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这4种家庭!

发布时间: 2021-10-12 18: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无忧无虑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出来的。

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这4种家庭。

01

经常打击孩子的家庭

有一个词叫“优秀的自卑者”,这样的人,在别人看来无疑是优秀且成功的,可是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种自卑,经常自我否定。

姜文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自卑者”。

姜文,著名导演兼演员,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家庭幸福,功成名就。

在外人看来,算得上“人生赢家”的姜文,在一次访谈中却说自己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而这种不自信,跟他的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姜文说了两件小事,一件是他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随手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让他去洗衣服。

后来他出名了,赚了钱,给母亲买了房子,可是母亲一次都没有住过。

从小到大,姜文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可是直到母亲去世,两人都没有机会得到和解,这也成了姜文一生的遗憾。

打击式教育就像一枚钉子钉在孩子的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会慢慢愈合,但是钉子上的锈迹却永远存在。

如果连父母都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只会打击他,否定他,那孩子还能去哪里树立自信心呢?

02

过于节俭的家庭

我的高中室友芸芸,今年32岁,从来没有谈过男朋友,家里快急疯了。

其实芸芸相了不少亲,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的自卑。

芸芸的妈妈是个非常节俭的女人,芸芸小时候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她的衣服不是哥哥姐姐穿小的,就是妈妈从亲戚家淘来的旧衣服。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芸芸被老师选中,要在“六一儿童节”代表全班表演节目,老师还特别叮嘱芸芸,到那天一定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芸芸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就在台上站两分钟,花这钱干啥,穿你姐的裙子就行了!”

虽然姐姐的那件裙子款式老旧,领子上还有几处洗不掉的黄斑,但芸芸还是硬着头皮穿去了。

芸芸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当时老师看她的眼神,还有同学们的嘲笑。

虽然,芸芸现在工作赚了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可是,她还是很自卑,每次去相亲,她总觉得对方在嘲笑她土。有好感的,也不敢向前迈出一步,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有人说,“穷养孩子”是让他在童年多吃苦,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

可是,从小没有对金钱的支配权,不但容易造成自卑的性格,还有可能因为对金钱的过度渴望,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

03

有暴力的家庭

“家庭暴力”,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对孩子之间的暴力,都会让孩子的人格产生变化。

美国曾做过一项调查,长期生活在家暴中的孩子,会形成两种极端的性格。一种是变成施暴者,将自己受到痛苦发泄在受害人身上,从别人恐惧的目光中,找到安全感。

另一种,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这种孩子长期出于恐惧之中,有着暴力留下的童年阴影,一想到便会不自觉的产生害怕情绪。

长大工作后,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首先想到的是退缩。在与人相处时,因为懦弱自卑,会经常受到同事的欺负却不敢反抗,在工作上,也往往没有突出的表现。

04

缺少陪伴的家庭

我有个朋友,是个中学老师,她跟我讲过班里一个男孩的故事。

男孩上初一,性格很孤僻,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有天晚上,医院突然打电话找到她,说男孩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可是医院怎么都联系不到他的父母。

朋友急急忙忙跑过去签了字,才将男孩送进手术室。

男孩醒过来,看到病床边的老师,忍不住哭起来。他说,父母很忙,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已经有两个月没回家了。

他每天回到家,不是泡面就是点外卖,身体不舒服了也没人知道。也许,自己对父母根本不重要吧。

朋友听完很是心酸,原来这个少年因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才变得如此孤僻自卑。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不但会失去安全感,还会因为没有人及时安慰鼓励,而变得胆小,时间久了,就会自暴自弃或变得自卑。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总有时间去弥补。哪曾想,童年时光一晃而过。等到我们想要去陪伴孩子时,突然发现,他已经长大了。

所以,趁着还有时间,多去陪陪你的孩子吧。

孩子的性格需要父母的引导,别因为你的错误,让孩子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中。

有爱和陪伴的家庭,才会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长大后自卑的人,大多出自这样的家庭
长大后自卑的人,大多出自这样的家庭
01过于强势的家庭父母过于强势,会导致你在很多时候不自信。因为父母的强势,无时无刻不在主导着你的一切。你从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注定是要有很多压力的。这样会让你在成年以后,也对自己做的决定不太自信。不管你做任何的抉择,总想要问问父母的意见。当你的父母偏向一方的时候,你哪怕心里偏向另...[详细]
发布于 2021-10-20

最新推荐

经常看错东西是什么效应
经常看错东西可能是视觉错觉或大脑信息处理偏差导致的感知错误。这种现象与注意力分散、视觉疲劳、认知定势、光线干扰、潜在视力问题等因素有关。1、注意力分散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会依赖过往经验快速补全视觉信息。工作记忆负荷过重或同时处理多任务时,...[详细]
2025-07-02 15:17
经常看错东西是幻觉吗 经常会看错东西
经常看错东西是幻觉吗 经常会看错东西
经常看错东西不一定是幻觉,可能是视觉误差或大脑信息处理偏差导致的。幻觉通常伴随其他精神症状,而单纯看错东西更可能与疲劳、注意力分散、光线条件、视觉功能异常或轻度认知障碍有关。视觉误差是最常见的情况,当人处于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会快速填...[详细]
2025-07-02 13:08
经常看错东西是幻觉吗 出现幻觉的前兆
经常看错东西是幻觉吗 出现幻觉的前兆
经常看错东西不一定是幻觉,但可能是出现幻觉的前兆。幻觉通常由感知觉异常、精神疾病、药物影响、睡眠剥夺、脑部病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无外界刺激下的虚假感知。若频繁出现看错或扭曲现实的情况,需警惕早期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问题。1、感知觉异常视觉信息...[详细]
2025-07-02 11:00
经常感到焦虑心里慌
经常感到焦虑心里慌
经常感到焦虑心里慌可能与压力过大、睡眠不足、咖啡因摄入过量、甲状腺功能异常、焦虑症等因素有关。焦虑情绪伴随心慌是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长期持续需警惕病理性原因。1、压力过大工作强度高、人际关系紧张等慢性压力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详细]
2025-07-02 08:51
经常烦躁易怒是什么原因
经常烦躁易怒是什么原因
经常烦躁易怒可能与情绪调节障碍、压力积累、睡眠不足、激素水平变化、潜在心理疾病等因素有关。1、情绪调节障碍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因小事引发强烈情绪反应。这类情况常见于性格敏感或缺乏情绪管理技巧的个体,表现为对外界刺激过度解读,难以通过自...[详细]
2025-07-02 06:42
经常发呆的人聪明吗
经常发呆的人可能具有更高的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但单纯用聪明与否衡量并不全面。发呆状态与认知功能、大脑活跃模式、心理调节机制、注意力分配方式、思维整合能力等因素相关。1、认知功能发呆时大脑默认模式网络会被激活,这一区域与记忆整合、未来规划等...[详细]
2025-07-01 17:00
经常爱哭是不是抑郁症的前兆
经常爱哭是不是抑郁症的前兆
经常爱哭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但也可能由压力、性格敏感、激素波动、创伤事件或环境适应不良等因素引起。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否定等,而哭泣只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1、压力因素工作学习压力或人际关系冲突可能导致情绪脆弱,...[详细]
2025-07-01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