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青年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

发布时间: 2011-12-13 10:0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青年学生首先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其次,青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满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统一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最后,笔者认为,心理辅导也是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如果你问一位中学生“你健康吗”他也许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得象头小牛犊,从没生过病。”可是健康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在内的健康。严格地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的指标较明确,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较为困难,因为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应指出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的偶尔现象,使断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儿童心理健康小知识有哪些?
儿童心理健康小知识有哪些?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1、放松训练,以便随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2、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通过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3、合理情绪疗法。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详细]
发布于 2024-11-14

最新推荐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话不多,活最多,加班不喊累,委屈不声张。有人说他们是“好同事”“好员工”,但真实的结局往往是:升职无份,功劳被抢,背锅常客。越是老实,越是忍让,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不是善良出...[详细]
2025-04-21 17:14
婚外情男人走心表现
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行为异常和对原配关系的疏远,这些表现通常源于情感需求、婚姻问题或个人心理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咨询和个人成长来应对。1、情感投入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之一是对婚外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他...[详细]
2025-04-18 22:40
婚外情可以原谅吗
婚外情是否可以原谅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意愿、关系的修复能力以及事件对彼此的影响。婚外情的发生通常涉及信任破裂、情感疏离、沟通不畅等因素,修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包括坦诚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重建信任。1、婚外情的原因可能包括情感需求...[详细]
2025-04-18 22:37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这一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情感疏离、婚姻关系破裂以及个人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情感咨询、法律程序和心理调适,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情感疏离是导致出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婚姻中,双方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或沟通不畅...[详细]
2025-04-18 22:29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自我观察、情绪记录和心理测试是常用的方法。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源于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事件,及时调整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1、自我观察是了解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思维...[详细]
2025-04-18 22:12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分析婚姻中的问题来评估关系状况。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沟通、信任、情感需求、价值观差异等。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的可能性。1...[详细]
2025-04-18 22:09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可能导致母亲陷入抑郁状态,这种抑郁通常源于情感创伤、信任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失衡。应对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家庭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帮助母亲逐步恢复心理健康。1、情感创伤:父亲出轨对母亲的情感打击巨大,可能导致她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愤怒和悲伤。...[详细]
2025-04-18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