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对不起,我有权活得“不优秀”!

发布时间: 2021-10-20 17: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生最不能忍的事之一,就是原本属于你的权利,被人随意夺去。

比如,当你辛苦读了4年大学,正准备好好和母校告别,突然有人告诉你因为不够“优秀”,所以没有资格参加毕业典礼时,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这样的事,最近还真的发生了。

前几天,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刷了屏,《交大,对不起,我不是那10%》。作者@一只栗砸儿是北京交通大学2018届的毕业生,她和很多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只有10%“优秀毕业生”才能去礼堂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而其他同学和家长只能坐在教室里看直播。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书单君的第一反应是:凭什么啊!“不优秀”就连毕业典礼都不让参加了吗?

后来我听说,北京交通大学已经调整安排,所有毕业生和家长都可以参加毕业典礼了,可有些话我还是觉得不吐不快:

一个人是否“优秀”,到底谁说了算,凭什么?

01

我们活在一个崇尚“标准”的世界

据我所知,不光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的几乎所有高校,每年都会评选“优秀毕业生”。

这像什么?就像工厂流水线末端的质检员,拿游标卡尺之类的工具比划一下,便把生产出的螺丝钉分出了“优品”和“次品”。

人和螺丝钉怎么能一样?

然而,我们所在的,就是一个崇尚“标准”的世界,总有人喜欢拿各种看不见的尺子对你比比划划。

电影《看上去很美》就是对此的绝佳隐喻。

刚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调皮捣蛋的方枪枪就受到了“特殊照顾”:老师同学把他按在地上,咔嚓一下剪掉了他的小辫子。

还没来得及心疼,老师就向他宣布了幼儿园的管理规矩:不能尿床,不许哭闹,自己穿衣服,饭前洗手……还有,按时大小便。

老师告诉方枪枪,只要能做到这些,就会得到小红花奖励。如果一周七天都能得到5朵小红花,下周就能当班长。

别的同学都有小红花,方枪枪也想要。可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老是尿床。于是,他决定在集体上厕所时使劲拉屎,只要拉出来,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然而,他抿着嘴唇皱着眉,还是没有拉出来,别的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还蹲在那里,最后只能像犯了很大错误一样,愧疚地对老师说:我拉不出来……

小红花并不只是一朵花,它代表着社会认可的优秀标准,哪怕早已不在幼儿园,它们还是幽灵般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学校,你要努力学习,争取高分,不考大学或考不上大学是无法被周围人接受的;

大学毕业,舆论认可的“好工作”,要么是公务员这种稳定的,要么是金融互联网这种多金的;

工作落实了,家人会希望你在25岁前找一个“优质”男朋友或女朋友,搞定房子车子,然后结婚,婚后两年内生第一胎,争取30岁前再生第二胎。

如果以上“小红花”都顺利拿到了,你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尽管如此,你的优秀之路难免还是会有瑕疵。比如,在大学里没能成为那10%的“优秀毕业生”,你可能连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资格都没有。

02

活得“标准”和“优秀”就好吗?

你也许觉得,过上这种“优秀”的人生不正是成功的表现吗,一切顺顺利利的,简直不要太让人羡慕。

很遗憾,拿到很多“小红花”,未必就会过得幸福。

前两年,有本书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的名字叫《优秀的绵羊》。

它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从学习到任教,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常春藤名校待了24年。他所接触的学生,很多都是这种画风:

他们成绩优异,每门功课都是A,似乎还博览群书;

他们多才多艺,擅长体育,谙熟多种乐器,掌握好几门外语;

他们富有领导力,能同时在多个社团里担任职务,课外活动排满了日程表……

而且毕业后,这些藤校精英都会过上“优秀”的生活:凭借亮点满满的简历,他们多半会在几家知名的投行或咨询公司中选择一家,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再不济,也是成为医生、律师、学者、商人,拿着让人羡慕的高薪。

然而,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却道出了这些藤校精英少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不是自然走向了“优秀”,而是在努力迎合“优秀”的标准,使得这种追逐本身看起来更像是虚伪的表演——

这些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讨好老师和教练,如何表现得讨人喜欢、亲和得体,他们对自己向精英迈进的各阶段指标也是一清二楚:拿到多少GPA、拥有几座个人奖杯、参加几次公益活动……

因为被压迫式地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很多优秀的藤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孤独……

在他们纯粹为了给简历加分而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修经济学金融学学位的时候,却鲜有人思考过:这些追求来的成果,真的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的吗?

出于他人的期望,而随波逐流选择了“精英”的职业,年轻时也许不觉得什么,但在三四十岁时,就会突然怀疑自己的追求是否正确,进而懊悔没有好好体会青春,没有活在当下。

“优秀”精英的中年危机,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不要以为中国精英大学生的现状和美国有很大不同。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教授就曾在一次演讲中披露,有40.4%的北大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自己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他发现,很多学生出现了一种名为“空心病”的心理障碍: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然而这些成就像是毒品,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就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03

活出你自己的人生

别误会,我并不是在说优秀的人容易有心理障碍。追求优秀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这种“优秀”是存在于他人之口的外在标准,还是存在于你内心的真正渴望?

那么多小红花,你是否问过自己,哪一朵才是你真正喜欢和想要的?

学者萧功秦曾经发问:为什么中国人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依我看,原因之一正在于,我们把对“优秀”的定义权交给了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我们在既定的标准之下循规蹈矩,不敢犯错,绝少探问自己的内心,更缺乏活出自我的勇气。

不过,“异类”的榜样也还是有的。

窦唯,前黑豹乐队主唱,王菲前夫,曾经站在中国摇滚音乐巅峰的传奇式人物。这一连串标签,你能和下图这个胡子拉碴、谢顶一半,抱着双肩包坐地铁的中年男人联系在一起吗:

以世俗的标准看,如今的窦唯是“不成功”的,他不写广为传唱的流行金曲,不走穴接受膜拜,也不参加综艺节目吸粉。平常的日子,他就做做自己喜欢的小众音乐,画几笔画,去小馆子吃面,骑电动车买早点。

窦文涛说,窦唯是不开口唱歌了,他只要是唱,分分钟都是钱,凭他身上那些事儿,若想炒作,汪峰一辈子也别想上头条。

在一次采访中,媒体人苗野问窦唯:做音乐的钱够养家糊口吗?怎么看待名利?

窦唯说,这要看你怎么去制定生活的标准。我的标准是很普通的,我有一辆富康车,除此之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不一定别人说你成功,你就成功了,对自己应该有一个认识。反正我认为我有成就感,我做到了我想做到的事情,做了音乐。

也许你会说,他是窦唯,有那样的才华和资历,才敢活出自己。

不一定。你我的身边,一定也有自己定义“优秀”的伙伴。

书单团队的宅少,最擅长写古今人物,旁征博引,文笔老道,几篇文章就已圈粉无数。但你不知道的是,宅少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大一没读几天便退学,开始了一个人埋头写作的日子,从投稿连续被拒到写出500万+阅读量的文章,他已写了差不多10年。

书单团队的小九,一个用生命原力书写文字的姑娘。但你想不到的是,她大学的专业是空乘,本可以靠颜值吃饭的她,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毕业后没有去当空姐,而是去做了一名机场安检,只想更笃定地生活,攒够钱去拜师学写作。从默默无闻到写出200万+阅读量的作品,她已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了两年。

其实,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旅程。最初和很多人一起,但走着走着,慢慢会意识到目标各有不同,终归要找出自己的路线。

海明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高贵的是优于以前的自己。

因为不是“优秀毕业生”,就不能现场参加毕业典礼其实没什么,因为这是别人定义的优秀,而你拥有“不优秀”的权利。

你应该努力追逐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望,向内扎得越深,就越明白你的独一无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标准里,不然很可能人到中年,才发现这不是想要的自己。

与其做一只优秀的绵羊,不如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或许后者才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

我们所受的教育,读的书,走的路,都不是为了使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使一个人成其为人。

当你活出自己的优秀,才是真正的强大。

本文转载自书单(id:BookSelection)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对不起,老婆.........
对不起,老婆.........
多少个本应陪伴你玩耍的周末,我却因为要开出租车而让你孤单度过 无数个本应枕着我的手臂入眠的长夜,我却因为要开出租车而让你独守空房 对不起,孩子 对不起,老婆 因为我是开出租车的 什爸爸的腰痛总是治不好,常常独自去医院挂号、交钱、取...[详细]
发布于 2018-12-22

最新推荐

高三心情烦躁静不下心怎么办
高三心情烦躁静不下心怎么办
高三心情烦躁静不下心可能由学业压力、睡眠不足、情绪积压、目标模糊、家庭期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时间管理、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社交支持、专业干预等方法缓解。1、学业压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考试竞争容易引发焦虑。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将大目标拆解为小...[详细]
2025-04-29 21:59
听到家长说话就烦躁怎么办啊
听到家长说话就烦躁怎么办啊
听到家长说话就烦躁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冲突、沟通方式不当、压力积累、自我意识觉醒、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1、青春期心理:青少年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对重复性说教产生抵触。建议通过正念呼吸练习调节情绪,每天进行10分钟腹式...[详细]
2025-04-29 21:53
高三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高三阶段缺乏紧张感可能与目标模糊、压力适应不良、自我效能感不足、环境支持缺失、生理节律紊乱有关。1、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会降低行动驱动力。建议采用SMART原则制定具体计划,如将"提高数学成绩"细化为"每周完成3套真题并整理错题",...[详细]
2025-04-29 21:47
高三学不进去又很焦虑怎么办
高三学不进去又很焦虑怎么办
高三学习效率下降伴随焦虑情绪,可通过调整认知模式、优化时间管理、改善生理状态、建立支持系统、必要时专业干预五方面缓解。1、认知重构:高考压力引发的灾难化思维是核心诱因,典型表现为"考不好人生就完了"的绝对化信念。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三栏记录...[详细]
2025-04-29 21:42
心理扭曲的孩子怎么挽救
心理扭曲的孩子可通过家庭干预、专业治疗、行为矫正、社会支持和自我重建等方式挽救。1、家庭干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长期忽视、暴力沟通或过度控制可能引发扭曲心理,表现为攻击性、冷漠或极端依赖。父母需接受家庭治疗培训,学习非暴...[详细]
2025-04-29 21:36
初一女生情绪压抑家长怎么办?
初一女生情绪压抑家长怎么办?
初一女生情绪压抑可能源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社交困扰、生理因素,家长可通过心理支持、沟通调整、环境优化、专业干预、健康管理帮助缓解。1、青春期心理:青春期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波动,大脑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弱。家长需...[详细]
2025-04-29 21:31
有嫉妒心理怎么办
嫉妒心理源于比较产生的失衡感,可通过认知调整、情绪管理、目标转移、社交支持、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嫉妒常由不合理比较引发,建议记录触发场景并分析自身优势,用客观数据替代主观判断。每天列出3项个人成就,强化自我价值感,减少与他人...[详细]
2025-04-29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