庭,良好的经济前提,美貌的表面,良好的学历,他都不会真的幸福,因为他抱有成为超人的追求,所以他不会关注自己哪里足够好,只会关注哪里不够好。

所以,就算他已经令人羡慕,依然不会对自己满足,因为做为平常人总有不够好的处所,但这不合乎他的追求,他的追求是“全都好”,这样他才能觉得有价值,这样他才能知足自己君临天下的优越感及自负的需要。为了达到这样的宿愿,他会取舍过于追求胜利而无法面对失败,当然也会表现为极度敏感的报复心理,或为自己设定圣人般的行为准则,这一切都是为了维系一种内在的自负的需要,而非真实自我的需要。

所以就算他努力去挣钱,也许他爱的不是钱自身,而是钱带给他的价值感与优越感;兴许他会结婚,但他不是爱那个人,而是为了找一个人“完人”,来匹配自己高尚的“品位”或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他会极为善良或与世无争,但这种仁慈的背后暗藏的却是通过善良来证实自己是一个圣人,而不是为了善良而善良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

胡小庆已帮助过1.8万人入驻年限11.5年

预约咨询私聊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成长心理:远离“金钱优越感”
成长心理:远离“金钱优越感”
父母有钱,又怎样让孩子理解父母的金钱与资产同自己成长之间的心理关系呢?在这一点上,西方一些大富翁的做法颇值得中国父母的借鉴。与我们所说的“再穷不能穷孩子”不一样,西方人崇尚“再富不能富孩子”,富翁们意识到让孩子拥有一种天生的金钱优越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他们通常只...[详细]
发布于 2011-12-13

最新推荐

特别紧张的时候怎么缓解
特别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心理暗示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通常由压力、焦虑或外界刺激引发,及时调整身心状态是关键。1、深呼吸法。深呼吸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具体方法是:吸气时缓慢而深长,感受空气进入肺部,随后缓慢呼出,重复5-10...[详细]
2025-04-08 08:58
高考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高考心理压力大是常见现象,通常源于对成绩的担忧、家庭期望和竞争压力。缓解方法包括心理调适、时间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1、心理调适是应对高考压力的关键。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例如将“考不好就完了”转变为“尽力而为即可”。冥想和深呼吸...[详细]
2025-04-08 08:45
如何让心静下来不焦虑
如何让心静下来不焦虑
心静下来不焦虑的核心在于调整心态、改善生活习惯和运用心理技巧。通过呼吸练习、正念冥想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1、呼吸练习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深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放松,降低心率,从而减轻焦虑感。具体方法是:找一...[详细]
2025-04-08 08:45
抑郁症的前兆是什么
抑郁症的前兆是什么
抑郁症的前兆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无力、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两周以上。识别前兆有助于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1、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典型前兆,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空虚或绝望感。患者可能对日常活动失去...[详细]
2025-04-08 08:39
高中生内向不愿意和人交流怎么办
高中生内向不愿意和人交流怎么办
高中生内向不愿意和人交流可能是性格特点、心理压力或社交能力不足的表现,需要通过心理调适、环境优化和技能提升来改善。1、性格特点:内向性格本身并非问题,而是个体的一种特质。内向者往往更倾向于独处,可能在社交中感到疲惫。对于这类学生,需要尊重其...[详细]
2025-04-08 08:38
若孩子出现焦虑情绪家长如何处理
若孩子出现焦虑情绪家长如何处理
孩子出现焦虑情绪,家长可以通过理解、支持和引导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可能源于学业压力、社交问题或家庭环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沟通、建立安全感、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1、理解焦虑情绪的来源。孩子的焦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详细]
2025-04-08 08:36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的过度焦虑和恐惧。核心原因是依恋关系的失衡,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方式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家庭支持。1、遗传因素:分离焦虑症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详细]
2025-04-08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