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完美主义者心中总有一个“别人”在看着自己?

发布时间: 2021-10-05 13: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这篇文章我来拆穿所谓“别人”的真面目——这个最大的骗子。

完美主义的人,极力于获取别人的认同感。极度恐惧来自外界的不认同感。这是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再多说。背后的某一种因素在哪里?

———从小到大,不论你干什么事,脑袋里有没有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站在那看着你的一举一动,看着你的表现是否达到她的要求?

我称这种心态为“很贱”的心态,是完美主义的可悲。究竟有多可悲,我会给出我的解释。(抱歉在很多“完美主义者”还拿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来标榜自己的优越的时候,我来下这样一个结论)

在每个人的同年,在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正是完美主义已经生根发芽的时候。不要以为你是长大后某个时刻突然“完美主义了”,完美主义,起源于完美主义认知的形成。从儿童时代就开始。

尤其适应那些在同龄人中“比较聪颖”,尤其是“学习成绩比同龄人都好”的孩子。这群“早年的明星”也是完美主义的易发人群。

当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一次干了一件比同龄人得意的事,于是,他的家庭,他的家庭以外的老师,他的邻居都开始表扬他了。夸他比别的孩子聪明,夸他懂事,夸他什么都比别的孩子好。

于是,“年幼无知无辜“的孩子做的事情得到了成年人的正面的回馈,于是,他们很开心。他们力图下次仍然去表现得比同龄人好来再次得到大人们的积极的回馈。

下次,考试成绩出来(我觉得在小孩子中间,更容易让大人来“定义”一个孩子好坏的最主要的标准便是学习成绩),孩子又拿了前三名的成绩。于是他再次被大人们吹捧,吹捧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其它的一切什么也都好。乖巧,聪明,懂事,长得好看,会穿衣服,干净,讲卫生,将来必成大器(这些小孩子容易出错的地方他都干得很好)。

02

一般来说,孩子成绩好,不会是今天成绩好,明天突然就不好了。这一般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可能持续一个小学,可以到中学,可能到高中。但小学无疑是最重要的阶段。六年里,一年四次,长达六年二十四次的考试,孩子不出意外地成绩都很棒,无疑每次这种来自大人的积极的回馈都会一次次地强化着他的认知。六年的时间足够让他认为——他自己就是如此完美的,比同龄人优越,凡事都能比同龄人干更好,凡事都能达到大人们心中完美的要求。这个时候,这个孩子的完美主义已经完全长成参天大树了。虽然孩子只是十一二岁而已。

在孩子如此小的时候,大人在孩子心目中无疑是高大上的。就是完美的化身,就是具备一切优良的品德,一切优秀的品质,一切评判事物的“好的标准”大人们都拥有。所以,他们接受来自大人的表扬,那就意味着他们被“完美的化身”——大人们接受了。难道这不是对他们自身的证明?他们的确是这么想的。话题回到我们身上一下,你今年二十几了,三十几了,是不是潜意识里还有这种思想?

当一次次“好的表现”都被在人们夸奖时,心智还不成熟的无辜的孩子们,开始想当然地去认为,大人对——那些代表着世间一切优良品质的完美的化身,在对自己期待着。他们期待着自己,去达到那样的完美的标准。

于是,孩子今后生活学习中的一切努力,都变得动机很简单了。就是让大人们满意。得到大人们的认同,他们就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会认为,他们想当然地就能享受到这种认同。这是他们应当享有的,因为他们比别人优越)

于是,当孩子足够大了,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只身去外求学或者工作了,虽然父母不在身边,虽然邻居街坊也看不到他们所作所为,但他们很巧妙地会将这种儿时对父母对邻居对大人们的期待转移到他们身边可以对他们作出评价的人。一般是处于某种可以给他做出评价的职位或某种特定相对关系中的人。他们会认为,这群人也在对自己期待着。就像儿时那样。自己所作的一切都要去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当他自己独处作事的时候,虽然身边没有人,脑袋里却会出来一个人,一个他渴望得到认同,一个可以给自己做出评价的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03

到这里,如果我说,事实上,这个孩子不会天生就享有被人关注的特权,不管他是在自己出生的生活环境里还是一个人在都是陌生人的外边的世界,也没有人会闲得蛋疼天天来期待他做出什么成绩。今天你表现好,我夸你两句。明天你表现得全世界最垃圾,那至多就是一件不常不过的事而已。你自生自灭,那都不是我的事情呀。可怜,这个孩子却在以为他遇到的每一个只要夸奖过他的人都在对他期待着,期待着他一如既往的表现,能够永远像夸奖他的那次做得那样优秀。

可怜,别人说了这话,都忙于自己的生活去了,这孩子却以为别人在花掉别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着他做得够不够好。这种一厢情愿的“感情支出”,对这孩子来说是不是很不公平。可这孩子就是那个那悲的受害者。

我说这是种“很贱”的心态,当然我不想把这个词语用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很小,他们很无辜,但如果我们成年人,还在受桎梏于这样一种自欺欺人的心态,那是不是“很贱”?很可悲?

如果,今天,你凡做事还在想着“别人”会怎么看,我在这里想澄清一下“别人”究竟是来自哪里的人,什么样的人。他们究竟值不值得你把自己放到如此低贱的一个位置,凡事都想去博得他们的认同,获取他们的好感。

我知道对完美主义者来说,他心中总会出现“别人”会怎么怎么样看待他。这不是他的错。虽然我们是成年人了,但儿时的那种认知一直在伴随着我们。我们把“别人”看成是曾经儿时是我们就以为的大人们——处于较高的位置,自身具有一切优良品质,并可以对我们做出评价。具体到学习工作中,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导师,可能是我们的上司,或者经验资历比我们老的同辈员工,也许他们是我们极度排斥的人,但我们却仍然可悲地下贱地想要极度获取他们的好的评价。因为他们处于某个比我们高的位置。他们也具有优良的品质,是某种完美的化身。我知道你不想自己这样,我也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04

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群“别人”?这群“别人”似乎脱离了现实处在一个只能被攀比和只能被膜拜学习的位置,可他们的现实基础在哪里呢?他们在现实中的位置在哪里呢?

答案是:他们也只能是这个世道中的人,只能是我们身边的人。跟你我他一样,有着人性的弱点,受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挣扎于自己的生活,甚至没有自己的方向,随波逐流,或者浸染世俗纷杂,内心深陷囹圄。

他们和你处在同样的位置。为了生活疲于奔命。他们不具备生来就在你之上,可以任意评价你的特权。在生活这场角逐中,他们不生来具备你无法达到的优越。

而你确信,在这场角逐中,你就永远钳制不了他们,你就只能是被压制?你相信你自己就只能是这样?你就这点能耐?就这点志气?

所以,“别人”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最大的骗子。说多了,一个孩子会形成这种认知,也是教育方式失败的产品。是教育方式的错误,更是病态的社会意识形态所赐。

既然拆穿了这个最大的骗子,朋友,你可以把你的内心释放出来了。去做你想做的自己。你对自己的认同就是你的价值的证明。

你是不是忽然觉得,当你的脑袋中忽然没有那个盯着你看的人,忽然没有了那些“别人”,你忽然间竟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开始新生活了。这个全新的世界竟然让你感到陌生。

让我们来庆幸这种感觉的到来。这意味着新的生命。卸下过去这么多年人生的包袱。去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愿所有完美主义的朋友,接下来路会更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完美主义者心中 总有另一个自己
完美主义者心中 总有另一个自己
01这篇文章我来拆穿所谓“别人”的真面目——这个最大的骗子。完美主义的人,极力于获取别人的认同感。极度恐惧来自外界的不认同感。这是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再多说。背后的某一种因...[详细]
发布于 2021-12-01

最新推荐

老是感觉自己很自卑怎么办
自卑感可通过增强自我认知、调整社交模式、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帮助、建立正向反馈等方式缓解。自卑心理通常由成长经历、社会比较、负面评价、性格特质、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1、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客观记录自身优点与成就,建立个人优势清...[详细]
2025-11-27 17:00
老是出现幻觉是什么原因
老是出现幻觉是什么原因
老是出现幻觉可能与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副作用、精神分裂症、脑部病变等原因有关。幻觉是一种感知障碍,表现为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虚假的感知体验,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看...[详细]
2025-11-27 14:55
老人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老人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老人疑心病太重可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社交活动、专业治疗、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疑心病通常由孤独感、认知衰退、过往创伤、脑部病变、精神疾病等因素引起。1、心理疏导通过倾听和共情...[详细]
2025-11-27 12:51
男人爱你叫老婆,宠你叫媳妇,不疼不爱叫你……
男人爱你叫老婆,宠你叫媳妇,不疼不爱叫你……
男人爱不爱你,从称呼就能看出来?别急着对号入座,先看看这三个称呼背后的心理学秘密。[详细]
2025-11-27 11:16
梦见去世的亲人,是好还是坏?看完这3点,你就明白了
梦见去世的亲人,是好还是坏?看完这3点,你就明白了
生活中,有些人一夜连绵梦,而有些人一夜无梦。梦,其实都源于内心的情绪。好比梦见逝去的亲人,多是因为现实发生了些事,你想告知对方。有人说,常梦去世的人,是不好的。但实际,那人是你...[详细]
2025-11-27 11:15
虚伪的人用嘴,真诚的人用心
虚伪的人用嘴,真诚的人用心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始于缘分,终于真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朋友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知心;感情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真诚。1、患难见真情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详细]
2025-11-27 11:13
走霉运时,主动扔掉三样旧东西,才能走上坡路
走霉运时,主动扔掉三样旧东西,才能走上坡路
人生路上,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起起伏伏如海上的波涛,时而会高涨,时而也会低落。晴时有风,阴时有雨,天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预测,而命运的斗转蜿蜒却总是难以预料。[详细]
2025-11-27 11:1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