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成长心理 > 正文

发如来来正确对待孩子吃手行为呢

发布时间: 2012-05-09 0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对于2~3个月的宝宝来说,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家长应该为他高兴才对呢!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

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总之,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宝宝不会养成吃手的习惯,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设法阻止。

虽然吃手是孩子的学习行为,但当孩子吃手时,家长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注意孩子的手与玩具的卫生。家长要勤为孩子洗手,把玩具进行消毒处理,使孩子吃得“卫生”,避免传染病;防止异物伤害孩子。孩子能够到的地方,不要放钮扣、豆子等可能放入口中引起气管或食管异物的小物品,玩具等也要无锐角、边,否则会伤害孩子;注意“孤独”引起的吃手行为。有时家长忽视与婴儿的交流,孩子会由于缺少爱抚,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表明孩子感到孤独,需要与大人交流,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孩子到了3~4岁还吸吮手指,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原因:孩子的身体问题是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象锌、铁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现为压抑、焦虑、强制、逆反等;孩子感觉无聊时也会吃手指;孩子的好奇心养成吃手的嗜好。

对于已有这种不良习惯的孩子,家长在家里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纠正:首先要带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查,若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就要及时补铁锌类微量元素;请心理医生看看是否有心理上的毛病,若有问题的话,就要进行心理治疗;对吃手的孩子不能采取强硬措施,任何形式的打骂或惩罚都无效,且带来副作用。要以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孩子改掉坏习惯;

口头表扬:当发现孩子吃手时,你要提醒他,“好孩子是不吃手的。”他若把手放下不吃,就要表扬他;物质奖励:当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最好的促进作用是以物质刺激来鼓励他要除掉坏习惯的勇气,一般来说,这种方式比较奏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吃手的时候,以某种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的心思想着另一有趣的事,而停止吃手;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象画画、写字、弹琴、下棋、做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等。让孩子把精力投入到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而将吃手的嗜好逐渐淡忘。

吃手会影响孩子的齿型发育?0~3岁宝宝吃手,父母不必太过担忧!3岁之前,宝宝正处于乳牙的初步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吃手行为,还不至于对宝宝日后的齿型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有第二次的长牙机会,即便乳牙长得参差不齐,只要长恒齿时多加注意,还是有机会长出一口漂亮的恒齿来的。

但是,乳牙若发育不良,还是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后遗症,所以,父母最好能让宝宝在3岁前改掉吃手的毛病,确保日后的牙齿健康。3~4岁是宝宝牙床发育的关键期,吮吸手指的动作可能会导致恒齿前倾。因此,如果3~4岁的宝宝过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型缺陷,父母除了用各种方法来协助宝宝改掉恶习外,也可以每天用手指有意识地为宝宝做牙齿按摩。按摩的方法是,用食指朝宝宝吃手时手指的反方向,做缓慢的按压动作,并注意确保成人的手部清洁。

最后让我们来做个测试,针对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危险和倾向: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害怕父母减少对他的爱;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父母对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过于夸大;孩子初入幼儿园等陌生环境;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比较少;在幼儿园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该得到的批评或委屈;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长期与父母不见面。如果上述10条中有超过一半的现象,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更为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尽快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来来来,都来学学怎么用套套
来来来,都来学学怎么用套套
凡是有性生活的两个人对会面对避孕的情况,大多数情侣都是通过戴避孕套来进行避孕的,但是很多男性对于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在选择使用避孕套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误区,下面我们都来学学怎么用套套。不论怎样,到目前为止,避孕套还不能...[详细]
发布于 2016-09-08

最新推荐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优化学习方法、管理情绪、改善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恢复。1、作息调整:睡眠不足或紊乱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性。建议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可安排20分钟小憩。睡前1小时避免使...[详细]
2025-04-25 15:09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有些话,不刺耳,但不愿听;有些真相,不残忍,却难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在成长和生活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真相”,像镜子一样冰冷,又像灯一样刺眼。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很多人从未愿意睁眼看清。1、...[详细]
2025-04-25 15:04
高三应该玩游戏吗
高三学生适度游戏可以缓解压力,但需平衡学习与娱乐,避免沉迷影响备考效率。1、压力调节:高考冲刺阶段长期高压可能引发焦虑,适度游戏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建议选择单局时长≤15分钟的休闲类游戏,每天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睡前2小时...[详细]
2025-04-25 15:03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学生深夜玩手机影响学习效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家长监督、时间管理和环境优化改善。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使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入眠。可尝试褪...[详细]
2025-04-25 14:58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沉迷手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波动加剧、生物钟紊乱、社交能力退化、考试焦虑加重。1、学习效率:手机高频使用会分散注意力,大脑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耗竭。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后允许5分钟查看手机,同时关闭非必要通知。...[详细]
2025-04-25 14:52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阶段频繁使用手机可能由学业压力释放、时间管理失衡、同伴影响、家庭监管缺位、手机依赖倾向等因素导致,需通过目标设定、行为替代、环境控制、认知调整、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1、压力释放:高考压力可能引发逃避行为,手机娱乐成为即时减压渠道。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14:47
无能的人是怎样的
无能感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能力发展的不匹配,表现为逃避挑战、消极归因、低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情绪压抑五种典型特征。1、逃避挑战: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对困难任务的回避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模式。改善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术,从完成简单...[详细]
2025-04-25 14:4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