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伴侣也可能感染梅毒,但概率相对较低。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风险与性行为方式、防护措施、伴侣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若伴侣携带梅毒螺旋体且未采取保护措施,即使单一性伴侣仍可能被感染。

固定性伴侣且双方均无其他高危行为时,感染梅毒的可能性较小。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若伴侣已确诊梅毒并接受规范治疗,传染性会随疗程进展逐渐消失。定期进行性病筛查、保持相互忠诚的性关系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

存在以下情况时单一性伴侣仍可能感染:伴侣隐瞒病史或处于梅毒潜伏期,症状不明显但具有传染性;既往输血或共用针具等非性接触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梅毒一期硬下疳和二期皮疹期传染性较强,若接触病灶分泌物可能造成感染。

建议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及时就医检测,梅毒可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早期发现后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无须过度恐慌但需重视防护。日常应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伴侣发生高危性行为,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用品不与他人混用。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