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如何看人际中的施与受关系

发布时间: 2014-10-16 16:0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别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往来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常常听人抱怨某某人不好,所以大家都远离他,这也是大众对某些人的评判,所以不要总想着占便宜,你不能给与别人那他们自然也会远离你,智慧的人都明白,有舍才有得,有出才有进。

小编推荐:

男女之间挑逗对方说什么话自卑的人该如何找回自信呢

有些人为了维持这样的"权力感",常以一种"宁人负我,也不愿我负人"的生活原则来生活,而不愿接受他人的给予。许多所谓"理想主义者",事实上都是"助人者症候群"。

人类的关系始于施与受,而施与受又开启了我们的清白与罪疚的经验。这是因为,一方带着期待而付出,接受的一方则感觉自己背负着回报的义务。一方带着期待,另一方则感受到义务,如此一来,造就了每一段关系中的罪疚与清白,也使付出与接受的两方交换位置;除非最终的施与受达到平衡,否则无论是付出或接受的一方,都不会满意。这意味着接受的一方将有机会付出,而付出的一方也必须能够接受。

无论快乐与否,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礼物,我们也失去了独立与清白。当我们接受时,会觉得对给予者有所亏欠,我们会因亏欠而感到不舒服,并且努力回报以使自己释放这样的压力。每一份礼物背后,都有这样的代价。另一方面,当我们不求回报地给予某人或是付出大于回报时,通常会以愉悦的方式经验到清白感,也就是当我们不亏欠任何人、无所求或没有得到任何赠予时,我们通常会有轻松而自由的愉悦感。

当施与受能够平衡,我们才能经验最深沉的满足。然而,为了维持前述清白的愉悦感,通常人们会有以下三种行为模式。首先是:

1、自我设限

有些人会为了维持清白感,而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交流,他们宁愿封闭自己,也不愿接受来自他人的任何赠予。如此一来,他们就无须背负对任何人的责任;这是一种"旁观者"的清白,他们借由不参与而无须玷污自己。所以,他们常因为对生命采取冷眼旁观的立场,而产生空虚和不满足的感受。

许多忧郁症的人采取这种生活态度,首先他们拒绝来自父亲或母亲(或双方)的给予,然后将这样的态度扩展到其他关系,最终导致这个世界所给予的任何美好事物。他们合理化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对方所给予的并不是我需要的"或"对方所付出的无法满足我"。有些人拒绝的理由则是,不愿接受给予者的批评或附加的限制。无论基于什么理由,结果都是一样,他们的心中充满着被动与空虚。

我们会在另一些人身上看到完全相反的情况。他们愿意接受父母所付出的,这意味着他们接受父母如是的样貌,并且带着感恩的态度接受来自父母的赠予。这样的接受经验,是一种幸福的能量流动,这使得人们能在其他关系中也充分地经验"施"与"受"。

2、助人者症候群

第二种维持清白的方式,是否定自己对他人的需求,这发生在当我们付出多于别人的给予时。这种维持清白的方式是短暂的,一旦我们接受了他人的给予,这样的"权力感"就消失了。

有些人为了维持这样的"权力感",常以一种"宁人负我,也不愿我负人"的生活原则来生活,而不愿接受他人的给予。许多所谓"理想主义者",事实上都是"助人者症候群"。

然而,避免背负责任的自由,对关系发展是没有帮助的。有些伴侣在关系中只想打破原本的平等,保持自己优越的地位。当他拒绝伴侣的付出时,另一方可能也会拒绝他的给予,他的伴侣可能会经验到疏离及愤怒。这样的助人者,将会经验到空虚和怨愤。

3、充分交换

第三种是最美好的一种经验清白的方式,就是在充分给予及接受后的满足感。这种"施与受"的充分经验,将滋养关系的过程。这意味着一方不论得到什么,都能平衡地回报另一方。

对这样的清白感而言,除了施与受双方角色的流动外,交换过程中"等量"平衡也同样重要。我们小额的交换将带来少许利益,大量的施与受则带来丰富与幸福的感受。这样的幸福并非从天而降。大量回报将为我们带来满足、正义与平静。在各种维持清白感的方法中,这样的方式最能让我们获得自由,这样的清白将使我们心满意足。

猜你喜欢:

跳过几次槽为什么不自信了失恋之后为什么会特别痛苦

更多内容请关注复禾健康心理频道http://psy.fh21.com.cn/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在享受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不过度“越权”,保持自我世界的适度开放。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保护与尊重。内心划好彼此舒适的心理界线,就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与生活,也是自己与他人和谐的重要的因素。一大清早,崔先生由于一些事情,脸色与语气都不对,虽然没大声嚷嚷,也没当着孩子的面,但却成功的...[详细]
发布于 2022-07-02

最新推荐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我学到了什么道理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需要理解其成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关键点包括识别触发因素、建立安全感、培养共情能力、正向引导及家长示范作用。1、识别诱因:嫉妒常源于比较情境下的资源焦虑,如兄弟姐妹间关注度差异或同伴拥有更优物品。观察孩子出现攻击性语言、破...[详细]
2025-05-18 12:24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心理压力、神经发育差异、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改善需从生理调节、行为训练、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入手。1、睡眠调整: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前额叶功能,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认知速度下降。建立固...[详细]
2025-05-18 12:12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挂什么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需挂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可能涉及神经发育异常、营养缺乏、心理因素、睡眠障碍及环境因素。1、神经发育问题:多动症、学习障碍或自闭症谱系障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异常。儿童神经内科通过脑电图、行为量表评估,...[详细]
2025-05-18 12:1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中药能调理好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中药能调理好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可能与脑神经发育、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心理压力、遗传因素有关,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1、脑神经发育:儿童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会影响执行功能,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中医归因于"髓海不足",可选用益智仁、远志等...[详细]
2025-05-18 12:10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缺什么营养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是缺什么营养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可能与营养缺乏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铁元素不足、Omega-3脂肪酸缺乏、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锌元素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1、缺铁: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关键成分,缺铁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认知功能和注意力集中。儿童缺...[详细]
2025-05-18 12:09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可能与神经发育、环境干扰、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及心理压力有关,改善需从生理调节、行为训练、营养补充、环境优化及专业干预入手。1、神经发育: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是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常见生理原因。可通过感统训练如平衡木行走...[详细]
2025-05-18 12:07
孩子上初中后过于紧张焦虑怎么办呢吃什么药
孩子上初中后过于紧张焦虑怎么办呢吃什么药
初中生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环境、青春期生理变化、自我认知偏差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心理调节、行为干预和必要时的药物辅助治疗。1、学业压力:初中课程难度增加容易引发焦虑。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分段学习,每天安排30分钟有氧运动如...[详细]
2025-05-18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