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际关系 > 正文

职场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1-12-09 09: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各种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和自己的交往原则,不论其本人是否能够意识得到。所以,如果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任何脾气任何性格的人交往都适用的程序,就像剧本一样,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什么话应该配什么动作,什么心情配什么表情,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人之不同,一如其面。各种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和自己的交往原则,不论其本人是否能够意识得到。所以,如果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任何脾气任何性格的人交往都适用的程序,就像剧本一样,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什么话应该配什么动作,什么心情配什么表情,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有一种规则,让自己和他人沟通得更加顺畅,更加自如。根据多年咨询的经验,总结出一种心理调适的新思路,姑且称作人际交往的3大定律。

定律一:“每一个人都比你累”

它的核心是这样两点,一是在于你能否体谅到,别人的劳动是一种辛苦;二是你能否理解别人对你的态度。

比如夫妻之间,同样是下班之后,丈夫往往宁可倒在沙发里看电视,也不愿意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整齐,妻子却看不惯屋子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要自己收拾。但是呢,妻子就难免会心里埋怨:我忙了一天,回到家里还要在这里收拾,你居然在沙发上赖着看电视,怎么就不说来帮一把手呢?可是丈夫也在想了,一天上班我累死累活的,到了家我就没有一点劲儿了,哪像你上班那么轻闲。要不然,怎么还有精力收拾屋子。要是两人都这么想,看着吧,过不了多大会儿,肯定吵起来。

可是,如果两人都能换一种思路,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妻子会觉得,他都辛苦一天了,每天上班这么累,还是让他好好休息一会儿吧。家嘛,家不就是让他休息放松的地方嘛。丈夫会想到,她上了一天班,下班回家还要收拾屋子,真是辛苦。这么着吧,反正我收拾过的屋子她也看不上,干脆,我去厨房把饭热了吧。

在做家务的不经意中,夫妻间就产生了一种默契和温馨。

到父母家聚会,如果想起这一条,你会主动干许多事儿,而且不至于和自己的亲人心生芥蒂;和朋友一齐出游,如果心里常想着这句话,你就会兴高采烈满心轻松地成为一个受朋友们欢迎的人。

明白了第一定律的含义,自然会容易理解下面两个推论:

推论一:如果有人能体谅你的累,这个人必定爱护你,心疼你;如果有人愿意替你累,替你辛苦,说明这个人爱你。

推论二:如果你能体会到其他人的累,体会到其他人的辛苦和不容易,说明你是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愿意去替别人累,去替别人承担辛苦,说明你爱这个人。

定律二:每一个人都比你干得活儿多挣得钱少

定律二适用在你的日常工作之中,或者说,它或许应该是你在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报酬时的一条准则。

相信你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对别人羡慕的时候:“还是张主任的工作轻松,每天看他不是请客吃饭,就是打球锻炼,上班的时候还可以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钱也不少拿,多好啊!”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羡慕的对象会不会也在心里面羡慕你呢?

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听到张主任亲切地和你唠唠家常:“小刘啊,还是你们舒服啊,我每天都要陪别人吃饭,连和家里人一起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上班吧,一个人在办公室,也没有人说说话,不像你们还可以说说笑笑的。哎,工作压力太大了。真羡慕你们啊,要是跟你的工作换一换,我就知足了。”你会不会觉得这是领导在猫哭耗子假慈悲呢?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方的真实感受。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都有一种把自己的工作和付出以及别人的获得和收入看得比实际情况要多,把自己的获得和收入以及别人的工作和付出看得比实际情况要少的心理趋势。

每个人都是一样,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太多,自己的获得太少,于是由此而生出许多的不满或是抱怨。其实,想想看,假如每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你的想法与别人不同,你觉得自己的付出相对少,别人的付出比较多,那么,你自然就会不断地自勉,还会真诚地对待别人。

第二定律也有两条推论:

推论一:理解别人干得活多,或者理解别人收入少,都能使别人感动,而且惠而不费。

推论二:不要再抱怨自己的收入。因为,当你抱怨的时候,你肯定没有在工作。

定律三:每一个人都没有义务帮助你

这句话听起来十分冷酷,难道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冷漠吗?在我们需要别人援手的时候,我们竟然那么孤立无援?

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好心人和热心人,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你所遇到的困难没有被有能力帮助你的好心人看到而已。

前些年,某个城市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一个小姑娘上学途中被人撞倒,伤得很严重,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说愿意把姑娘送到医院,但要求小姑娘先出一些辛苦费。小姑娘拿出身上所有的零钱还是不够,答应对方只要通知了自己的父母,肯定会把钱给他。赶到医院的父母在把孩子送进手术室后转身要付钱,小伙子不仅不要,还把零花钱还给了孩子的父母。原来他只是用这种方法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而已。这个小伙子的担心也正反映了一般人的看法:要不是你撞了孩子,你干吗要把孩子送到医院来呢?你没有这个义务啊?

与不相识的人交往,人们都会有一种戒备心理,一般地,礼下于人则必有所求,素昧平生那就应该无功不受禄。对于没来由地热心帮助自己的人,有时候难免心里会问个为什么。这也就造成了每个人都充满热心但却担心被拒绝而表现的冷漠。如果你能理解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你就会理解别人为什么没有对你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早晚会了解你的为人,那么你在出手助人的时候自然落落大方。

第三定律的推论是:

推论一:如果有人在没有义务的情况下帮助你,那么,这个家伙,可以做,朋友。

推论二: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心里的快乐就是最大的酬谢,不要计较对方是否会知道,会记住,或者会回报。

其实,第一定律说的是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第二定律说的是在单位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方法,第三定律则是讲与陌生人之间的应对。

很可能,热情的你会觉得这三条定律看上去太冷,太没有人情味儿,可是,做人,固然要热血酬知己,也应该冷眼观世情。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职场上异性交往的4个原则
职场上异性交往的4个原则
由于性别的差异,在和异性相处的时候难免要注意一些言行,那么,在职场中与异性相处有哪些要注意的呢?熟知职场异性交往原则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若是忽略了,那其中的后果是很难堪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1、切忌撒娇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小问题...[详细]
发布于 2013-12-31

最新推荐

青春期心理疾病有哪些
青春期心理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生理变化、创伤经历及神经发育异常引起,常见类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品行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1、抑郁症:遗传基因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主要诱因,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治疗需结合心理认知行...[详细]
2025-04-24 08:25
怎样提高记忆力最有效的方法
提高记忆力需要综合训练大脑功能、优化生活习惯、补充营养、调节心理状态、科学用脑。1、脑力训练:记忆衰退与大脑神经突触减少相关,持续刺激可促进神经元连接。每日进行15分钟数字记忆游戏,使用记忆宫殿法关联信息,学习新语言激活不同脑区。研究表明,...[详细]
2025-04-24 08:19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有哪些
增强记忆力可通过科学训练、营养补充、睡眠优化、压力管理和认知干预实现。1、科学训练: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规律性记忆训练能促进突触连接。尝试数字记忆游戏、背诵诗词或学习新语言,每日15分钟即可激活海马体。工作记忆训练如双N-back任务被证实...[详细]
2025-04-24 08:13
记性不好怎么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下降可能与年龄增长、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调整生活习惯、认知训练、营养补充、压力管理和医学干预。1、生活习惯调整:睡眠不足会损害海马体功能,建议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固定作息时间。酒精和尼古丁会损伤...[详细]
2025-04-24 08:08
男孩子青春期性教育心理疏导方法
青春期男孩的性教育心理疏导需要关注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和社会文化影响五个维度。1、认知引导:青春期男孩对性特征的认知困惑常源于生理知识缺乏,可通过正规性教育课程、科普读物和医学动画进行知识普及。学校可开设青春生理课,家长推...[详细]
2025-04-24 08:02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自我认知度、压力应对能力和生活满意度五个核心维度。1、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在合理范围内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表现为能适度表达喜怒哀乐。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亢奋需警惕抑郁或躁狂倾向,认知行为疗法和正...[详细]
2025-04-24 07:57
遇到女生就紧张怎么办
社交紧张源于心理认知偏差和生理反应,可通过系统脱敏训练、认知重构、呼吸调节、社交技能提升、专业干预逐步改善。1、认知偏差:将异性交往过度灾难化是紧张的核心原因,大脑错误预判社交失败后果。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记录每次社交后的实际结果,对比预设的负...[详细]
2025-04-24 07: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