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探秘 > 正文

有钱人没有心理安全感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12-05-14 08:25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尽管有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人均GDP的约40%,比一些富裕国家至少要低10个百分点。这其实也是在说,人们拿到手上可供支配的收入,远远不如GDP的账面数字美妙。

另一个与公众消费观感有关的数据分析则是:税收增速高于GDP增速。大量间接税通过商品价格向社会转嫁,税收与物价高度关联,这种大众税,也成为人们日常消费难以承受之重。不仅如此,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哪个话题拎起来,都足以让茶余饭后的谈论变得滞重难言。

或许,正是税负沉重,税收富少穷多的逆调节,让人们无法从税负的二次调配中,感受到制度公平,却反而要遭遇隐性剥夺;或许,低福利下的不确定,让人们无法从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必需品中,享受到公共福祉,却反而要为之支付额外昂贵的社会成本,甚至要用一生的财富做赌注;或许,权力寻租、行政监管无力、体制上的制度漏洞、从消费到公共话语的权利缺失……凡此种种,也许都是吞噬人们幸福感,加剧不安全感的必然因素。

的确,人们可以从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多财富,但缺乏福利兜底,更多额外的社会成本对财富的无情消解,都令“因病返贫”、“一套房子消灭一个百万富翁”的故事,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某种程度来说,“月入7000元没有安全感”,不是大城市里中高收入者的矫情,而是与危机感紧密相连的写照。而对于瞬间赤贫的恐惧,对于福利保障的担忧,对于权利缺失的困扰,则成为当下城市人尤其是中产者疯狂工作与生活的注解。

这种心理焦虑中,“没有安全感”,不是一种群体心理失衡,而是切实困扰下,人们面对未来人生的集体困惑。当个体对未来与命运愈发不可把控、难以预期的时候,公共管理者就应该以福利兜底、权利保障、公平建构的姿态,站在民生福祉的角度,践行公共责任,还利于民,让集体困惑回归正常心理轨道。倘若无法培育公众对社会的心理归属与认同感,恐怕谁也无法从“没有安全感”的心理阴影中幸免。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有钱人没有安全感呢?
为什么有钱人没有安全感呢?
著名经济学者陈志武曾有一本著作《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这个问题,大概算是国人自古遭遇经济困境的一大天问。如今,世易时移,无论是从数字统计还是从奢侈品消费盛况来看,国人似乎都已摆脱了“不富有”的困扰。但可支配的钱多了,内心却未必能获得笃定的安稳。那句“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详细]
发布于 2012-04-26

最新推荐

如何面试脱颖而出
面试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充分准备、展现个人优势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了解岗位需求、模拟面试、优化自我介绍、展示专业能力和积极态度,可以显著提升面试成功率。1、充分准备。面试前详细了解应聘公司的背景、文化、产品和服务,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准备...[详细]
2025-04-05 08:02
怎样消除紧张恐惧
怎样消除紧张恐惧
紧张恐惧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通常由压力、不确定性或特定情境引发,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行为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善来缓解。遗传、环境因素、生理状态、外伤或病理问题都可能加剧这种情绪,但通过针对性方法可以有效管理。1、遗传因素:紧张恐惧可能与家族遗传...[详细]
2025-04-05 07:52
缓解压力焦虑的药
缓解压力焦虑的药
缓解压力焦虑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镇静催眠药,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压力焦虑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理和心理因素,药物治疗仅是其中一种方式,结合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效果更佳。1、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详细]
2025-04-05 07:24
那些人不可交朋友
在选择朋友时,某些人格特质或行为模式可能会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避免与那些具有控制欲强、情绪不稳定或缺乏诚信的人交往,可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质量。1、控制欲强的人控制欲强的人往往试图支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甚至干涉私人生活。这...[详细]
2025-04-05 06:24
内向男人的爱情观
内向男人的爱情观
内向男人的爱情观通常表现为内敛、谨慎和注重深度情感连接,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行动而非言语表达爱意,且对亲密关系持有长期稳定的期待。理解他们的爱情观需要从性格特质、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关系的期待三个方面入手。1、性格特质的影响。内向男人通常性格内敛...[详细]
2025-04-05 06:13
怎样让自己不打瞌睡
怎样让自己不打瞌睡
打瞌睡通常与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或身体疲劳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调整作息、优化饮食和适当运动。具体措施可以从保证充足睡眠、调整饮食习惯和增加身体活动三个方面入手。1、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白天打瞌睡...[详细]
2025-04-05 06:02
怎样改变懒惰的自己
改变懒惰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习惯、设定明确目标以及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懒惰可能源于缺乏动力、目标模糊或心理压力,通过制定计划、培养自律和寻求外部支持,可以有效改善。1、设定明确目标。懒惰往往与目标不清晰或过于宏大有关。将大目标拆解为具体的小任...[详细]
2025-04-04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