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如今的青少年真的更脆弱吗?

发布时间: 2011-10-17 10:1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们常常喜欢把孕育着无限生命力和希望的青少年比喻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的心目中青少年代表的往往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力量。因而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他们其实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群的一部分,他们也可能会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出现问题,比如,有苦恼,会伤心、郁闷或受伤,也会生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层面),面对逆境或挫折甚至会绝望或冲动,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或杀人等极端行为。一旦社会上出现青少年自伤自杀、杀人等极端现象,就会引发我们特别的关注,甚至让很多人认为,现如今的青少年生活在蜜罐中,真的太脆弱了,根本承受不了风雨,在困难面前不堪一击或如此离经叛道,如何能够承载我们未来发展的需要?果真如此吗?

大家在审视自身和周围社会的过程中,就会看到一个现象或事实: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越来越多,似乎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了。而事实又是怎样呢?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人群的自杀率在最近20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造成自杀率下降可能的因素很多,如,高致死性农药和鼠药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加大零售药品和处方药的监管力度,医疗和心理社会急救水平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工作的蓬勃开展,等等,这些因素都对自杀率的下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杀是全球青少年的前三位死亡原因之一。我们对1995年—1999年的卫生部死因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杀是我国15岁—34岁青年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这提示我们,青少年自杀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去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也让人们产生疑惑,本应是生龙活虎、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怎么可能去自杀?这是谁的责任?因此,面对媒体日益增多的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报道,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关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假设:1)如今的青少年太自私,没有责任感,所以会轻易地选择自杀;2)生长在和平时期的青少年如同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风雨,面对挫折就会自杀;3)整个民族信仰的缺失,导致了自杀的增多;4)生命死亡教育的缺位,导致青少年不珍视生命,自杀才会那么多;5)现有的青少年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才会有青少年自杀。等等很多诸如此类的论述。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论述或假设真的成立吗?或者说果真如此吗?

建立假设或说出自己的观点很容易,但科学地去验证这些假设就不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上述的说法仅仅停留在人们的推测层面,没有经历过社会学、医学、心理学或自杀学研究的证实。自杀古来有之,有关自杀的研究又告诉我们些什么?自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是心理、社会、生物、环境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的自杀,无论是青少年的自杀还是其他人群的自杀,很难简单地归因于自私、脆弱、信仰缺失、生命教育缺失或现行教育体系的失败等。如果说青少年的自杀是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太自私,那么成年人的自杀又当如何看待?非独生子女或其它国家青少年的自杀难道也是自私所致?也许大家会说自杀者太脆弱,当面对的压力足够大、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自杀,他们都脆弱?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破除封建迷信的全民教育,很多人不相信宗教,难道据此就可认定自杀与信仰缺失有关?假如它成立的话,韩国、日本,一直是奉行宗教信仰的国家,他们的高自杀率又当如何解释?如此同理推测,我们也很难把青少年的自杀简单地归因于生命死亡教育的缺位、教育体系的失败等因素所致。自杀者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成长经历、消极应对模式、悲观的人生哲学、急性和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学校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居住在无屏障的高楼或容易接触到高致死性的自杀工具、亲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媒体不恰当的密集报道和追踪自杀案例等等,都是自杀事件发生的推动、触发因素。

因此,青少年自杀的预防和干预,应该是多方位、立体的和综合性的。如,从群体层面上讲,开发形式多样且有吸引力的教育方法,以提高青少年承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品质;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精神障碍和自杀问题,建立有效的筛查机制和干预方法,帮助那些有需要的青少年学会处理其问题,使其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从个体层面上讲,对于每一个处于痛苦当中或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及早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或和他们一起找到可以帮助他们的人员和方法,如去附近的精神心理卫生机构就诊,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寻找其他的专业帮助,就可以使那些生活在痛苦中找不到生存下去意义的青少年摆脱痛苦,重新找回活下去的力量、快乐和希望!

详情可登录成长心理专题http://psy.fh21.com.cn/czxl/。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里健康:如今青少年心理脆弱的原因
心里健康:如今青少年心理脆弱的原因
人们常常喜欢把孕育着无限生命力和希望的青少年比喻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的心目中青少年代表的往往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力量。因而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他们其实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群的一部分,他们也可能会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出现问题,比如,有苦恼,会伤心...[详细]
发布于 2012-03-16

最新推荐

高中生早恋该怎么办
高中生早恋需要家长和学校理性引导,通过沟通教育、兴趣转移、规则建立、心理支持和家校合作等方式平衡情感需求与学业发展。1、沟通教育: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与好奇心,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建议采用平等对话,讨论恋爱与学业的优先级,例如通过家庭会...[详细]
2025-05-16 16:40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沟通、明确学业优先级、普及性教育知识、设定合理边界、观察心理变化。1、沟通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与荷尔蒙分泌增加有关,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每天预留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我观察到您最近..."...[详细]
2025-05-16 16:39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可通过心理疏导、兴趣转移、家校协作、时间管理、认知调整等方法平衡情感与学业。1、心理疏导: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专业心理咨询能帮助男孩理解情感需求。学校心理教师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每周1次的面谈识别非理性信念;...[详细]
2025-05-16 16:38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理解青春期心理需求、建立信任沟通、明确行为边界、培养责任意识、提供情感支持。1、理解需求: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家长需认识到这是正常成长阶段,避免简单否定。...[详细]
2025-05-16 16:36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培养责任感、关注学业平衡、预防行为偏差。1、建立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是正常心理发展现象,家长过度压制可能引发逆反。建议通过每周家庭谈话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防御心理...[详细]
2025-05-16 16:35
初二的女儿有早恋现象怎么办
初二女儿早恋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同伴影响、家庭关系、情感需求未满足及媒体环境影响有关,可通过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和家校协作处理。1、心理发展:青春期性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简单否定,可...[详细]
2025-05-16 16:22
女儿初二早恋怎么办
初二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家长需通过沟通引导、设定界限、培养兴趣、关注学业和情感教育五方面处理。1、沟通引导: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易产生情感冲动,亲子沟通不畅会加剧早恋风险。家长应每天留出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女儿...[详细]
2025-05-16 16:2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