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性伴侣也可能得阴道炎。阴道炎的发生与性伴侣数量无直接因果关系,主要与局部卫生习惯、免疫力、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阴道炎通常由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类型引起。

日常清洁不当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平衡。过度使用洗液冲洗阴道会消除有益菌群,穿着透气性差的化纤内裤可能导致局部潮湿闷热。建议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外阴时使用清水即可,避免频繁使用碱性洗剂。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感冒后可能降低身体抵抗力。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阴道内条件致病菌容易过度繁殖。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药物。
孕期、哺乳期或更年期雌激素波动会影响阴道黏膜防御功能。雌激素减少可能导致阴道上皮变薄、糖原含量降低。此类情况可遵医嘱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补充雌激素,或口服坤泰胶囊调节内分泌。

广谱抗生素可能误杀阴道乳酸杆菌导致菌群失调。治疗呼吸道感染时长期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后,可能继发霉菌性阴道炎。使用抗生素期间可配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阴道分泌物中糖分升高会促进假丝酵母菌繁殖,表现为外阴瘙痒伴豆渣样白带。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预防阴道炎需注意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久坐和穿紧身裤。同房前后做好清洁,月经期勤换卫生巾。饮食上少摄入高糖食物,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