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别让“讨好型人格”,毁了孩子的一生!

发布时间: 2021-10-20 17: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六一汇演要进行选拔比赛了,每个班都要出三个节目。苗苗能歌善舞,是老师特别中意的一个人选。可是,在表演节目那天,她却拒绝表演,在老师百般哄劝下,苗苗才说了,如果她去表演,李晓亚就再也不和她玩了。

她妈妈看到她这样,又气愤又无奈,说苗苗从小和李晓亚在一起长大,在一起玩的时候,什么都是听李晓亚的,新买的玩具,只要李晓亚想要,即便自己是一万个不愿意,最后也会给李晓亚玩。

后来,老师和李晓亚妈妈沟通了一下,这事才得以解决。但是,苗苗临场发挥却特别不好,因此落选。

很显然,苗苗是在讨好李晓亚,而且,她也习惯了这种和李晓亚在一起的相处模式,也无法控制自己讨好的行为。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斯派维,他有一颗聪明绝顶的大脑,十岁的他就发明了永动机。可是,他也都知道,爸爸爱弟弟多一点,因为弟弟像爸爸一样有牛仔的个性和爱好,而他只是一个喜欢图纸和科学的小宅男。

在学校和家里他都不被认可,于是,他努力去讨好身边的人,试图去融入他生活的环境。弟弟喜欢玩枪,他就绘制枪的声波图,他想着这样就可以和弟弟一起玩了,结果却导致弟弟玩枪走火而死亡。

即使父母没有批评他,可是,他那一颗敏感的心,却总觉得自己有责任的。如果他不去讨好弟弟,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可他控制不住讨好弟弟,以及身边的所有人。

从幼儿成长发展来看,他们对家人是有要求和需求的,甚至,会耍一些“手段”来满足自己,这才是符合成长规律的。

什么时候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察言观色,把自己的想法隐藏,一切以别人高兴为准则,成为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呢?

也许就是从感到自己被孤立的时候,因为一个孩子很难独自面对和承受自己的孤独感,为了得到那一份爱和关注,他会刻意的去做些什么,来迎合父母的期望和需求,从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02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性格,而是跟父母平时教养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父母本身对自我、对家庭缺少积极认同和价值感,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去听从自己的安排。比如,当孩子调皮的时候,他们会说:“乖一点,不然别人会讨厌你”,“你要分享,才会有好朋友”,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利益或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别人。

一个朋友搬了新家,为了女儿可以尽快有要好的朋友,她经常会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有一次,小朋友弄坏了女儿特别喜欢的一个玩具,当时她女儿就不高兴了,生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朋友批评自己的女儿小气,说她这样以后不会有朋友的。等到同学和家长走的时候,还不顾女儿的反对,把一个芭比娃娃送给了女儿同学。

家长的这种大方,和不顾孩子的感受,就是在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别人开心才好。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言行影响下,孩子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喜爱来做事,哪怕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感受,极容易变成了一个“讨好型”的小孩。

1、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幸福

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环境是父母常常大吵大闹,冷言冷语,甚至,时不时来一场“华山论剑”,而事后,关于孩子的安抚工作没有做好,比如,告诉孩子我们不是在争吵,只是在讨论,可能声音有点大。而且,和好也要当着孩子的面。没有做到这些,也会增大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的几率。

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可能认为由于自己的“不听话”或者“不懂事”让爸妈生气,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听话,迎合父母的想法,强化自己察言观色的能力。但是,如果在父母争吵后,告诉孩子,和他们无关。

有一段时间,弟弟和弟妹因为一些家里的琐事经常争吵,而之前那个经常嚷着买玩具,要去游乐场的小侄儿,突然变乖了,会小心翼翼地问弟妹:“妈妈,我自己吃完了饭,你心情好不好?”“我乖乖睡觉,你就开心吧?”

从一个喜欢说“我不喜欢你了”的孩子,摇身一变,非常注重别人的感受,说明他在改变,在他争吵的环境里,他努力做好自己,因为希望这样父母不会争吵,很显然,也增加了他变成“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2、经常否定孩子的家庭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长时间去用否定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同时也容易形成讨好型的性格,从而希望以此得到父母的肯定。

孩子画了一幅画,欢喜地希望得到表扬,你却说:“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你说:“我们家穷,买不起那么多玩具”。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得到了别人的称赞,但实际上孩子是胆怯懦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

03

“讨好型人格”会让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善良”,认为吃亏是福,但实际上,“讨好型人格”的危险在于,孩子在成人后习惯性地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处理其它社会关系,“讨好”也会大大地降低幸福感。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里的斯派维后来决定一个人离家去领奖,在路上,即使饥饿难忍、孤独和害怕,可是,他战胜了自己,学会了在意自己的感受,不用再去讨好任何人。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里,如何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呢?

1、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无条件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营养”。

即使孩子犯了错,父母在批评教育后,也不忘了说一句“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内心获得满足,心里不会因为爱的匮乏,而去关注别人是否关爱他,也不会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去讨好别人。

不缺父母爱的孩子,心理才是自信和健康的。

2、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父母长期的高压和专zhi主义的教育方式也容易引发孩子的“讨好型人格”模式。

允许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给孩子选择和参与意见的机会,即使意见不同,也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父母的想法更好,这样的有商有量,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心,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有自主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有主见,不会随便依附别人的想法,在有异议的时候,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孩子充实富足的内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讨好型人格”孩子的认知中,他们通过“讨好”别人的方式,来获得赞赏和认可。

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多关注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通过努力和提升自己,去获得别人的赞许和认可。

比如,发现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发展特长。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自我确认感、自我满足,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

心若盛开,不怕别人不来。

4、多些欣赏和鼓励

孩子年龄小,自我认知能力欠缺,对自我的认知只能来自父母的评价,在教育的孩子过程中,父母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欣赏的态度,去鼓励他们,孩子才会信心百倍去发扬自己的优点。

得到欣赏和鼓励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强,不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而去讨好和迎合别人。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写过一本书《讨好是一种病》,在书中她写道:

“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一个人在好好爱自己之后,才能更好去关心别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因为过度去迎合别人,而失去了很多快乐和幸福,这本身就是违背成长规律,长大以后,也注定会成为一个内心缺乏幸福感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会“讨好”自己的人,这才是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

作者丨多多黛 哒哒BabyID:dadababyabc

作者简介:多多黛,80后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写给你们看。

作者简介:

李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1493人入驻年限7.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别让讨好型人格毁了你一生 讨好型人格需注意4点
别让讨好型人格毁了你一生 讨好型人格需注意4点
01最近看了很多篇文章,都是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其中,在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知名作家蒋方舟自爆她以前是“讨好型人格”。在她从小的意识里,很害怕为别人添麻烦而去讨好努力迎合别人,也不懂的去拒绝别人,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即使是别人有错殃及在她身上,也是她道歉的份。在早些年的时候我就...[详细]
发布于 2022-04-03

最新推荐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我学到了什么道理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需要理解其成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关键点包括识别触发因素、建立安全感、培养共情能力、正向引导及家长示范作用。1、识别诱因:嫉妒常源于比较情境下的资源焦虑,如兄弟姐妹间关注度差异或同伴拥有更优物品。观察孩子出现攻击性语言、破...[详细]
2025-05-18 12:24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心理压力、神经发育差异、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改善需从生理调节、行为训练、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入手。1、睡眠调整: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前额叶功能,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认知速度下降。建立固...[详细]
2025-05-18 12:12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挂什么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需挂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可能涉及神经发育异常、营养缺乏、心理因素、睡眠障碍及环境因素。1、神经发育问题:多动症、学习障碍或自闭症谱系障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异常。儿童神经内科通过脑电图、行为量表评估,...[详细]
2025-05-18 12:1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中药能调理好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中药能调理好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可能与脑神经发育、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心理压力、遗传因素有关,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1、脑神经发育:儿童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会影响执行功能,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中医归因于"髓海不足",可选用益智仁、远志等...[详细]
2025-05-18 12:10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缺什么营养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缺什么营养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可能与营养缺乏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铁元素不足、Omega-3脂肪酸缺乏、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锌元素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1、缺铁: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关键成分,缺铁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认知功能和注意力集中。儿童缺...[详细]
2025-05-18 12:09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可能与神经发育、环境干扰、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及心理压力有关,改善需从生理调节、行为训练、营养补充、环境优化及专业干预入手。1、神经发育: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是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常见生理原因。可通过感统训练如平衡木行走...[详细]
2025-05-18 12:07
孩子上初中后过于紧张焦虑怎么办呢吃什么药
孩子上初中后过于紧张焦虑怎么办呢吃什么药
初中生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环境、青春期生理变化、自我认知偏差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心理调节、行为干预和必要时的药物辅助治疗。1、学业压力:初中课程难度增加容易引发焦虑。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分段学习,每天安排30分钟有氧运动如...[详细]
2025-05-18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