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心理引导:别阻止孩子“吃苦”

发布时间: 2011-12-13 10: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吃苦”是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真是良药苦口,“吃苦”过后享甘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孩子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在逐渐扩散。父母把这视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孩子得到的就只是一个“弱”字。溺爱使家庭的教育功能心理弱化,娇生惯养的孩子,是成不了大器的。

一些家长或者自己曾吃过苦,抱着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任意满足;或者生活很富有,对孩子百般溺爱,尤其在金钱方面出手大方,任意娇纵孩子讲究物质享受。他们认为自己很有钱,有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花点钱没什么。

古语说“富门寒教育”。我们的邻邦日本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却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饥饿教育、耐寒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孩子刚强无畏的品格,磨砺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些都将是孩子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相反,我们却将孩子放进金钱堆砌成的“蜜罐”中,将孩子溺爱成一个个只知享受、不懂奋斗的富贵浪荡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自强历来是国人推崇的修身美德,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根基。一个自立的人必定会发愤图强,有所作为;一个自强的民族必定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引领人类前行的脚步。可以说,时代需要这种“生无所息”的精神,个人也需要这种向上的力量。

吃苦也是一种能力,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吃苦能力越强,孩子的生存空间就越大,所以从小就得让孩子尝些“苦头”。

在生物学上有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如果把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沸水令青蛙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青蛙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跳出去。但是若把青蛙放在凉水里,让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便浑然不觉危险存在,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等到它感到热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唯有坐以待毙。这个实验也启示我们,人是有惰性的,会被环境慢慢地同化,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将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淘汰。其实直白地说,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慷慨陈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生活的艰难正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也是成长必需的营养。如果真的是想孩子好,就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磨炼他的意志,正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强健的体魄,也为了让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小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依依的吃苦能力。从自己打理自己,帮助料理家务,到去乡下参加农业生产;从出游在外,到在家学习,该吃的苦头我都让她“品尝”。可能有人要说,你不是倡导快乐教育吗,怎么还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啊?我所倡导的快乐,不是随心所欲为追求享乐而获取快乐,而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获得的快乐,通过付出努力征服困难而获得的快乐,这样的“乐”才是实乐大乐。

让孩子吃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而定,切不可让孩子做超越极限或无法承受的事。

如果你是家境好的家长,请不要忘了让孩子尝尝酸甜苦辣,看看百样人生,给孩子鲜花的同时,记得告诉孩子松树的精神品格。如果你是一般家境的父母,也不要忘了给孩子品尝苦辣酸甜,在给孩子美好愿望的同时,要记得磨炼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

人的一生充满坎坷,未来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家无法预料。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人生,是健康的?是成功的?还是倒霉的?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孩子明天活得更好,今天就必须让孩子吃些苦头,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经过艰苦环境造就的孩子,才会羽翼更丰,步履更坚。

吃苦的过程本身虽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但是它带来的结果却是甜美的。吃苦是要经受身心、意志等多重磨炼,让人感到生活的不易,从苦中找到努力拼搏的勇气和力量。茧蛹破茧成蝶,由蛹变成蝴蝶这美丽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小东西吃了多少苦才成为了高贵的蝴蝶,又有多少蛹禁不住这种苦难而在茧中灭亡啊!苦尽才能甘来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单亲孩子心理引导需要关爱
单亲孩子心理引导需要关爱
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其父亲或者母亲忙于生活,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一般都存有心理问题,那么单亲孩子心理引导如何做呢,有关专家介绍,给孩子关爱是单亲孩子心理引导的关键。单亲孩子心理引导关爱是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单亲学生的心理障碍,家庭变故是根源。要教育好他们,光学校教育收效甚微。因为家...[详细]
发布于 2011-08-09

最新推荐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怎么缓解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困扰、青春期变化、家庭环境、自我认知冲突有关,可通过情绪管理训练、亲子沟通优化、兴趣培养、专业支持和作息调整改善。1、学业压力:初中课程难度提升和考试频率增加容易引发焦虑。每天安排30分钟分段式学习计划,...[详细]
2025-05-17 16:36
初一孩子老是心情不好怎么办呢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可能与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环境及自我认知冲突有关,可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调整学习节奏、改善亲子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及必要时心理咨询介入改善。1、生理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大脑前额叶发育未成熟...[详细]
2025-05-17 16:35
发现女儿早恋了该怎么办
发现女儿早恋需要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关注心理、家校协作。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萌动或家庭情感缺失。避免直接否定,选择非正式场合如散步时开启对话,用"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等开放式提问了解情况。倾听时保持...[详细]
2025-05-17 16:27
发现自己女儿早恋了怎么办
青春期早恋是心理发展常见现象,需要家长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关注心理需求、预防风险。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萌动与同伴影响。避免直接否定,选择非正式场合开启对话,如"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切入话题。倾听孩子...[详细]
2025-05-17 16:26
发现自己的女儿早恋该怎么办呢
女儿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设定界限、关注心理、预防风险。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或同伴影响,避免直接否定。选择轻松场合开启对话,如“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切入话题,倾听孩子对情感的理解。分享自身青春期...[详细]
2025-05-17 16:25
发现自己女儿早恋怎么沟通
发现女儿早恋需要采取理解、倾听、引导的沟通策略,具体方法包括建立信任关系、明确沟通目标、传递正确价值观、设定合理界限、关注心理健康。1、建立信任:早恋行为往往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强硬制止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家长需先通过日常对话展现接纳态度,例...[详细]
2025-05-17 16:24
发现自己的女儿早恋怎么办
女儿早恋可能由青春期心理需求、家庭情感缺失、同伴影响、媒体信息刺激、自我认同探索引起,应对方法包括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专业支持。1、心理需求:青春期性意识觉醒是正常发展过程,荷尔蒙变化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5-17 16:2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