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留守儿童为啥会疏远父母?

发布时间: 2014-11-27 14:32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小时候会依赖父母,有什么事情都会跟父母说,可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父母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他们更重视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思想,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从小不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的世界更加复杂,跟家人的关系会更远。

和谢老师认识的时候,他是一名小学老师,驻扎在边远山区,而彼时我是一个辅导老师,孩子们亲切的叫我姐姐,和谢老师认识的有些离奇,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我想不会有之后的联系,也就不会听到那些留守孩子的故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子和父母必然有太多的联系,是在哪里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孩子的母亲破腹产下孩子,孩子一直没有哭泣,因为孩子的母亲还在手术台上没出来,当孩子的母亲来到孩子的病房,刚一推门,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可见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交付。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必定是终身相连的,不管父母多么的混蛋,孩子都把父母当作天,当作山,天塌了,山崩了,孩子便充当了孩子的山和天,如此循环,便有了一个家族的一代又一代,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于是父母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了孩子,依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关系,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也就这样形成了。留守儿童不缺吃不缺喝,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可以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怎么也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灵健康。他们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也没健康的亲子关系,逐渐产生了溃烂的社会关系。

依恋父母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孩子这一生的成长都系于父母,父亲教会孩子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母亲教会孩子女人的温良贤淑,可是远离孩子的父母,何时教会孩子这些?难道是孩子已经把男人的担当和责任都变成抽烟喝酒来麻醉自己的时候?难道是孩子已经变成一个野孩子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依恋的肩膀,与人打架,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坚实的港湾,于是孩子逐渐变得胆小怕事;作业不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作业辅导,老师对孩子不完成的作业经常批评,于是孩子开始厌学,甚至逃学;与人争执,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疏导,于是孩子对谁都产生了敌意……慢慢不与人交往,对谁都产生敌意,甚至到处搞破坏。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父母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呢?孩子尽到养老的义务,如果说父母给孩子钱是对孩子的赡养义务,那么父母老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说给钱给父母就尽到赡养义务了,因为那一层亲情关系大概只剩下一丝丝血缘来维系,没有一丁点人情的味道。

你找的监护人敢管你的孩子吗?

父母在外,大多数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也有一部分留给了亲朋好友,爷爷奶奶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现在的儿童怎么去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呢?现在的儿童能够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吗?孩子接受不了,姑且不说接受不了,大多数爷爷奶奶是心疼自己的孙子,于是心疼的连作业都可以不完成,心疼是一类,还有一类是没有正确的疏导方式,比如给孙儿一颗糖,连忙说,"孩子,你藏着吃,等哈邻居家的小胖看到了,你就吃不到了。"分享分享,自小就没有这些意识。

爷爷奶奶也不敢管孩子,孩子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的,与自己相差了一代人,管严了,谁保的准父母没意见,一次一次的不敢管,一次一次的心疼,等到孩子真正叛逆的时候,爷爷奶奶想管,可是已经管不下来了。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老师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于是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更好,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本来在家就缺乏父亲和母亲的爱,在学校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于是孩子开始自暴自弃,总觉得是被全世界都抛弃了,而留守儿童相对本来就特殊一些,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于是留守儿童的心里产生了对社会的抵触情绪。可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吗?思想道德呢?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染出了花花绿绿的社会人,他们出入在学校的周围,特别是一些叛逆的青少年,隐藏在学校周围,寻寻找找,寻到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把这些孩子也带入到社会大染缸去,于是还是小学的孩子已经在社会上呼五喝六,在学校充老大,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毫无存在感的孩子找到了存在感,走上了这条路,没有父母的及时劝解和开导,孩子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最终误入歧途。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小没人管教的日子,让留守儿童养成了做什么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什么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也没人管,反正也没人重视,长期的自我性子导致了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爷爷奶奶小的时候总是娇宠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干嘛就干嘛,自然也是受不到约束的,自我控制能力极差的孩子很容易就走上其他的路,极具诱惑的社会大环境自然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留守儿童自小的心里不健康,导致在慢慢踏上社会的途中,做事战战兢兢,胆小怕事,没有自我约束能力……于是,长大了,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缺乏的亲情导致和亲人越离越远,不健全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越来越不爱自己的父母,对于父母除了金钱的赡养责任,没有一丝丝爱和人情,于是很多孩子长大后选择远嫁他乡,选择远离父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几岁留守儿童伤害最大
几岁留守儿童伤害最大
留守儿童在6至12岁期间受到的伤害最大。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和社交发展的关键期,缺乏父母陪伴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心理健康问题:6至12岁的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来建立自信和安全感。父母的缺席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焦虑和不...[详细]
发布于 2024-09-25

最新推荐

孩子早恋怎么解决好
孩子早恋怎么解决好
孩子早恋需要家长通过沟通引导、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和家校合作等方式妥善处理。1、沟通引导:早恋常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或同伴影响。家长需保持开放态度,避免指责,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想法。可分享自身经历,帮助孩子理解感情的复杂性,明确现阶...[详细]
2025-05-14 07:55
孩子早恋怎么解决问题
孩子早恋怎么解决问题
孩子早恋问题需通过沟通引导、兴趣转移、家校合作、规则建立、心理支持等方式综合干预。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与好奇心,家长需保持开放态度,避免指责。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分享健康恋爱观,强调学业与情感平衡。可借助绘本或影...[详细]
2025-05-14 07:54
心情不好肠胃就不好怎么回事
心情不好肠胃就不好怎么回事
心情不好引发肠胃不适与脑肠轴失调、压力激素分泌异常、消化功能抑制、肠道菌群紊乱、慢性炎症激活有关。1、脑肠轴失调:大脑与肠道通过迷走神经双向沟通,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异常传递,直接干扰肠道蠕动节律。临床可通过益生菌补充如双歧杆...[详细]
2025-05-14 07:52
孩子早恋怎么办家长如何解决
孩子早恋怎么办家长如何解决
孩子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沟通、理解、规则设定、兴趣转移和家校合作。1、沟通倾听:早恋常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或同伴影响,家长需避免指责,建立开放对话环境。通过每周家庭会议、睡前十分钟谈心等方式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用"我观察到您最近......[详细]
2025-05-14 07:51
心情不好爱吃东西是什么病
心情不好时暴食可能属于情绪性进食,与压力调节失衡、多巴胺补偿机制、激素波动、负面情绪应对模式及潜在进食障碍有关。1、压力失衡:长期压力会刺激皮质醇分泌,触发对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求。调节方法包括正念呼吸训练每天3次,每次5分钟、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详细]
2025-05-14 07:27
儿子早恋家长怎样开导
儿子早恋家长怎样开导
青少年早恋是心理发展阶段的常见现象,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理性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和家校协作五方面科学引导。1、建立信任:亲子关系疏离易导致孩子隐瞒早恋情况。家长需避免质问或偷看隐私,通过日常关心建立开放对话环境。每周安排固定亲子时间,以...[详细]
2025-05-14 06:50
发现高一儿子早恋怎么引导
高一学生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引导需关注沟通方式、情感教育、学业平衡、家庭支持和风险防范。1、建立沟通:早恋多源于青少年情感需求与荷尔蒙变化,粗暴干涉易引发逆反。建议选择放松环境开启对话,避免质问语气,用"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等开放式问...[详细]
2025-05-14 06:2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