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心理研究:女孩为何比男孩更易自卑?

发布时间: 2021-10-22 10: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有人说——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

意思就是儿子需要持续花父母很多钱去“建设”,而女儿则省去很多麻烦,可以“招来”一个女婿。

听上去,仿佛养女儿比养儿子省心。

相对于男孩的淘气,女孩天性中温柔、感性的成分更多,小时候女孩似乎也比男孩好管教。

但女孩的成长是否真的会比男孩更顺利?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纵向研究,它研究了自尊以及和自尊相关的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期到成年期的变化。

研究者第一次测试参与者自尊水平和人格,参与者当时年龄是为14岁。

10年后,研究者再一次测量了当年参与者的自尊和人格。

当分别评估男性与女性自尊变化情况的时候,研究者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随着时间增加,男性的自尊倾向于增加,而女性,则倾向于降低。

并且这种增加和降低非常明显。

自尊水平和人格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们的联系其实非常紧密。

随着时间变化,自尊增加或减少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人格特质。

自尊随年龄增加的女性更容易被人认为是有着极强幽默感、保护他人、善于给予、健谈的人;相反,自尊随着年龄下降的女性,易怒,情绪不稳定,讨好,卑微。

而对于男性,自尊随着年龄增加的男性,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并且认为自己有吸引力,与人相处表现也镇定、放松;相反,自尊降低的男性容易表现得焦虑,容易感到压力,有沉默的倾向。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

自尊对人格影响广泛,而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和别人的关系,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这个研究说明,女性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期,至少在自尊这个领域会比男性困难。

02

那么,女性是在自尊上天生就比男性有差吗?

并不是。一个人的自尊感,绝大部分是后天因素决定的。

女孩生活的环境,可能不断有人在“剥夺”她们的自尊感,但是却没人真的意识到这些“剥夺行为”存在。

父母对待男婴和女婴的方式就不相同。

有研究发现,父母倾向于和多和女婴讲话,而不是和男婴讲话。

母亲常常会花更多时间去安抚女婴,拥抱女婴,花更多时间看男婴玩耍——因为母亲相信女孩比男孩更需要帮助。

当男孩和女孩渐渐长大,他们接触到的童话故事也会有非常明显的性别设定王子要勇敢,公主要美丽。

一个强调性格,一个强调外表。

关于童话故事可能给孩子造成性别角色定势思维的看法早已存在,也被很多人意识到。

迪士尼近几年拍摄的动画片,也开始越来越多强调女孩独立、勇敢、坚韧等性格特点,而不仅仅只是强调“美貌”、“温柔”。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我有了女儿,我第一个要给她讲的童话故事是《美女与野兽》,而不是《睡美人》或者《白雪公主》,因为我想让女儿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女孩不是只能等着王子拯救,女孩也可以拯救自己的爱人。

即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关于性别的定势思维对孩子的影响,女孩成长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差别对待”的现象。

当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老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也会不同。

过去四十年也有很多研究发现,总的来说,老师对男孩的关注会多过女孩,这种关注也很可能促使男孩在学校有更突出的表现。

人们对待男孩和女孩同时表现出“领导力”这个特质的评价也不相同。

当男孩表现出领导力的时候,他更可能被赞赏,被肯定。

但女孩若表现出领导力,评价就比较复杂了,有时她会被贴上“爱使唤人”“爱表现”的标签。

这些标签可能会阻碍女孩领导力的发展,导致她们在职业生涯中的退缩。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自己争取利益上,人们对男孩更加宽容。

如果女孩和男孩一样表达自己想法,为自己争取利益,她更可能被贴上“任性”“蛮横”等标签。

到中学的时候,女孩在理科方面的平均成绩好于男孩,却没男孩那么自信。

从大概11岁开始, 30%的女孩会开始尝试节食,60%的女孩放弃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她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03

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从小最该注意哪些性格特点的培养?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敢于表达自己意见,和自我肯定感。

成人世界倾向于教导女孩要“温柔”,但是却很少给出具体的指导,甚至只是单纯的要求她们要“乖”,也就是顺从。

有些女孩因为过分在意人际关系,即便被骂也不敢回话,被要求做某些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敢拒绝。

如果你发现自己孩子缺乏主张自我意见的能力,要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意见,也要鼓励她正确的面对人际关系,尤其是友情。

告诉她,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不让你发表自己看法的人,可以不和他们做朋友。

而父母要少用“你真乖”去表扬孩子,反而应该对她说:不管你乖不乖,我都很爱你。

自我肯定感的基础是“我的存在有价值”。

不是因为我必须要做成什么事情才有价值,不是学习好才有价值,不是能帮爸妈做家务才有价值,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喜欢我才有价值……

而是我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这种价值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孩子从爱的滋养中渐渐获得的感觉。

最初爱的滋养就来自父母。

从小就能深切感受到被父母“爱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我肯定感。

有些父母内心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互动表达过程中却常脱口而出伤害的话,比如:我不喜欢你了。我没有你这个坏孩子。你当别人的孩子好了……

这些话说一次两次可能没什么,常常说就会破坏掉孩子获得自我肯定感。

不如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

谢谢你来当我的宝贝。

让孩子安心的感觉,自己被父母深爱。

作者:小楼老师,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领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女孩为什么比男孩更易自卑?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女孩为什么比男孩更易自卑?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01有人说——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意思就是儿子需要持续花父母很多钱去“建设”,而女儿则省去很多麻烦,可以“招来”一个女婿。听上去,仿佛养女儿比养儿子省心。相对于男孩的淘气,女孩天性中温柔、感性的成分更多,小时候女孩似乎也比男孩好管教。但女孩的成长是否真的会比男孩更...[详细]
发布于 2022-03-11

最新推荐

男人爱到什么程度会吃醋
男人爱到什么程度会吃醋
男人吃醋的程度通常与情感投入深度和安全感缺失有关,当感受到关系中的潜在威胁时,可能表现出从轻微不安到强烈占有欲的醋意反应。吃醋行为主要受性格差异、关系阶段、信任基础、过往经历、沟通模式等因素影响。1、性格差异内向敏感型男性更容易因伴侣的社交...[详细]
2025-08-21 17:00
男朋友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男朋友疑心病太重可以通过加强沟通、建立信任、明确边界、共同活动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疑心病可能由过往创伤、自卑心理、关系失衡、焦虑倾向或人格特质等因素引起。1、加强沟通坦诚表达感受是缓解疑心的基础。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深度对话,用我句式描述...[详细]
2025-08-21 15:20
男朋友脑子有病怎么办
男朋友脑子有病怎么办
男朋友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时,建议先通过沟通观察具体表现,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评估。异常行为可能由压力、情绪障碍、人格特质或器质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干预方式。1、压力因素工作负荷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易怒、失眠等表现。可通过...[详细]
2025-08-21 13:41
男朋友很自卑怎么办
帮助自卑的伴侣需要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和适度引导。自卑心理可能由成长经历、负面评价、社交压力、能力质疑、情感创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建立信任、调整认知、培养兴趣、专业干预、社会支持等方式改善。1、建立信任营造安全的沟通环境是缓解自卑的基础。日常...[详细]
2025-08-21 12:02
男女朋友同居后总发生矛盾
同居后频繁发生矛盾是亲密关系中常见的磨合现象,主要源于生活习惯差异、个人空间需求、经济责任分配、情感期待落差及沟通方式冲突。1、生活习惯差异同居意味着双方需要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如作息时间、卫生标准、饮食偏好等具体差异可能引发摩擦。例如夜型...[详细]
2025-08-21 10:22
男女关系变淡的原因
男女关系变淡可能由沟通减少、情感需求错位、生活压力转移、共同目标缺失、外部诱惑介入等原因引起。1、沟通减少长期缺乏深度交流会导致情感联结减弱。双方可能因工作忙碌或习惯性沉默而减少分享日常感受,逐渐形成情感隔阂。未解决的矛盾积累会进一步降低沟...[详细]
2025-08-21 08:43
男孩子心智是不是没有女孩子成熟
男孩子在心智成熟度上通常比同龄女孩子发展稍晚,但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心智成熟受大脑发育速度、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因素影响,部分男孩可能在情绪管理、共情能力等方面表现滞后,而部分女孩也可能存在逻辑思维或决策能力发展较慢的情况。从神经科学...[详细]
2025-08-21 07:0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