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成长心理 > 正文

孩子的心理疏导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 2014-12-23 14: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在关注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他们身体成长,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教育,这就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心理发展不是健康阳光的,要知道精神比身体对一个人更重要,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精神世界。好好爱你们的孩子不只是吃饱穿暖,而是给他们阳光的童年!

案例一:只肯穿黑衣的小男孩(Teddy男5岁)

Teddy对上幼儿园特别排斥,虽然妈妈已经狠心坚持了一年,可是Teddy至今每天会在幼儿园门前挣扎、哭闹。Teddy妈妈说,幼儿园老师都反映,Teddy在幼儿园的集体感和动手能力都不行,脾气也特别犟。最奇怪的是,这孩子从来只肯穿黑衣服,不接受其它任何颜色。

Teddy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儿童心理问题情况。他的种种"怪异"的行为,无非就是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的反应。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能主动关心他,不要把他当成"怪孩子",而是不动声色地让他帮助大家做事情,并且暗示Teddy"你能胜任",这一情况就会明显改善。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出现了问题,但又没达到长期心理障碍的程度。一般来说,3~8岁的小朋友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大,诸如多动倾向、焦虑倾向、依赖倾向、怕输倾向等等。近年来,约有50%的儿童在这一阶段会出现类似情况,但是只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就绝不会转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若是家长无暇顾及孩子,加上幼儿园、学校的管理不够人性化,就非常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案例二:精神压力大,孩子成结巴(小熊男7岁)

小熊今年二年级,在班级里他常常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就因为小熊说话总是结结巴巴。在学校一整天,小熊通常只说三两句话,还结结巴巴地话不成句。下课及午休时,小熊总喜欢找个角落待着,表情窝窝囊囊的。另外,他上厕所非常频繁,一天要跑十多次。

"不知道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小熊的妈妈开朗、好强,对孩子的一系列表现非常失望。据妈妈介绍,小熊3岁以前和别的孩子一样开朗活泼,刚会说话的时候也不结巴。可是自从上了这所重点小学后,说话方面的障碍越来越大,直到结结巴巴地说不成句了,话也越来越少。

原来,小熊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的成绩一直平平,所以他们几乎从不表扬小熊。有一次放学回家后,孩子高兴地告诉妈妈:"今天我主动给……给……教室的饮……饮……水机换了水。老师表扬我了。"妈妈随口回答:"学习总不行,尽干些闲事儿有什么用?"当时小熊就蔫在那儿了。

其实,小熊变成结巴的"罪魁祸首"正是父母的高压政策。长期以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自信心被强烈的自,卑感取代。他的结巴不是生理上的原因,而是源于过度的精神压力,让他产生了语言障碍。

案例三:话不投机,举着铁尺追老师(强强男8岁)

强强变成了学校的"高危人物",要不是父母一再求情,他差点就要被学校劝退了。就在一个月前,好动调皮的强强因为受不了语文老师的批评,与这位老师结怨。一次上课,强强举手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但这位老师几次都没喊到他。下课后,强强便和老师理论:"你为什么不叫我?"老师批评他不守规矩。谁知强强竟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把铁尺开始追打老师……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出现了问题,但又没达到长期心理障碍的程度。

原来,强强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常吵架,伴随着拳脚相加。小时候强强会吓得大哭,渐渐对此也就麻木了,成了一声不吭的观战者。再后来,他甚至会帮助妈妈,企图与爸爸对阵。上学后,强强和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也不愿理论,起初能忍则忍,忍不了就动手打架。

学校出面为强强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咨询师认为,这是家庭暴力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并产生暴力倾向,属于儿童心理狂躁症。

在儿童时期,父母是他们学习和效仿的第一任人生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有强烈的暗示性。生活在矛盾频发且存在家庭暴力的环境里,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强强属于自卑儿童中"过分自我",当自尊心自信心被打击后,挫折感上升为暴力反抗,是典型的儿童心理狂躁症。

"玩手指"儿童心理辅导新办法

"玩玩手指",看似简单,却可以有效矫治儿童一些行为和学习障碍。

现在为人父母的这一代家长,小时候玩的游戏很多都要自己动手、自定游戏规则,例如扔沙包、打玻璃弹子等等。但这些游戏已经逐渐被淘汰,现在小朋友的玩具都是现成的无需动手处理的,比如一按钮就能发声的电动玩具等--其实,正是这些玩具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三四岁就会写字、算术,但这个阶段最应该训练的是动作发展能力,也就是手指的操作能力等。如果没能适时发展好这种能力,将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孩子经常在家中捣乱、自控能力差、冲动等,还不懂得恰当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只会发脾气,导致进一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除了以运动为主的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已经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伤害、不愿与人交流的小朋友,还可以通过用玩偶代替现实人物表演小型戏剧的方式,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社会关系,"创伤"理解事件的意义。

那么,儿童在生活中表现什么异常行为时,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征兆,需要引起家长的警惕呢?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情况明显变差、成绩大幅度下降,或者是孩子的人际关系大受影响,包括和其他小朋友、家人、亲人的相处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沟通。

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谨记不要追问"为什么",因为"为什么"之类的字眼让小孩子有受责备和责怪的意思。家长更应该和小孩像朋友一样交谈,慢慢分析原因。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还有问题,建议家长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平时,家长跟孩子好好沟通,是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3-8岁的儿童,每周至少要有一天是"亲子同乐日"--这一天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而且要营造融洽轻松的气氛,不要变成"学习检讨会"、"家庭批判会"。而且,玩什么、到哪里玩、怎样玩之类的选择,不要一味由父母主导,要先听孩子的意思,多玩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需要了解其心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其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心理疏导的关键在于倾听、共情和引导,同时结合家庭环境和学校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1、倾听与共情倾听是心理疏导的第一步。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感到无助或害怕表达。家长或老师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详细]
发布于 2025-02-11

最新推荐

高三拼命到什么程度
高三学生过度拼命可能由学业压力、自我期望、家庭期待、竞争环境、生理透支等因素导致,需通过时间管理、心理调适、健康维护、目标调整、社会支持等方法缓解。1、学业压力:高考升学压力直接导致学生延长学习时间,部分学生每天学习超过14小时,牺牲睡眠和...[详细]
2025-04-24 14:06
学渣如何在10天内逆袭学霸
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需要科学方法、高效策略和严格自律,关键在于目标拆解、时间管理、记忆强化、刻意练习和心理调节。1、目标拆解:将大目标分解为每日可量化的小任务,例如10天内掌握某学科核心知识点,需按章节划分每天学习3-5个关键概念。采用SM...[详细]
2025-04-24 14:00
学渣如何在一个月内逆袭学霸
学渣逆袭学霸需要科学方法、高效执行和心态调整,关键在于目标拆解、时间管理、记忆训练、错题分析和压力调节。1、目标拆解:制定每日可量化的学习任务,将大目标分解为小单元。采用SMART原则设定具体计划,比如每天掌握20个英语单词、完成3道数学压...[详细]
2025-04-24 13:55
学生缓解压力的方法
学生缓解压力可通过时间管理、运动调节、心理调适、社交支持和环境优化实现。1、时间管理:学业任务繁重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制定优先级清单,将大任务拆解为小目标,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每天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状况。电子日历设置...[详细]
2025-04-24 13:49
中考前或者中考的时候为什么备考受影响
中考备考受影响可能由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家庭环境、学习方法不当、身体健康问题等因素导致。1、心理压力:考试焦虑是常见原因,过度担忧成绩会触发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注意力分散和记忆力下降。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可逐步脱敏,每天进行15分钟正念...[详细]
2025-04-24 13:44
高三学生状态不好怎么办怎么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好怎么办怎么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能与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营养失衡、缺乏运动有关,可通过心理调适、作息优化、效率提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改善。1、心理调适:长期高压环境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或情绪波动。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负面...[详细]
2025-04-24 13:38
高三后半年有可能逆袭吗
高三后半年逆袭需要科学规划与高效执行,关键在于时间管理、方法优化、心态调整、薄弱项突破和健康保障。1、时间管理:高三后期时间紧张是普遍现象,但通过制定精确到小时的日计划表,将碎片时间用于背诵类科目复习,晚自习集中攻克数理化等逻辑性强的内容。...[详细]
2025-04-24 13: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