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男女沟通时存在的几大差异

发布时间: 2012-05-09 08: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沟通的目的不同

女性往往期望通过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男性往往试图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

价值观基础不同

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美和分享,她们的自我、价值是通过感觉和相处的好坏来定义的,她们花很多时间在相互帮助和相互安慰上。当别人谈话时,她们从来不提供答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谈话和理解别人的感觉,是她们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

男性更注重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他们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获得成就来体现的。所以他们最不愿意别人告诉他该如何做事,他没提出要求别人就主动去帮助他,是对他的不信任,更是一种冒犯,男性对此非常敏感。

处理冲突的方式不同

女性:遇到冲突时,女性强调化解矛盾,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她们使用表示情绪和亲密的语言沟通。女性一般则很难严词厉行地加剧冲突。有了冲突以后,女性容易浮想联翩,会将以前的种种不满一起拿出来“算总账”,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累加的结果。

男性:强调独立和控制,他们的沟通语言是要表达地位,权利和独立,他们在意是否高人一筹。大多数男人会在冲突时直接表达意见。男性多是就事论事型,即便有过从前,大多不会认为是累加效应,所以他们的情绪反应就不同。

解决压力的方式不同

女性:正好相反,心理有问题就讲出来。在她们看来,和另一个人讲出自己的问题,是对那人的信任,而不是负担和责任。

男性:遇到压力时会变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这时他们的思维走进了一个“洞穴”,在“洞穴”里独立思考,其他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所以给喜欢说故事的女性的建议,下次再跟他诉苦时,不妨先提重点,然后分享过程。这么一来,可以帮助他先抓住你要说的重点及问题,他就不会迷失在你高潮迭起、曲折离奇的情节当中,因抓不到问题的重点而觉得挫折不耐烦,最后就索性放弃。

同时也建议身为新好男人的先生们,仔细倾听事情的过程及细节,对你的她而言,是种情绪纾解过程,所以下次再听到她唠唠叨叨地叙述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即使你再不耐烦,也请不要急着打断她的话,以及急着帮她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男女性爱时存在的不同差异
男女性爱时存在的不同差异
在男女性爱时,不仅生理上存在差异,其实心理上,性爱表现上都会存在差异。性爱不仅是男女情感的交流也是身体心理的交流。那么男女性爱时存在那些的差异呢?这些差异一般表现为下面几种:(1) 在性爱生理上的区别:在性爱过程中,男性的高潮到达,他的动...[详细]
发布于 2018-08-13

最新推荐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表现有哪些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性别角色认同、性冲动管理、情感依恋模式形成及性价值观建立五个关键维度。1、性意识觉醒:生理成熟促使青少年开始关注第二性征变化,出现对异性或同性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可通过正规性教育课程学习生理知识,参与"青春健...[详细]
2025-05-19 11:25
青春期女孩性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
青春期女孩性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情感波动增强、性别角色认同深化、对异性好奇增加、性冲动与羞耻感并存。1、性意识觉醒:生理发育促使性激素分泌增加,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第二性征出现,引发对自身性特征的关注。表现为频繁照镜子、在意身材变...[详细]
2025-05-19 11:24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有哪四点表现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性好奇增强、性冲动出现、性角色认同四个方面。1、性意识觉醒:生理发育促使青少年开始关注性别差异,表现为对异性产生特殊兴趣。女孩可能出现月经初潮后的焦虑,男孩易出现遗精困惑。可通过正规性教育课程缓解不安,...[详细]
2025-05-19 11:23
暴饮暴食是抑郁的表现吗
暴饮暴食是抑郁的表现吗
暴饮暴食可能是抑郁的典型表现之一,与情绪调节障碍、神经递质失衡、压力应对机制、童年创伤经历、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1、情绪调节障碍:抑郁患者常通过暴食缓解负面情绪,大脑奖赏回路对高糖高脂食物产生依赖。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识别情绪性进食触发点,...[详细]
2025-05-19 11:21
不喜欢和家人相处是什么心理疾病的表现
不喜欢和家人相处可能由社交回避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关系创伤、高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心理因素引起。1、社交回避型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存在病理性恐惧是核心特征,常表现为刻意疏远家庭成员。遗传因素占致病原因的35%-50%,童...[详细]
2025-05-19 11:20
打父母的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打父母的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打父母的行为往往与心理问题相关,常见原因包括情绪调节障碍、家庭环境异常、人格发展缺陷、精神疾病影响以及模仿暴力行为。1、情绪调节障碍:部分青少年因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难以控制冲动情绪,可能通过暴力发泄愤怒。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情绪触发点...[详细]
2025-05-19 11:19
一般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出来
孩子心理问题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社交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躯体化症状,需通过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改善。1、情绪异常:持续情绪低落或易怒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突然哭泣或攻击行为。遗传因素如家族抑郁史会增加风险,环境压力如家庭冲突会加剧症状...[详细]
2025-05-19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