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实验中避免边缘效应可通过调整展开剂比例、预饱和展开缸、控制环境湿度、点样位置居中、使用防边缘效应展开剂等方法实现。
展开剂极性配比直接影响边缘效应。甲醇与氯仿比例从1:9调整为1:8可改善溶剂前沿弧度,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系增加5%极性改性剂能减少边缘隆起。二元展开剂中极性组分每增加2%,前沿平整度提升约15%。
展开前需用展开剂蒸汽饱和30分钟。采用双层滤纸衬里可使缸内蒸汽浓度均匀度达90%以上,相比未饱和状态能降低边缘效应发生率68%。硅胶板与缸壁间距保持1.5厘米可避免局部蒸汽浓度差异。
环境相对湿度超过65%时,硅胶板吸附水分会导致边缘效应加剧。实验室配备湿度计实时监测,开启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50%-55%区间,可使边缘带宽度缩减40%。梅雨季节建议在干燥箱内点样。
样品原点应距薄层板底边1.5厘米且左右对称。偏离中心3毫米会使边缘带增宽20%,采用模板辅助点样可确保位置精度。多个样品间隔需大于5毫米,防止相邻斑点互相干扰形成假性边缘效应。
含1%乙酸的甲醇-二氯甲烷体系能抑制边缘效应,其中乙酸可中和硅胶表面碱性位点。添加0.5%三乙胺的展开剂能使前沿弧度减少55%,适用于生物碱类物质的分离。商用防边缘效应展开剂通常含两性离子添加剂。
实验全程需佩戴丁腈手套防止指纹污染薄层板,点样后静置5分钟使溶剂挥发完全。展开缸放置于水平台面,温度波动控制在±2℃内。展开完毕立即取出薄层板,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位置。对于难分离物质,可采用二次展开或梯度展开技术,首次用弱极性展开剂展开2/3板高,晾干后再用强极性展开剂完成剩余部分。保存时避免阳光直射,建议用铝箔包裹置于干燥器内。
2022-04-19
2022-04-19
2022-04-19
2022-04-19
2022-04-19
2022-04-18
2022-04-17
2022-04-17
2022-04-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