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伴侣,具体风险取决于炎症类型和病原体特性。常见传染性妇科炎症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奈瑟菌感染和衣原体感染五种。
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可能导致传染。性行为会改变阴道酸碱环境,增加伴侣尿道感染风险。治疗需双方同步使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接触。
阴道毛滴虫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男性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典型症状包括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和排尿灼痛。口服甲硝唑是主要治疗手段,伴侣需同时接受治疗才能彻底阻断传播链。
白色念珠菌感染通常不具强传染性,但免疫力低下时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表现为龟头红肿瘙痒。克霉唑栓剂配合氟康唑口服可有效控制症状,伴侣出现症状时需局部使用抗真菌药膏。
属于法定报告性传染病,通过黏膜接触传播效率极高。男性感染后2-5天会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的双重抗生素疗法是标准方案,所有性伴侣均需接受筛查治疗。
沙眼衣原体感染初期常无症状,但可造成输卵管等上生殖道损害。性传播率超过50%,伴侣感染可能引发附睾炎。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期间需严格禁欲,治愈后仍需使用避孕套3个月。
预防交叉感染需建立系统性防护策略:治疗期间全程使用避孕套,避免盆浴和共用毛巾;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消毒;性伴侣需同步完成药物治疗疗程;治疗后7-10天复查病原体。增强免疫力可通过补充乳酸菌、维生素C和锌元素,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改善生殖道微环境。出现尿频尿痛等疑似症状时,伴侣应尽早就医进行尿道分泌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